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倪珠英论治小儿紫癜性肾炎

张穗;刘晓鹰

关键词:小儿紫癜性肾炎, 中医药疗法, 分阶段治疗, 倪珠英
摘要:过敏性紫癜是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因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紫癜性肾炎.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1 丙肝患者的自身免疫与自身抗体HCV感染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受到众多学者重视.近年来,据文献报道,与HCV感染同时并存的自身抗体已有多种.1990年Mishiro等[1]在慢性HCV感染的患者中发现了抗-GOR抗体.GOR是一种核抗原,由宿主细胞编码.

    作者:蔡望喜;胡传芳;乐惠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庞安时的学术思想与现实意义

    庞安时,字安常,生于1042年,卒于1099年,宋代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麻桥)人.北宋著名医药学家与名医.

    作者:王国奇;李永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建校4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显著成绩.我院自1978年起,即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中医药院校之一,.1981年,我院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位权,内经、伤寒、中医妇科学成为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3年,我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内经博士学位授权点.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坚持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改革发展中的湖北中医学院基础课部

    在庆祝建校40周年之际,湖北中医学院基础课部全体教职工满怀喜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将以崭新的姿态迈向21世纪.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基础课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药天花粉和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对中药天花粉和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疗效差别.方法:中药天花粉和氨甲喋呤分别治疗输卵管妊娠48例和3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hCG和B超监测输卵管妊娠直径大小.结果:中药天花粉治疗成功率(83.3%),高于氨甲喋呤(62.5%)(P<0.05);中药天花粉治疗成功时间14.5±3.8天,明显短于氨甲喋呤21.3±4.6天(P<0.05).结论:中药天花粉治疗输卵管妊娠,其疗效优于氨甲喋呤.

    作者:梁逢奇;文晓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茎乳孔解剖学研究

    面神经在行经面神经管垂直段内和出茎乳孔附近的病变造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例临床上甚为常见.[1]临床医生在治疗该病时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针刺茎乳孔将药物注射在其周围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笔者为配合临床医生开展这一新的治疗方法,研究如下.

    作者:聂绪发;韩永明;吴昌清;熊迎春;袁尚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发展和规范湖北省地道药材生产的对策

    本文论述了发展和规范湖北省地道药材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主要对策.强调只有尽快实施我国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才有可能从源头上确保中药材的质量.提出要继续加大产业化、集约化的力度,建立和巩固一批过硬的名牌中药材产品生产基地;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继续实行多种地道药材生产模式;要建立信息网络,及时指导药材生产;要加大对地道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在发展地道药材生产中,要坚持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强调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应和中成药生产厂家建立比较稳定的供应渠道,还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药材生产队伍的素质.

    作者:詹亚华;陈厚祥;陈家春;王克勤;方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倪珠英论治小儿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是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因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紫癜性肾炎.

    作者:张穗;刘晓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我院科研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出人才、出成果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主要任务.我院的科研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重视基础研究的原则,积极探索科研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推动教学,医疗的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科研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普尔康口服液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普尔康口服液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重用补气药黄芪,配伍活血化瘀药三七、丹参、当归、银杏叶,通络熄风药地龙等.笔者对该药进行了有关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萍;汤超;马海平;万剑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针灸骨伤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壮大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成立于1987年.目前,该系下属8个教研室,一个中心实验室;拥有30多名专业教师,其中正教授6名,副教授19名;设有针灸推拿、骨伤两个专业,在校本科生约600人.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发展中的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系

    1 长足发展的中医系在庆祝湖北中医学院四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也迎来了中医系建系二十七周年.中医系成立于1972年.建系之初,系党总支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中医事业接班人作为办学宗旨.1971年至1976年,中医系共招收工农兵学员五届计716人,这批学员思想政治素质高,有实践经验,为新成立的中医系注入了活力.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系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湖北中医学院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光辉历程.值此校庆之际,认真回顾和总结我院学生工作的历史经验,展望学生工作的发展前景,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学生工作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值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初步观察

    正常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主要来源于胰腺和唾液.根据不同底物来设计淀粉酶、胰型淀粉酶测定方法,观察其总活性变化,有助于诊断急性胰腺炎.现将我院应用此法进行临床检测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梦丹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天钩灵胶囊含量测定法

    天钩灵胶囊主要由天麻、钩藤、防已等药组成,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病.我们通过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其中的汉防已甲素进行含量测定,并作为质量控制指标,效果较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江俊;文莉;郭晓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西医学之异同--略论中西医结合的几个层次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健康地生活和繁衍种族,就要不断地与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作斗争.其实质也就是认识、了解以及防治疾病的过程.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这个认识过程也就日益深入,并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各种不同医学派别、体系,共同担负着维护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任务.

    作者:张大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湖北中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就与展望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培养合格人才,多出科研成果的重要保证.为了尽快把我院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信念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的队伍,多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速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人事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抓住机遇拓展渠道开创外事工作新局面

    我院的外事工作起始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国际交流从无到有日趋频繁.目前的学院外事处与学院港、澳台办公室、国际培训部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肩负着湖北中医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接收和培养,外国专家的聘请及公派出国人员的派遣等工作.自外事处成立以来,共派出公费出国人员80余人次,其中出国出境讲学人员50余人次,出国出境考察30余人次,接待境外来访百余人次,聘请长短期语言教师和专家10余人次.分别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建立了分院,与比利时光明中医学院、瑞典北欧针灸学院、英国普茨茅斯大学、美国针灸中医研究院等单位有长期合作关系,一九九七年与韩国大田大学缔结为姊妹学校.聘请了6名外籍专家为我院名誉教授及客座教授.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外事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我院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本文就我院教学改革中有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核心问题作一简要回顾,并提出面向21世纪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思路.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教务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深化临床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我院临床教学工作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临床教学是高等中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造就合格中医人才的基本保证.在庆祝湖北中医学院建校四十周年之际,回顾临床教学四十年的发展过程,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启示未来,对推进临床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北中医学院教学办公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