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石磊;彭松;芦喜珍;杜华夫;沈铮;周雯;高永生;张舜波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 改革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作为药学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验证性实验占了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们针对学生原来的接触有机化学实验少、动手能力差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淘汰所有验证性实验,建立了以基本操作训练为导人,以合成实验为主线的主体教学体系,取得可喜的成效.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2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病菌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观察32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5个月~36个月,平均病程12个月;已婚24例,未婚8例.32例细菌培养均为阳性,其中大肠埃氏菌12例,恶性假单孢菌12例,表皮葡萄球菌6例,斯氏假单孢菌2例.

    作者:刘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论针灸医学的创立

    针灸学足中医学具特色的学科.针灸的发明和针灸学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医家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孕育出博人精深的中国传统医学,坚实厚重的医疗实践基石构筑起独具特色的针灸医学体系.针灸医学既具有我国医学原始创新的潜力,又为世界医学领域增添了新的治疗手段和研究内容.

    作者: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化学法研究抗癌药物与DNA的作用

    目的 研究抗癌药物(Schiff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情况,探讨其与DNA的作用机制,为抗癌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微分脉冲法三种电化学研究方法研究自合成的schiff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机制.结果 此Schiff碱配合物在0.4和-0.8V分别出现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和还原峰.当加入一定量的DNA时,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扩散系数减小,电化学反应电阻增大.结论 该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较强,作用模式可能为部分插入作用.

    作者:陈欣妍;史克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滞针疗法加闪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背肌筋膜炎是指多种原因所致的背部肌筋膜及肌肉等结缔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的病变[1].主要临床表现背部弥漫性钝痛、酸胀、沉重,以两肩胛间为著.2001年1月~2005年9月.笔者根据该病的特点,采用针刺疗法加闪罐治疗本病2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娥;邓晓燕;褚万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17例狂犬病病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数居所有传统病之首[1-2].为了加深对狂犬病防治的认识,笔者对我院2003年4月~2006年9月收治的117例狂犬病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更年灵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和完善更年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了淫羊藿、女贞子、采用UV法测定了谷维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效果理想,阴性对照无干扰;谷维素在5.299~26.469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345C-0.003,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77%(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干国平;江维;朱红;刘焱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武汉地区学生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武汉市武昌区几所学校进行视力状况调查,探索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和自填问卷法,抽取武汉市武昌区1497名小学、中学及大学学生的视力检测数据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结果 学生近视率为57.2%(男生为55.9%,女生为58.5%),随着学习阶段的变化近视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但男生和女生近视率无显著性差异.影响近视的因素分别为:年龄增大、看书时不能保持一尺眼距、平均每天近距用眼时问长、既往患过眼疾.结论 各学习阶段视率均高于2000年全国水平,男生和女性近视率接近.近视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视近年限、视近距离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此外既往患过眼疾的学生有增加近视危险性的可能.

    作者:魏沙;张雪飞;徐顺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完善护理文书书写认真应对举证倒置

    在医疗事故争议中,病历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及依据.因此,如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是保证病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护理人员自身权益、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举措.笔者针对现阶段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苑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神农消颗粒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神农消颗粒由湖北省黄冈市安康医院研制(专利号:ZL200410013488.8),临床应用于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应用S180实体瘤和H22腹水瘤小鼠模型,观察了神农消颗粒的抑瘤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乐道;黎祥胜;谷鸣;甘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作为药学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验证性实验占了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们针对学生原来的接触有机化学实验少、动手能力差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淘汰所有验证性实验,建立了以基本操作训练为导人,以合成实验为主线的主体教学体系,取得可喜的成效.

    作者:石磊;彭松;芦喜珍;杜华夫;沈铮;周雯;高永生;张舜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气化瘀方及其拆方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方及其拆方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 动物造模分组,并给予相应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D3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益气组与化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气化瘀方及其拆方均有促进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半暗带区新血管形成的作用.

    作者:黄丽;王渝;高铁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IL-1B-51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胃癌患者与匹配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和IL-IB-511基因多态性,探讨IL-IB-511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Hp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检测84例胃癌患者以及与这些患者性别、年龄匹配的84例对照人群的IL-IB-511基因多态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述人群中的Hp感染率.结果 胃癌患者IL-1B-511 T/T基因频率及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5或P<0.01).胃癌患者Hp阳性感染者IL-1B-511 T/T基因型个体显著多于对照人群.结论 IL-1B-511 T/T基因型可能增加HP感染后汉族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作者:江绍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山楂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84例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笔者用山楂降脂汤(自拟)治疗高脂血症8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永斌;刘峰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浆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7例患者观察组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D-D、ATⅢ、FIB,比较两组指标差异.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D-D、FI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较高的D-D、FIB水平及AT-Ⅲ水平降低,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辨治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李衬;李月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鳖甲山楂口含片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鳖甲山楂口含片中熊果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0.5%乙酸胺)(85:1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5nm;柱温:30℃.结果 熊果酸线形范围0.5548~2.7740μl,平均回收率99.53%,RSD为1.65%.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鳖甲山楂口含片的质量.

    作者:徐建民;许汉林;张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关于医事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医事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目前,对医事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研究者寥寥无几.笔者就这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原则、课程内容和实践方案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作者:曾予;赵敏;欧阳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2005年3月-2006年12月,笔者运用自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6例,与西药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舒盛贤;童昌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研习经典为立足点提高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质量

    在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过程中,研习中医经典医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历代名医大师都勤于钻研经典,然后在临床的历练中成才.但在目前高等中医教育中,多着眼于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却忽略了研习经典医籍.笔者从事《针灸医籍选读》教学工作多年,深感研习经典医籍有助于提高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质量.

    作者:梁凤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BL在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又是以实验技能培训为主要目标的专业课程.目前,检验专业临床见习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了学生的临床视野,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金丹;谢圣高;陈祥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参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分为正常组(以正常饮食、饮水喂养)、模型组(连续6天高浓度白酒灌胃)、丹参低、中、高剂量组(白酒灌胃造模后,给予丹参腹腔注射).9天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细胞的超微病理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呈现明显的水样变性和脂肪变性,并可见少量片状肝细胞坏死.而丹参组肝细胞未见坏死改变,水样变性和脂肪变性程度也较轻,以高剂量丹参组为显著.结论 丹参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玮炜;段晓宇;邵佳;官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