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茯苓-桂枝药对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

刘锷;黄芳;薛大权;游娇娥;韩林涛;李晶晶;汪琼

关键词:慢性心肌缺血, 茯苓, 桂枝, 单味药, 中药复方, 心电图, 肌酶同工酶, 心肌组织形态
摘要:目的 研究茯苓、桂枝单味药和茯苓桂枝复方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SPF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茯苓组、桂枝组、茯苓桂枝组和心得安组,共6组,慢性心肌缺血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服茯苓煎液、桂枝煎液、茯芩桂枝煎液,以及心得安灌胃30d.记录造模前后和给药后心电图ST段变化,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水平;取各组动物的心脏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灌胃后,与模型组比较,茯苓组、桂枝组、茯苓桂枝组、心得安组ST段电压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茯苓桂枝组能有效降低血清中CK、CK-MB、LDH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茯苓桂枝组组织切片较模型组有较大改善,纹理清晰,肌纤维排列整齐等,心得安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茯苓-桂枝药对对大鼠慢性心肌缺血有保护心肌作用,并且茯苓桂枝复方药较单味药保护作用更好.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针刺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辨证针刺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效果.方法 将54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辨证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行音乐疗法,治疗结束后通过耳鸣残疾评估量表及耳鸣疗效标准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后两组耳鸣患者残疾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对照组为70.4%,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针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有助于特发性耳鸣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汪晓玲;王云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预处理对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介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改善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的表达,进而揭示针刺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心肌缺血前给予针刺,采用推管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在心肌损伤区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TRPC1的表达变化,原代培养各组心肌组织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结果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缺血组血清中VEGF含量减少(P<0.05);与心肌缺血组比较,针刺预处理组血清中VEGF含量升高(P<0.05);与心肌缺血组比较,针刺预处理组心肌TRPC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且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中表达TRPC1和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实现的.

    作者:刘毅;陈涛;陈泽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提高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直接反映了教师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水平的整体发展后劲,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建立督导和激励机制,跟名师、重临床,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邢颖;吴建红;张智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散结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散结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散结消癖汤治疗,于经前1周开始服药,7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乳癖消片治疗,每日3次口服,每次6片,治疗1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雌二醇(E2)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孕酮(P)均呈升高趋势,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散结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明确,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体内紊乱的性激素水平、恢复血清中雌二醇与孕酮含量密切相关.

    作者:主苏云;李信春;马金琼;曹文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根据腰腿痛症状综合评分(JOA)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有疼痛强度(PPI)及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夹脊穴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降低腰椎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能力.

    作者:张如祥;杨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徐长卿丹皮酚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徐长卿丹皮酚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Bcl-2表达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曲安奈德组、徐长卿丹皮酚组.采用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制作骨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组关节腔注射相应药物,给药5周后取材.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关节软骨形态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组织P53、Bcl-2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Mankin评分、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而徐长卿丹皮酚组和曲安奈德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软骨细胞凋亡率相比模型组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软骨组织中P53、Bcl-2表达率均升高(P<0.05,P<0.01).徐长卿丹皮酚组和曲安奈德组软骨组织中Bcl-2表达升高,而P53表达率降低(P<0.05),其中徐长卿丹皮酚组升高Bcl-2的效果更显著(P<0.01).结论 徐长卿丹皮酚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过度凋亡,其对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可能与调节P53和Bcl-2的表达有关.

    作者:吴琪;任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及其单体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考察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及其单体的抗氧化作用,探讨菝葜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反应体系、FRAP法分别测定菝葜有效部位群及落新妇苷、花旗松素、槲皮素、芦丁、白藜芦醇、黄杞苷等6个单体成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建立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膜损伤模型,孵育后检测药物对红细胞溶血抑制率和红细胞悬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 菝葜有效部位群及其6个单体成分均表现出抗氧化能力.在DPPH实验中,菝葜有效部位群和花旗松素的清除作用明显强于其他药物,IC50分别为13.05 mg/L、11.83 mg/L,略弱于维生素C(Vit C)(IC50为6.93 mg/L);在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中,菝葜有效部位群及其6个单体均表现出一定的清除作用,但弱于Vit C;在FRAP法中,槲皮素还原Fe3+的能力强(FRAP值(183.78 +8.01)mmol/g),优于Vit C(FRAP值(85.69±4.98) mmol/g),其次为花旗松素(FRAP值(56.73 ± 6.25) mmol/g);在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膜损伤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菝葜有效部位群、花旗松素、槲皮素及白藜芦醇对红细胞的溶血抑制率明显升高、红细胞悬液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及GSH-Px活性显著升高(P<o.01).结论 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及其6个单体均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对红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推测菝葜抗炎效应与其抗氧化特性有关.

    作者:罗丹;张小燕;黄慧辉;孙志猛;杨楠;叶晓川;刘焱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纳美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苏醒时间及苏醒后常见临床表现.结果 两组在临床总有效率、平均苏醒时间及苏醒后常见临床表现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提高了临床有效率,明显缩短了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了苏醒后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映林;熊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治未病”思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

    从“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特点,阐述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可有效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或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旦;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茯苓-桂枝药对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

    目的 研究茯苓、桂枝单味药和茯苓桂枝复方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SPF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茯苓组、桂枝组、茯苓桂枝组和心得安组,共6组,慢性心肌缺血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服茯苓煎液、桂枝煎液、茯芩桂枝煎液,以及心得安灌胃30d.记录造模前后和给药后心电图ST段变化,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水平;取各组动物的心脏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灌胃后,与模型组比较,茯苓组、桂枝组、茯苓桂枝组、心得安组ST段电压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茯苓桂枝组能有效降低血清中CK、CK-MB、LDH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茯苓桂枝组组织切片较模型组有较大改善,纹理清晰,肌纤维排列整齐等,心得安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茯苓-桂枝药对对大鼠慢性心肌缺血有保护心肌作用,并且茯苓桂枝复方药较单味药保护作用更好.

    作者:刘锷;黄芳;薛大权;游娇娥;韩林涛;李晶晶;汪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六郁”之说学术源流探析

    朱震亨以人身诸病多起于郁,气郁然后湿、热、痰、血、食相因为病,创立六郁之说,制越鞠丸通治六郁病证.戴原礼在其论治六郁的基础上,提出“六郁责诸中焦”之说,辨治六郁,须分中外风、寒、湿、热四气之不同;王纶在继承其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发挥了杂病以气、血、痰、郁论治的观点;龚廷贤在丹溪治郁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补充证治方药,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伟;段雷;谭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目的 分析并提出优化中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和建议.方法 基于对国内1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及其实践教学状况的调研,分析该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学时、过程及实践教学资源等.结果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目标偏重信息系统开发、综合实验设计较少、学时比重偏低、过程组织管理模式落后、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不足等问题.结论 应从精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顶层设计、调整专业核心能力结构、创新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质量.

    作者:杨海丰;赵臻;孙扬波;周婷;谢言;王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培育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探讨

    医学专科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支撑,包括社会环境、职业环境、教育环境等.根据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及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探讨了培育有利于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策略,并从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回归教学应有的本真环境等角度探讨了培育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作者:熊泽金;季春元;刘立富;沈莉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天芪降糖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天芪降糖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芪降糖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代谢、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治疗后下降(P<0.05);治疗组HbA1c、FPG、2hPG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治疗后下降(P<0.05);治疗组BUN、Scr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治疗后减少,高密度脂蛋白(HDL-C)增加(P<0.05);治疗组LDL-C、TG、T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天芪降糖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唐咸玉;何柳;何嘉莉;闫语;孙璐;张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益气清热膏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清热膏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用厄贝沙坦单独治疗,治疗组使用益气清热膏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尿蛋白水平下降也更明显(P<0.01).结论 使用益气清热膏联合厄贝沙坦来治疗慢性肾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达到治愈慢性肾炎或者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的目的,并不影响肝功能,没有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岳玉和;王丽;刘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溶媒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711份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病历,记录相关用药信息,分析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不合理的229例,占30.01%.其中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的有121例,占总例数的15.86%;溶媒用量不合理的108例,占总例数的14.15%,溶媒用量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溶媒量偏小.结论 目前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的溶媒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宣教和监管,要求医师按照说明书及相关规范正确使用溶媒,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刀松解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刀松解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A积分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松解术术配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网球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活动及疼痛,作为治疗本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曹文吉;杨新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归纳针灸的不同手法及其辅助其他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疗效.收集近20年来与针灸和AD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针灸对AD的有效治疗手法近十种,针灸的不同手法及其合并其他方法对于AD的治疗均有显著的疗效,其中针药合并的效果为显著.利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画钟测试(CDT)可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作出早期诊断,并进行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或廷缓其认知功能减退,减少痴呆的发病率.

    作者:吴琼;邢恩龙;鲍文扬;杨傲然;牛美英;张宇晨;张淑静;田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瘀论治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浅析

    总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阐明其基本病机血瘀的发生与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既要注重血瘀共性,运用活血化瘀法,又要注意证的个性,配合其他治法,如内治法、外治法的结合运用.

    作者:李淑娟;阙华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癫痫康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 优化癫痫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癫痫康胶囊中有效成分天麻素的含量.结果 在特定的色谱条件下,利用高效色谱仪可以准确的测定癫痫康胶囊成品中的天麻素的含量.结论 癫痫康胶囊的质量标准中可增设天麻有效成分天麻素的含量测定项.

    作者:魏华;喻雄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