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琼华
通过近20年临床应用,针刀治疗以其疗效好,价格低,操作简单,低复发率,正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将通过分析针刀医学理论在颈椎病诊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提高颈椎病的针刀治愈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前大多数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不仅解决了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推进了高校管理方面的改革.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情况仍不尽如人意,使助学贷款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作者:刘翠燕;徐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数字化医院的实现,将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笔者就数字化教学医院的建设谈几点看法.
作者:崔京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贫布与执行,医疗护理文件的规范书写显得格外重要.2006年1月至12月,我院对15247例住院病人的护理记录进行质控检查,现将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何鸿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在数量上明显增多,涉及的范围也在扩大,其中与护理相关的纠纷占有一定比例.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对完善护理服务和提高护理水平、规范护理从业行为、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以及维持双方利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林成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医疗事故争议中,病历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及依据.因此,如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是保证病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护理人员自身权益、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举措.笔者针对现阶段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苑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从药代动力学方面运用放射性示踪技术动态观察脾虚证大鼠以及运用补脾法后对铁吸收和转运代谢过程的影响,探讨脾主运化生物学意义.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补脾组、脾虚组、脾虚补脾组4组.按要求造模后,4组动物一次性灌服59FeCl3水悬液0.2ml,正常补脾组,脾虚补脾组即时灌服1:1四君子汤药液1.5ml,正常组、脾虚组以1.5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每组分别在0.5、1、2、4、8、14d各时相点随机选取3只大鼠,取出脾、肝、小肠、胃、肾器官组织用γ放射免疫计数器分别测量放射性59Fe水平.结果 在脾虚状态下59Fe由血液循环系统向器官组织转运过程减缓,补脾法促进了大鼠对59Fe的转运分布.结论 补脾法可促进59Fe在大鼠器官组织内的转运,尤其是向脾脏本身的集中,显示四君子汤通过补脾而调节机体物质运输系统的功能.
作者:王进;张茂林;邱幸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浆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7例患者观察组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D-D、ATⅢ、FIB,比较两组指标差异.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D-D、FI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较高的D-D、FIB水平及AT-Ⅲ水平降低,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辨治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李衬;李月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5年4月~2007年2月,笔者在导师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琳;贺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作为药学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验证性实验占了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们针对学生原来的接触有机化学实验少、动手能力差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淘汰所有验证性实验,建立了以基本操作训练为导人,以合成实验为主线的主体教学体系,取得可喜的成效.
作者:石磊;彭松;芦喜珍;杜华夫;沈铮;周雯;高永生;张舜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近5年来,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1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32例,均为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其中男70例,女62例;年龄小者2岁,大者76岁,平均年龄48岁;住院天数短者3天,长者141天,平均住院天数27天.中医辨证分型:风寒型113例,风热型19例.
作者:汪淼;李家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茯苓中萜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0批英山GAP产地的茯苓药材,建立共有模式.并和其它产地茯苓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结果 英山GAP产地茯苓药材的指纹图谱稳定性好,不同产地茯苓药材的指纹图谱中典型色谱峰较一致,但峰面积存在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腊英;万芳;付文强;毛翼;胡静;李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数居所有传统病之首[1-2].为了加深对狂犬病防治的认识,笔者对我院2003年4月~2006年9月收治的117例狂犬病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进行,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诸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提高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我们在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作者:胡继鹰;邹小娟;周祯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清胆滋肾汤对雌激素诱导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大鼠胎盘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苯甲酸雌二醇(EB)诱导大鼠ICP,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胆滋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UDCA)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胎盘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Bax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可不同程度地下调Bax的表达(P<0.05或P<0.01);模型组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均能极显著地上调Bcl-2的表达(P<0.01).结论 清胆滋肾汤可能通过抑制ICP孕鼠胎盘细胞的过度凋亡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骆黎静;吴献群;邓春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丹参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分为正常组(以正常饮食、饮水喂养)、模型组(连续6天高浓度白酒灌胃)、丹参低、中、高剂量组(白酒灌胃造模后,给予丹参腹腔注射).9天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细胞的超微病理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呈现明显的水样变性和脂肪变性,并可见少量片状肝细胞坏死.而丹参组肝细胞未见坏死改变,水样变性和脂肪变性程度也较轻,以高剂量丹参组为显著.结论 丹参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玮炜;段晓宇;邵佳;官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笔者用山楂降脂汤(自拟)治疗高脂血症8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永斌;刘峰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乳鼠心肌细胞培养的方法,以提高心肌细胞的单细胞收获率、存活率及搏动率.方法 用机械解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乳鼠心脏组织,并用差速黏附贴壁法和化学药物抑制法进行纯化,然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第1天心肌细胞几乎全部贴壁,少数细胞出现自发性搏动;第3天形成细胞簇或细胞单层,收缩明显而有力.结论 本方法单细胞收获率、存活率高,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分离彻底,是比较理想的培养方法.
作者:乐智勇;罗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外标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ANBON Kromasil C18以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6:94)为流动相,流速为1.0wl/w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5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39.36ng~3936ng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1.0000);加样回收率为98.87%;检测限为0.40ng;重现性实验RSD为0.70%;稳定性实验RSD为0.14%;7批样品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在0.154-0.263 m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瑞芬;彭家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抗癌药物(Schiff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情况,探讨其与DNA的作用机制,为抗癌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微分脉冲法三种电化学研究方法研究自合成的schiff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机制.结果 此Schiff碱配合物在0.4和-0.8V分别出现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和还原峰.当加入一定量的DNA时,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扩散系数减小,电化学反应电阻增大.结论 该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较强,作用模式可能为部分插入作用.
作者:陈欣妍;史克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