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倚水济木汤抗小鼠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程毅凡;瞿春久

关键词:倚水济木汤, 肝损伤,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摘要:目的 观察倚水济木汤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CCl4制作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5天后治疗组分别予以倚水济木汤、利肝隆片治疗10天,检测包括正常组、模型组之名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倚水济木汤可显著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模型血清ALT、AST的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SOD的水平.结论 倚水济木汤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神农消颗粒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神农消颗粒由湖北省黄冈市安康医院研制(专利号:ZL200410013488.8),临床应用于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应用S180实体瘤和H22腹水瘤小鼠模型,观察了神农消颗粒的抑瘤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乐道;黎祥胜;谷鸣;甘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椎病的针刀诊治思路

    通过近20年临床应用,针刀治疗以其疗效好,价格低,操作简单,低复发率,正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将通过分析针刀医学理论在颈椎病诊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提高颈椎病的针刀治愈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试析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贫布与执行,医疗护理文件的规范书写显得格外重要.2006年1月至12月,我院对15247例住院病人的护理记录进行质控检查,现将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何鸿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BL在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又是以实验技能培训为主要目标的专业课程.目前,检验专业临床见习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了学生的临床视野,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金丹;谢圣高;陈祥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海风藤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海风藤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Choisy)Ohwi的藤茎[1].海风藤的同名异物现象普遍,有文献记载的就有9科19种之多[2].但植物风藤的分布范围窄,仅在福建、海南等地有零星分布,资源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故寻找新的代用品一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愿望.笔者现从化学成分决定药理作用的思路出发,将海风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敬丽;袁林;刘艳菊;李赫宇;谭文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财务管理之我见

    国有大中型医院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公益性的福利单位,它一方面提供医疗服务,一方面又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有必要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笔者以为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医院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深化医疗改革,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协调医患关系,争夺医疗市场等方面都十分重要.

    作者:屈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2005年3月-2006年12月,笔者运用自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6例,与西药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舒盛贤;童昌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营养不良86例

    2005年4月~2007年2月,笔者在导师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琳;贺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关于医事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医事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目前,对医事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研究者寥寥无几.笔者就这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原则、课程内容和实践方案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作者:曾予;赵敏;欧阳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突出中医特色不断加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进行,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诸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提高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我们在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作者:胡继鹰;邹小娟;周祯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参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分为正常组(以正常饮食、饮水喂养)、模型组(连续6天高浓度白酒灌胃)、丹参低、中、高剂量组(白酒灌胃造模后,给予丹参腹腔注射).9天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细胞的超微病理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呈现明显的水样变性和脂肪变性,并可见少量片状肝细胞坏死.而丹参组肝细胞未见坏死改变,水样变性和脂肪变性程度也较轻,以高剂量丹参组为显著.结论 丹参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玮炜;段晓宇;邵佳;官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治与用药体会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祖国医学中属黄疸、胁痛、郁症、肝著等范畴.笔者根据中医辨证用药的原则,初步探索到一些用药规律.现就其中的治法、用药规律简述如下.

    作者:施玉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外标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ANBON Kromasil C18以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6:94)为流动相,流速为1.0wl/w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5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39.36ng~3936ng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1.0000);加样回收率为98.87%;检测限为0.40ng;重现性实验RSD为0.70%;稳定性实验RSD为0.14%;7批样品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在0.154-0.263 m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瑞芬;彭家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建设数字化教学医院之我见

    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数字化医院的实现,将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笔者就数字化教学医院的建设谈几点看法.

    作者:崔京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研习经典为立足点提高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质量

    在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过程中,研习中医经典医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历代名医大师都勤于钻研经典,然后在临床的历练中成才.但在目前高等中医教育中,多着眼于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却忽略了研习经典医籍.笔者从事《针灸医籍选读》教学工作多年,深感研习经典医籍有助于提高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质量.

    作者:梁凤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胆滋肾汤对ICP大鼠胎盘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胆滋肾汤对雌激素诱导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大鼠胎盘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苯甲酸雌二醇(EB)诱导大鼠ICP,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胆滋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UDCA)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胎盘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Bax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可不同程度地下调Bax的表达(P<0.05或P<0.01);模型组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均能极显著地上调Bcl-2的表达(P<0.01).结论 清胆滋肾汤可能通过抑制ICP孕鼠胎盘细胞的过度凋亡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骆黎静;吴献群;邓春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完善护理文书书写认真应对举证倒置

    在医疗事故争议中,病历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及依据.因此,如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是保证病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护理人员自身权益、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举措.笔者针对现阶段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苑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注射给药的载体研究进展

    笔者参考国内外文献以及本实验室从事该领域研究取得的经验对羟丙基-B-环糊精(HPCD)作为静脉注射给药的载体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罗恒;赵燕宜;杨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更年灵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和完善更年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了淫羊藿、女贞子、采用UV法测定了谷维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效果理想,阴性对照无干扰;谷维素在5.299~26.469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345C-0.003,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77%(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干国平;江维;朱红;刘焱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滞针疗法加闪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背肌筋膜炎是指多种原因所致的背部肌筋膜及肌肉等结缔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的病变[1].主要临床表现背部弥漫性钝痛、酸胀、沉重,以两肩胛间为著.2001年1月~2005年9月.笔者根据该病的特点,采用针刺疗法加闪罐治疗本病2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娥;邓晓燕;褚万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