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脾法对脾虚证大鼠59 Fe代谢在各器官组织转运分布的影响

王进;张茂林;邱幸凡

关键词:脾虚证, 补脾法, 59Fe代谢, 药代动力学,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从药代动力学方面运用放射性示踪技术动态观察脾虚证大鼠以及运用补脾法后对铁吸收和转运代谢过程的影响,探讨脾主运化生物学意义.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补脾组、脾虚组、脾虚补脾组4组.按要求造模后,4组动物一次性灌服59FeCl3水悬液0.2ml,正常补脾组,脾虚补脾组即时灌服1:1四君子汤药液1.5ml,正常组、脾虚组以1.5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每组分别在0.5、1、2、4、8、14d各时相点随机选取3只大鼠,取出脾、肝、小肠、胃、肾器官组织用γ放射免疫计数器分别测量放射性59Fe水平.结果 在脾虚状态下59Fe由血液循环系统向器官组织转运过程减缓,补脾法促进了大鼠对59Fe的转运分布.结论 补脾法可促进59Fe在大鼠器官组织内的转运,尤其是向脾脏本身的集中,显示四君子汤通过补脾而调节机体物质运输系统的功能.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建设数字化教学医院之我见

    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数字化医院的实现,将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笔者就数字化教学医院的建设谈几点看法.

    作者:崔京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更年灵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和完善更年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了淫羊藿、女贞子、采用UV法测定了谷维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效果理想,阴性对照无干扰;谷维素在5.299~26.469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345C-0.003,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77%(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干国平;江维;朱红;刘焱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高质量的中医人才

    2005年9月,湖北中医学院2004级中医教改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开班.创办实验班的目的是将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传统师承教育模式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高质量的继承性人才,这对推进中医高等教育改革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章程鹏;黄必胜;吕文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菝葜不同部位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比较

    目的 对不同产地菝葜不同部位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为寻找和扩大药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4.6mm,7μn),流动相:甲醇-水(92:8),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 薯蓣皂苷元平均回收为98.43%,RSD为1.08%(n=6).结论 菝葜地下部位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普遍较地上高,部分产地药材地上部分的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较高.

    作者:张莲萍;干国平;刘焱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完善护理文书书写认真应对举证倒置

    在医疗事故争议中,病历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及依据.因此,如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是保证病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护理人员自身权益、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举措.笔者针对现阶段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苑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滞针疗法加闪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背肌筋膜炎是指多种原因所致的背部肌筋膜及肌肉等结缔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的病变[1].主要临床表现背部弥漫性钝痛、酸胀、沉重,以两肩胛间为著.2001年1月~2005年9月.笔者根据该病的特点,采用针刺疗法加闪罐治疗本病2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娥;邓晓燕;褚万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治与用药体会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祖国医学中属黄疸、胁痛、郁症、肝著等范畴.笔者根据中医辨证用药的原则,初步探索到一些用药规律.现就其中的治法、用药规律简述如下.

    作者:施玉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武汉地区学生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武汉市武昌区几所学校进行视力状况调查,探索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和自填问卷法,抽取武汉市武昌区1497名小学、中学及大学学生的视力检测数据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结果 学生近视率为57.2%(男生为55.9%,女生为58.5%),随着学习阶段的变化近视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但男生和女生近视率无显著性差异.影响近视的因素分别为:年龄增大、看书时不能保持一尺眼距、平均每天近距用眼时问长、既往患过眼疾.结论 各学习阶段视率均高于2000年全国水平,男生和女性近视率接近.近视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视近年限、视近距离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此外既往患过眼疾的学生有增加近视危险性的可能.

    作者:魏沙;张雪飞;徐顺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虫草菌粉对关木通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

    目的 建立关木通所致肾损伤的大鼠模型,探讨虫草菌粉对关木通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关木通组、虫草菌粉组、马蔸铃酸A(AA)组.后两组分别予以关木通煎剂灌胃和马兜铃酸A皮下注射.于造模前、后分别测体重、24h尿蛋白定量、NAG酶、TGF-β1,阳性表达比值.结果 关木通组和虫草菌粉组体重无显著性P<0.05,(P>0.05)但均高于从组(P<0.01).虫草菌粉组24h尿蛋白定量和NAG酶,TGF-β1 表达均低于AA组(P<0.05,P<0.01).结论 关木通所致肾损伤大鼠应用虫草菌粉可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NAG酶和抑制TGF-β1表达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作者:钟飞;王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BL在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又是以实验技能培训为主要目标的专业课程.目前,检验专业临床见习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了学生的临床视野,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金丹;谢圣高;陈祥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2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病菌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观察32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5个月~36个月,平均病程12个月;已婚24例,未婚8例.32例细菌培养均为阳性,其中大肠埃氏菌12例,恶性假单孢菌12例,表皮葡萄球菌6例,斯氏假单孢菌2例.

    作者:刘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IL-1B-51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胃癌患者与匹配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和IL-IB-511基因多态性,探讨IL-IB-511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Hp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检测84例胃癌患者以及与这些患者性别、年龄匹配的84例对照人群的IL-IB-511基因多态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述人群中的Hp感染率.结果 胃癌患者IL-1B-511 T/T基因频率及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5或P<0.01).胃癌患者Hp阳性感染者IL-1B-511 T/T基因型个体显著多于对照人群.结论 IL-1B-511 T/T基因型可能增加HP感染后汉族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作者:江绍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外标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ANBON Kromasil C18以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6:94)为流动相,流速为1.0wl/w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5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39.36ng~3936ng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1.0000);加样回收率为98.87%;检测限为0.40ng;重现性实验RSD为0.70%;稳定性实验RSD为0.14%;7批样品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在0.154-0.263 m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瑞芬;彭家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倚水济木汤抗小鼠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倚水济木汤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CCl4制作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5天后治疗组分别予以倚水济木汤、利肝隆片治疗10天,检测包括正常组、模型组之名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倚水济木汤可显著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模型血清ALT、AST的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SOD的水平.结论 倚水济木汤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程毅凡;瞿春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132例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近5年来,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1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32例,均为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其中男70例,女62例;年龄小者2岁,大者76岁,平均年龄48岁;住院天数短者3天,长者141天,平均住院天数27天.中医辨证分型:风寒型113例,风热型19例.

    作者:汪淼;李家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研习经典为立足点提高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质量

    在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过程中,研习中医经典医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历代名医大师都勤于钻研经典,然后在临床的历练中成才.但在目前高等中医教育中,多着眼于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却忽略了研习经典医籍.笔者从事《针灸医籍选读》教学工作多年,深感研习经典医籍有助于提高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质量.

    作者:梁凤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作为药学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验证性实验占了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们针对学生原来的接触有机化学实验少、动手能力差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淘汰所有验证性实验,建立了以基本操作训练为导人,以合成实验为主线的主体教学体系,取得可喜的成效.

    作者:石磊;彭松;芦喜珍;杜华夫;沈铮;周雯;高永生;张舜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论针灸医学的创立

    针灸学足中医学具特色的学科.针灸的发明和针灸学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医家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孕育出博人精深的中国传统医学,坚实厚重的医疗实践基石构筑起独具特色的针灸医学体系.针灸医学既具有我国医学原始创新的潜力,又为世界医学领域增添了新的治疗手段和研究内容.

    作者: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椎病的针刀诊治思路

    通过近20年临床应用,针刀治疗以其疗效好,价格低,操作简单,低复发率,正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将通过分析针刀医学理论在颈椎病诊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提高颈椎病的针刀治愈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试析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大多数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不仅解决了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推进了高校管理方面的改革.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情况仍不尽如人意,使助学贷款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作者:刘翠燕;徐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