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BeAg对髓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4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燕飞;汤永志;朱坚胜;朱敏;陈华忠;刘均艳

关键词:髓样树突状细胞, HBeAg, Toll样受体4, NF-κB
摘要:目的 探讨HBeAg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Toll样受体4(TLR4)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mDC;加入HBeAg体外刺激,经脂多糖(LPS)刺激获得成熟mDC.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MTS法检测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培养至第9天,HBeAg刺激组TLR4、NF-κB相对表达量为0.12±0.01、0.75±0.1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27±0.03、1.20±0.13(均P<0.05).在DC/淋巴细胞比例为1:5、1:10、1:20的反应中,HBeAg刺激组刺激指数为2.93±0.05、2.56±0.19、1.44±0.09,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83±0.05、3.57±0.35、2.13±0.11(均P<0.05).结论 HBeAg抑制mDC TLR4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减弱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早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乙肝相关ACLF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其中采取DPMAS模式40例、PE模式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TBil、肌酐(Cr)、总胆汁酸(TB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TNF-α、IL-6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观察不良反应,计算3个月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TBil、Cr、TBA、INR、TNF-α、IL-6水平及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TBil、Cr、TBA、TNF-α、IL-6水平及MEL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TBil、TBA、TNF-α、IL-6水平为DPMAS组低于PE组(均P<0.05),MELD评分为DPMAS组高于PE组(P<0.05).DPMAS组治疗前后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治疗后INR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DPMAS组(P<0.05).DPMA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E组(P<0.05),3个月患者存活率高于PE组(P<0.05).结论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ACLF的疗效优于PE模式,且治疗过程中不使用血浆,可作为临床早期患者的优先选择.

    作者:刘春涛;武瑞;俞海燕;刘寿荣;傅晓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巨噬细胞炎性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发展作用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是慢性炎症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其中活化的M2亚型分泌一系列炎症因子,参与炎性微环境的调节,也参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后浸润在肿瘤组织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能维系肿瘤微环境,促进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加速肿瘤上皮间质化进程,有利于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表达不同表面抗原的TAMs对肿瘤临床预后的影响不尽相同,靶向TAMs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可能是有希望的抗肿瘤手段.本文将从TAMs介导的微环境入手,对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简述,并探讨靶向TAMs防治肿瘤的可能性,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一个思路.

    作者:孙艳;潘文胜;张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18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66例,开腹组81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及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前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伴有基础疾病、术前30min~2h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吸烟史、饮酒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住院时间、腹部手术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9%,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7.2%(P<0.05);其中下呼吸道、表浅/深部切口、腹腔、尿路等部分感染发生率均为腹腔镜组较低(均P<0.05),而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尤其是下呼吸道、表浅/深部切口、腹腔、尿路等部位感染.

    作者:贾磊;陆锦琪;金建文;蒋红钢;朱奕;陈亮;马燮峰;张绮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父母小组培训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父母小组培训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首次诊断为ADHD且就诊前未接受过治疗的3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父母小组培训)178例和对照组(父母门诊简单宣教)172例.对父母干预后,两组患儿均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口服治疗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父母对ADHD、药物治疗的认识及亲子互动状况,并比较两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比例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父母对ADHD、药物治疗的认识及亲子互动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父母对ADHD、药物治疗的认识及亲子互动状况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的比例为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1%(P<0.05);药物治疗依从率为94.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 父母小组培训有助于提高父母对ADHD及药物治疗的认识,增进亲子互动,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杜香菊;程霞;张文武;程芳;胡珍玉;汪贝妮;胡莎莎;胡长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好,淋巴结切除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反而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行淋巴结切除以及切除范围,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是一项能显示可疑转移淋巴结的新技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治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妇科肿瘤专家用于临床实践.本文对SLN活检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相关检测技术、临床检出率、微转移)作一综述.

    作者:孙薇;朱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CHF-CPF)入路在三叉神经痛(TN)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至12月经小脑上外侧(SC)入路行MVD的78例原发性TN患者为A组,2018年1至6月由同一位主刀医师经CHF-CPF入路行MVD的84例原发性TN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切断岩静脉主干或属支的比例、打开硬脑膜至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所需时间、显微镜或手术床调整次数、小脑挫伤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结果 B组患者术中切断岩静脉主干或属支的比例明显低于A组,显微镜或手术床次调整数少于A组,术中小脑挫伤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显露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CHF-CPF入路用于TN患者的MVD中,能减少对岩静脉及小脑的损伤.

    作者:王鼎;沈永锋;杜垣峰;杜权;俞文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影像尿动力学(VUD)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3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VUD检查(包括自由尿流率测定、膀胱充盈期、排尿期功能测定、同步影像显示等),并分析检查结果,以明确引起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病因.结果 根据VUD分析结果,103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患者的病因主要有3类:(1)膀胱出口梗阻78例,其中合并逼尿肌过度活动39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4例(排尿期逼尿肌收缩良好3例,逼尿肌无反射1例);(2)膀胱脱垂15例(包括中央型11例、外侧型4例),合并逼尿肌过度活动3例;(3)尿道憩室10例,伴憩室结石1例.结论 VUD检查有助于明确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峰;俞丽婷;徐哲丰;徐胜利;徐庆康;翁志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脂氧素A4调控mRNA-29b保护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XA4)调控miRNA-29家族分子保护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特征性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组(按20mg/kg尾静脉注射LPS)、LPS+LXA4组(按20mg/kg尾静脉注射LPS 6h后,再按2μg/kg尾静脉注射LXA4作用2h)和对照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组10只.麻醉处死大鼠取肺,左肺用于HE染色和ELISA法检测促炎因子(TNF-α、IL-6)水平,右肺用于RT-PCR法检测miRNA-29家族表达水平.结果 LPS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可见明显的炎症改变,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内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LPS+LXA4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可见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内TNF-α、IL-6水平较LPS组均明显下降(均P<0.05).RT-PCR结果显示,LPS组大鼠肺组织内miRNA-29a、miRNA-29b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LPS+LXA4组miRNA-29b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miRNA-29a、miRNA-29b可能在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发生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LPS可能通过下调miRNA-29b表达来发挥促炎症消退的作用.

    作者:纪伟平;Hui Li;ARVINE Chandoo;蔡爱敏;董佩泓;吴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局麻下二期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高危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局麻下二期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高危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心肺功能障碍伴上尿路感染的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行一期肾穿刺引流+抗生素治疗和局麻下二期m-PCNL,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建立F16皮肾通道10例,14F通道4例;二期m-PCNL时间23~58(39.6±10.7)min;手术前后血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电解质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5~6.2(3.0±1.3)分.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X线腹部平片,发现目标结石取净,4例患者下盏残留直径4~8mm结石(其中2例再行m-PCNL取出结石,2例随访观察).随访3~24个月,发现肾积水均有明显缓解;9例患者尿路感染完全消失,2例患者尿白细胞持续阳性.结论 对于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上尿路感染等高危因素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经肾穿刺引流控制感染后,二期采用局麻下头高侧卧位m-PCNL治疗目标结石是一种可选择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杜国顺;罗贤龙;濮广华;吴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输尿管硬镜联合N-Trap阻石篮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N-Trap阻石篮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1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成两组,A组采取输尿管硬镜联合N-Trap阻石篮钬激光碎石术(60例),B组采取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5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d及1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d及1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硬镜联合N-Trap阻石篮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操作方便、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富;李质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设计与应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2015年6至12月应用医院通用SBAR交接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345例神经外科患者),同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设计出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2016年3至8月应用该表执行术后交接工作(351例神经外科患者).比较应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与医院通用SBAR交接单时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规范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记录完整率.结果 应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时,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规范事件发生率为0.0%、2.8%,分别低于应用医院通用SBAR交接单时的2.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记录完整率为81.2%,明显高于应用医院通用SBAR交接单时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交接查检表后,护理不良事件和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记录完整性明显提高,有利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许欣;黄青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5年单中心回顾

    目的 分析近5年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颅神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采用绒球上及绒球下改良MVD治疗的2530例颅神经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主要从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无岩静脉及其主要属支和面、听神经直接牵拉损伤相关并发症.术后当月,三叉神经痛(TN)、面肌痉挛(HFS)、舌咽神经痛(GPN)患者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0%、86.0%和95.0%.术后1~3个月(待手术一过性不良反应消退后),TN患者疗效优良率上升至95.0%,HFS患者达93.0%,GPN患者仍为95.0%.之后,部分患者疼痛或抽搐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疗效优良率缓慢下降,TN、HFS、GPN患者总体疗效优良率分别稳定在90.0%、91.0%和94.0%.结论 MVD是根治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改进手术策略对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文华;王昊;江力;朱强;杜权;董晓巧;车志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重度OSAHS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多导睡眠监测(PSG)相关参数,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272例中重度OSAHS患者的EDS,根据ESS将患者分为有EDS组(ESS>10)和无EDS组(ESS≤10),比较两组夜间低氧和睡眠结构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EDS组95例,无EDS组177例,两组ESS分别为14±3和6±3.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0±21.0 vs 54.7±17.7,P>0.05);EDS组夜间低血氧饱和度较无EDS组更低[(63.1±15.8)%vs(67.5±14.0)%,P<0.05],夜间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SIT90)较无EDS组更高[(39.3±30.5)%vs(28.2±25.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IT90是OSAHS患者EDS的独立影响因素.两组间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ODI)和睡眠结构相关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有EDS的中重度OSAHS患者较无EDS的患者夜间低氧程度更重,且夜间低氧是中重度OSAHS患者ED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邵川;董肖琦;陈益女;张亮;屠金晶;余碧芸;汤耀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癌胚抗原、降钙素原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降钙素原(PCT)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MP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0例胸腔积液(均经病原学或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PE 43例,良性胸腔积液(BPE)47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EA、PCT及D-二聚体水平,并评价上述指标单项及多项联合检测对MPE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BPE组比较,MPE组患者血清PCT水平较低(P<0.05),血清及胸腔积液D-二聚体水平均较高(均P<0.05),胸腔积液CEA水平亦较高(P<0.05).MPE组患者胸腔积液CEA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样本,BPE组患者胸腔积液PCT水平明显低于血清样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E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BPE组(P<0.05).用于诊断MPE时,血清3项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胸腔积液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约登指数、符合率均高;根据AUC确定单项指标的佳诊断临界值及其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效能均较好;3项联合检测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进一步提高,且胸腔积液好于血清样本.结论 血清及胸腔积液CEA、PCT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MPE的诊断效能较好,且胸腔积液好于血清样本.

    作者:吕宇克;陈银巧;徐象威;朱佩祯;张鹏海;徐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miRNA-1271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NA-1271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1271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NA-1271模拟物转染至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中,应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动物实验等探究miRNA-127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NA-1271相对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降低(P<0.05).miRNA-1271表达上调后,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吸光度值明显降低(均P<0.05),克隆形成数明显减少(均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均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miRNA-1271在体内亦能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 miRNA-1271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上调miRNA-1271表达,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的发生,具有抑癌作用.

    作者:张红晨;顾锡冬;谢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9Fr长鞘配合记忆合金圈套器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9Fr长鞘配合记忆合金圈套器回收Cook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按计划实施Cook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51例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均因接受血栓清除手术而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其中回收时采用Cook MReye滤器回收系统者20例(常规回收技术组),9Fr长鞘配合记忆合金圈套器者31例(长鞘+圈套器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滤器存体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滤器回收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长鞘+圈套器组与常规回收技术组滤器回收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鞘+圈套器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常规回收技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滤器存体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滤器回收失败,下腔静脉破裂、残余狭窄或附壁血栓,穿刺部位并发症、肺动脉栓塞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9Fr长鞘配合记忆合金型圈套器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伟;王林君;董阳民;王松茂;蒋焕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舒尼替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舒尼替尼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4周治疗组、8周治疗组、对照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3组大鼠用木瓜蛋白酶建立KOA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不给药;4周治疗组大鼠灌胃舒尼替尼1mg·kg-1·d-1,持续4周;8周治疗组大鼠灌胃舒尼替尼1mg·kg-1·d-1,持续8周;对照组大鼠按1ml/kg灌胃0.9%氯化钠溶液,持续8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利用ELISA法检测大鼠关节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33、IL-6表达水平.结果 4组大鼠关节液VEGF、IL-33、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4周治疗组、8周治疗组大鼠关节液VEGF、IL-3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8周治疗组明显低于4周治疗组(均P<0.05);8周治疗组大鼠关节液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周治疗组(均P<0.05),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尼替尼能有效降低KOA大鼠关节液VEGF、IL-6、IL-33表达水平,较长时间用药效果更好.

    作者:吴柯;王金杰;庄汝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HBeAg对髓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4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HBeAg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Toll样受体4(TLR4)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mDC;加入HBeAg体外刺激,经脂多糖(LPS)刺激获得成熟mDC.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MTS法检测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培养至第9天,HBeAg刺激组TLR4、NF-κB相对表达量为0.12±0.01、0.75±0.1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27±0.03、1.20±0.13(均P<0.05).在DC/淋巴细胞比例为1:5、1:10、1:20的反应中,HBeAg刺激组刺激指数为2.93±0.05、2.56±0.19、1.44±0.09,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83±0.05、3.57±0.35、2.13±0.11(均P<0.05).结论 HBeAg抑制mDC TLR4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减弱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作者:燕飞;汤永志;朱坚胜;朱敏;陈华忠;刘均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照组(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气道湿化)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及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湿化不足的情况发生;观察组湿化过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化适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前,两组患者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第1、3、5天,观察组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后各时间点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等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法比较,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法更符合人体气道生理特点,在改善痰液黏稠度、提高湿化效果、减少气道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丁银蓉;叶芒芒;何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MMP家族基因与宫颈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的相关数据,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人群与HPV阴性宫颈癌人群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相关免疫基因的变化.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收集宫颈癌患者137例及相关数据信息,分为HPV阴性宫颈癌组和HPV阳性宫颈癌组.利用EdgeR计算分析所有样本的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寻找两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利用基因本体(GO)对表达差异的基因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利用RNA-Seq及拷贝数变异等数据,对MMP家族相关免疫基因进行分析;利用Kaplan-Meier分析评估MMP家族免疫特征基因对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通过EdgeR计算分析发现,两组之间有2368个基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有823个基因表达上调,1545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GO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反应通路上.MMP家族3个免疫基因的变化在拷贝数变异和mRNA表达上相关联,当基因的拷贝数扩增时,mRNA表达相应上调,反之亦然.MMP-1、MMP-3、MMP-13基因对HPV宫颈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与HPV阴性宫颈癌患者相比,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有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通路上,其中免疫基因MMP-1、MMP-3、MMP-13的mRNA表达与拷贝数变异类型相关联;有多种免疫通路上的基因都会影响MMPs家族免疫基因的改变,从而诱发癌症.

    作者:吴椒虹;马必东;陈育梅;陈新艳;吕杰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