蒋学斌;戴助;宋金春;杨芰
目的:测定复方元胡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样品经适当提取后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石油醚:甲醇:三氯甲烷(3∶3∶0.5∶5∶10)为展开剂,双波长反射锯齿扫描,λS=340nm,λR=365nm,.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表明延胡索乙素在0.2~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S=55454X-258.2,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72%,RSD=1.1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
作者:蒋学斌;戴助;宋金春;杨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在2002年新生健康检查中,观察了台式血压计与手腕式电子血压计进行的测量结果,以探讨手腕式电子血压计在学生健康检查工作中应用的可能性.
作者:郭利;龚乃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直肠注气法检查的临床利用价值及技术参数选择.方法:收集1998年~2001年经手术或纤维内窥镜活检证实的23例5种直肠病变:直肠炎、直肠血吸虫病、直肠粘液腺癌、直肠绒毛状腺瘤和直肠腺瘤恶变等,全部病例均经直肠注气螺旋CT扫描与工作站处理,其后处理方法有CTVE、MPVR、SSD.结果:SPCT容积数据采集、重建能够显示病灶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周边浸犯情况.结论:通过SPCT的技术参数选择及工作站后处理的图像,许多方面明显优于直肠内窥镜检,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利于确立手术方案及手术途径.
作者:杨忠平;熊浩;蔡新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38例氟乙酰胺急性中毒救治体会.方法:通过对38例氟乙酰胺急性中毒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氟乙酰胺急性中毒者,36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尽早确诊,及时综合救治是成功抢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重要条件,而足量和足疗程使用乙酰胺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作者:刘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温贴灵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腹泻的药效学基础.方法:温贴灵膏皮肤用药7天,观察其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豚鼠用温贴灵膏致敏接触3次后再激发接触,观察过敏反应;小鼠用温贴灵膏贴腹,连续5天,以蓖麻油诱导腹泻,以小鼠首次湿粪排出时间和湿粪计数为观察指标.结果:温贴灵膏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未见过敏反应.该药能显著延长蓖麻油引起的小鼠首次湿粪排出时间,并减少湿粪计数.结论:温贴灵膏皮肤用药有止泻作用,且不引起皮肤刺激性和过敏反应.
作者:王贵林;朱慧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消痔栓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量.方法:简化机率法.结果:测得消痔栓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137.22mg/kg.LD50可信限为870.96~1479.11mg/kg.平均可信限率为26.74%.结论:消痔栓的半数致死量为有效量的8倍,因而其用药安全性是可靠的.
作者:黄先菊;杨远荣;费宝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科血液净化中心1996年来有78例尿毒症患者死亡,其中年龄≥65岁者48例,占61.5%,分析死亡原因与年轻组略有不同.报道如下.
作者:张本阳;赵敬安;纪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病例:男,24岁,个体菜商.因上腹部隐痛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及发热1周于2002年6月24日入院,住院号:304395.
作者:王卫政;何长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膜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用国产JYZ-1型YAG激光治疗机治疗189例(192只)各种不同类型的膜性白内障,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92只眼中,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者172只眼(89.6%);视力无增进者20只眼(10.4%).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一种治疗膜性白内障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聂尚武;刘剑萍;郑世英;孙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NS患儿极期及恢复期血、尿中IL-18水平,并分析与24h尿蛋白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PNS患儿治疗前和恢复期血与尿IL-18差异极为显著;血IL-18、尿IL-18均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0.759,P<0.005;r=0.835,P<0.001).结论:IL-18与PNS的发病有关,可能在其发病中起部分作用.
作者:卢宏柱;李祥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作为护理人员如何应用法律法规对每项护理活动进行规范,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仅是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护理专业发展市场化、法制化的需要,本文就如何临床应用法律法规规范护理活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王芝云;吕福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和脂多糖(L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两者致单核细胞NF-κB活化的程度,比较其致炎作用.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CRP和LPS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6的时间效应,比较其峰值.免疫细胞化学观察两者致单核细胞NF-κB活化的程度.结果:CRP和LPS刺激IL-6合成开始的时间分别是4小时和2小时,呈时间依赖性,在24小时达高峰.LPS组峰值高于CRP组.在刺激16小时后,LPS组NF-κB活化的程度高于CRP组.结论:CRP和LPS均能活化NF-κB,并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6;10ng/mlLPS的致炎作用强于20ug/mlCRP.
作者:陈学军;李建军;夏泠;王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方法.方法:对4例确认为UPJ狭窄病人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结果:手术平均时间3.5h,平均出血量80ml,术后5~10月随访,临床症状消失,IVU提示吻合口无狭窄,肾盂形态恢复良好.结论:后腹腔镜下治疗UPJ狭窄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潘晖;王刚;郑江;汪涛;钟光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是由疱疹类病毒感染导致的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及视网膜坏死和脱离.本病起病急、发展快,治疗困难,视功能损害严重.初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未取得效果.2002年7月我科收治了一位ARN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甲硝唑霜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用皮肤刺激反应评分表评价复方甲硝唑霜对家兔皮肤的刺激反应.结果:复方甲硝唑霜对家兔皮肤的刺激分值为0.125.结论:复方甲硝唑霜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
作者:汪选斌;刘明;刘英;肖雨清;熊先明;吴金虎;陈金兰;安艳芳;刘永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将入住本院的51例病人,按溶栓治疗后,有无Q波形成,分为Q波组和非Q波组.全部病人入住CCU,并在入院即刻,入院后8、16、24、48、72h分别进行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对其中34例病人在心梗后1W、6W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左室质量指数.结果:Q波组血清CPK峰值为1347.58±220.33IU,左室质量指数分别为234.82±92.36(1W)、271.52±93.12(6W),均明显高于非Q波组.随访半年表明新近出现心衰亦明显高于非Q波组.结论:溶检后有Q波出现,血清CPK峰值高于500IU,左室质量指数>200g/m3,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易发因素.
作者:朱培林;周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社会老年进程的逐步加快,老年性疾病的患病率日渐增多.在诸多老年性疾病中,长期困扰并造成老年人主要死因之一的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首次调查在急慢性呼吸道感染人群中中老年人所处的位置及感染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娜;赵业琼;范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应用硫贲妥钠与异丙酚混合后应用于乳腺肿瘤活检及良性肿瘤切除手术时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满清;朱永祥;顾沙;任利兵;钱远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药物流产在临床广泛使用近10年,但仍存在流产不全发生率高、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和出血量多等问题.临床上曾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观察,均未见有疗效较好方案.我们通过随机比较观察常规药物流产加用肌注丙酸睾丸酮,对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的减少有一定作用,完全流产率也有所提高.
作者:胡艳;吴丽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早期综合治疗及干扰素的早期应用能大大减少危重情况的发生,早期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心肌肌钙蛋白含量的测定能避免诊断的扩大化.
作者:唐临飞;万申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