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3年绝经激素治疗全球共识声明及国际绝经协会激素补充治疗建议解读

张治芬

关键词:绝经女性, 激素治疗, 声明, 协会, 治疗建议, 激素补充治疗, 试验结果, 临床试验, 女性健康, 安全性, 心血管风险, 医患双方, 一次试验, 临床研究, 绝经后, 数据, 启动, 论证, 回归, 倡议
摘要:10年前,在医患双方对绝经激素补充治疗一片热情高涨之时,女性健康倡议(WHI)第一次试验的结果公布,试验结果提示激素补充治疗可能会增加绝经女性的心血管风险,这让当时的绝经激素补充治疗直接坠入了谷底。在此之后的10年里,关于绝经后激素治疗的安全性不断被大大小小的临床试验以各种形式反复论证。近年来,关于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方面的临床研究数据越来越多,大部分临床试验结果提示:60岁以下女性启动MHT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人们对MHT的看法也开始逐渐回归理性。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肠病47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肠病是肠壁组织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缺血性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不断提高。我们总结了2007-01-2013-02我院收治的47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内镜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航海;杨建民;徐启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趋化因子CXC在上皮性卵巢癌形成中的作用

    趋化因子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引起了各领域广泛的研究兴趣。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趋化并使其复原的现象受多种类型细胞和组织的影响。它们除了具有已知的使细胞趋化聚集的功能,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干扰这些相应的功能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与转移[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趋化因子复杂的信号网可能会影响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er,EOC)的发生与进展,因此对于趋化因子的研究在EOC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开宇;仝进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ASCO 2013乳腺癌研究热点解读

    在201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有关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主要集中在新辅助治疗以及克服抗HER2靶向药物治疗的耐药方面。本文就今年ASCO大会上汇报的有关HER2阳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及基因检测相关研究展开相应的讨论。

    作者:王佳玉;徐兵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浙江医学》对计量单位的要求

    本刊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不宜采用ng/kg-1·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血压仍以mmHg表示。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呼吸机呼气末插胃管技术的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不能经口进食,为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促进身体的康复,往往需要置胃管进行鼻饲。但机械通气患者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操作难度大,患者耐受性差,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低[1],有报道称,对于昏迷、镇静状态下或清醒不合作的患者可采用“探针法”[2]、“气管导管导引下胃管插管法”[3]、“喉镜直视下插胃管方法”等。由于以上方法在置入胃管时对患者的体位要求较高,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较高,还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不适用于临床推广。我科通过改善置管方法,采用在呼吸机呼气末、送气开始时插胃管,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秀颖;王桂平;陈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5例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EGVB行TIPS术的患者的资料,观察近期疗效,包括术后24h止血率、平均门静脉压力、术后肝功能指标(胆碱脂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并与术前比较,并观察肝性脑病及支架阻塞发生情况。结果35例患者中34例成功实施TIPS,其中1例因血管变异无法经常规路径进入门静脉。术后24h止血率为100%。34例成功实施TIPS的患者,平均门静脉压力从(38.01±4.75)cmH2O降低至(25.04±3.14)cmH2O,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碱脂酶活性、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术后3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随访1~12个月,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4.71%(5/34),其中1例严重肝性脑病患者予以再次行TIPS术置入限流支架,病情好转。早期再出血率(72h~6周)为0%(0/34),迟发性再出血率(6周~12个月)为5.88%(2/34),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2.94%(1/34),术后支架阻塞率为5.88%(2/34),病死率为0%(0/34)。结论 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EGVB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陈旭艳;陈坛輈;林介军;吴伟;黄智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胃窦血管扩张症1例

    患者女,68岁。因“乏力、头晕、黑便2年”于2012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既往肝病、肾病、免疫系统疾病病史,查体可见贫血貌,剑突下轻压痛,实验室检查示:血Hb 65g/L,红细胞比容0.2,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均正常,腹部增强CT检查见肝囊肿,余未发现异常。胃镜示:胃窦条状红斑,以幽门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条纹之间的胃黏膜光滑,施加压力后黏膜变苍白(图1)。院外予长期补铁并口服抑酸剂等内科治疗,但监测大便隐血实验持续阳性,Hb 未升高,维持在60g/L左右。因患者病变面积较大,且无基础疾病病史,经内镜医生评估后认为较适合外科手术治疗,予输血、补液后行外科胃大部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示:(胃窦、胃体部)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窦炎,伴轻-中度肠上皮化生及黏膜下层间质水肿,血管不同程度扩张、充盈(图2),符合胃窦血管扩张症(gastri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GAVE)诊断。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黑便消失,Hb水平逐渐上升,至本次随访结束已连续5次大便隐血试验阴性,Hb稳定在100g/L左右。

    作者:杜叶春;黄立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NGF 对 LASIK 及 Epi- LASIK术后角膜中 TrkA受体表达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 LASIK)术后局部点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后角膜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的表达情况,探索术后干眼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将30只新西兰纯种兔,抽取15只30眼接受LASIK手术,余接受Epi- LASIK手术。术后每只兔子一眼滴NGF滴眼液,为实验眼,对侧眼滴0.9%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眼。1周后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检测角膜上皮细胞层以及角膜基质层中TrkA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TrKA的表达,接受LASIK或Epi- LASIK手术后,滴用NGF滴眼液的眼均较对照眼强。LASIK组以及Epi- LASIK组滴用NGF眼两者比较Trk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滴用NGF的兔眼,其LASIK或Epi- LASIK术后TrkA受体表达均较高,可能有助于防治近视激光术后干眼症。

    作者:余洁;赵海岚;吴苗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患者身份识别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住院识别腕带是系在患者手腕上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识别带,患者入院时,用特殊设计的卡扣系或粘合在其手腕处,能够有效保证医院工作人员随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2]。为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各项护理工作准确执行是非常重要的[3]。但在临床实践中,腕带的使用仍存在较多问题。为消除隐患,本院ICU应用CQI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美爱;叶会;狄钢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2006-2012年杭州地区儿童下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儿童下呼吸道腺病毒(ADV)感染流行情况。方法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TI)住院的患儿共76518例,所有ALRTI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作腺病毒等7种病毒的病原学测定。结果76518例标本中ADV阳性479例,阳性率0.63%;男∶女为2.24∶1;年龄中位数16个月(1~172个月),年龄<6个月39例(8.14%),~24个月265例(55.32%),~36个月66例(13.78%),~60个月72例(15.03%),>60个月37例(7.72%)。春季176例(36.74%),夏季124例(25.89%),秋季51例(10.65%),冬季128例(26.72%),冬、春、夏季发病率明显高于秋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冬、春、夏季节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2007-2012年春季ADV阳性患儿占同期所有ALRTI患儿的构成比分别为18.01‰,5.73‰,11.85‰,6.35‰,11.77‰,2.66‰,存在每2年1次的流行趋势。结论杭州地区儿童下呼吸道ADV感染全年散发,以冬、春、夏季为主,可能存在每2年1次的春季小流行。6~24个月为感染高峰年龄。

    作者:马莉亚;东丽丽;卢美萍;陈志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激活素A、抑制素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A)、抑制素A(INH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内膜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EMS患者(EMS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其中增生期16例,分泌期14例。同期正常子宫内膜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两组内膜ACTA、INHA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性激素E2、P水平。结果(1)EMS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ACTA、INH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EMS组在位内膜增生期、分泌期ACTA、INHA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EMS组在位内膜增生期、分泌期ACTA、INHA表达水平与E2、P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对照组增生期ACTA、INHA表达水平均与E2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对照组分泌期ACTA、INHA表达水平与E2、P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ACTA、INHA在EMS表达增强,提示ACTA、INHA可能参与EMS的发生。

    作者:董婕;陈亚宁;王家建;沈宗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分辨CT分型与肺功能以及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高分辨CT分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肺功能以及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入选COPD稳定期患者98例,进行胸部高分辨CT检查和影像学表型分型,同时进行肺功能测定、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分析比较各表型COPD患者的肺功能特点和肺动脉压。结果根据胸部高分辨CT的表现将COPD分为3种类型:(1)A型(32例)无或轻度肺气肿,合并或不合并支气管管壁增厚;(2)E型(34例)有肺气肿,不合并支气管管壁增厚;(3)M型(32例)有肺气肿和支气管管壁增厚。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改善值在A型和M型COPD患者明显高于E型(P<0.01);而深吸气量(IC)改善值在E型和M型COPD患者明显高于A型(均P<0.01);A型患者的FEV1/FVC和FEV1%预计值明显高于E型和M型(P<0.01);M型患者的平均肺动脉收缩压为明显高于E型和A型(P<0.01);M型PH发生率明显高于A型和E型(P<0.05)。结论3种高分辨CT分型的COPD有不同的肺功能特点,其中M型COPD患者的PH发生率高于其他两型。

    作者:陈胜海;戚丽萍;寿华达;周亚萍;董孙根;张伟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儿童血培养分离到少动鞘氨醇单胞菌4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血培养少动鞘氨醇单胞菌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近5年中,血培养分离到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体外耐药模式、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年限中,血培养分离到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患儿共40例,男性占62.5%,年龄7d~12.5岁,平均(41.4±40.7)个月,<3岁占67.5%。季节分布显示,4~9月占77.5%。55%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正常,所有患儿均有基础疾病,以下呼吸道感染、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经历外科手术为常见,分别占40%、27.5%和15%。体外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亚安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4.6%和96.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85.3%。临床治疗显示第三代头孢菌素也有良好的体内抗菌效果,所有患儿该菌感染均治愈。结论儿童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感染预后较好,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该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晓芳;李建平;华春珍;杜立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2013年绝经激素治疗全球共识声明及国际绝经协会激素补充治疗建议解读

    10年前,在医患双方对绝经激素补充治疗一片热情高涨之时,女性健康倡议(WHI)第一次试验的结果公布,试验结果提示激素补充治疗可能会增加绝经女性的心血管风险,这让当时的绝经激素补充治疗直接坠入了谷底。在此之后的10年里,关于绝经后激素治疗的安全性不断被大大小小的临床试验以各种形式反复论证。近年来,关于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方面的临床研究数据越来越多,大部分临床试验结果提示:60岁以下女性启动MHT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人们对MHT的看法也开始逐渐回归理性。

    作者:张治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4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的成本-效果及敏感度比较

    目的比较4种根除幽门螺杆菌(Hp)方案的成本-效果和敏感度。方法选取2008-03-2010-12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黏膜活检标本尿素酶试验检查Hp为阳性的门诊患者200例,分为A、B、C、D组,每组均为50例,4组方案均给予口服雷贝拉唑10m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A组加用克拉霉素0.5g,2次/d,3种药物服用7d、B组加用呋喃唑酮0.1g,2次/d,3种药物服用7d、C组加用呋喃唑酮0.1g,2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220mg,2次/d,4种药物服用7d、D组给予序贯治疗:前5d给予口服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g,均2次/d,后5d给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0.5g和呋喃唑酮0.1g,均2次/d,疗程共10d,比较4种根除方案成本-效果、成本-效果敏感度。结果(1)成本-效果(成本/Hp根除率):B组(1.15)、C组(1.31)明显优于A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成本-效果敏感度(药品价格下调15%后成本/Hp根除率):B组(0.97)、C组(1.11)明显优于A组(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方案和C方案根除Hp既经济、疗效又高,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英超;钟继红;孙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安全性观察

    有国外学者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和死亡的原因并非都是呼吸衰竭,心血管疾病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1-2]。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治疗中已得到广泛使用[3]。但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很多学者一直认为COPD是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禁忌证,致使其在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中使用不足。国外文献报道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合并COPD的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可安全使用[4]。2011年COPD全球倡议(GOLD)指出在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中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是安全的,但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故我们收集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68例,口服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观察。

    作者:张影清;胡惠林;吕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脓毒症肺损伤治疗中辣椒素对TLR4- NF-κB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辣椒素受体(TRPV1)激动剂辣椒素在脓毒症肺损伤治疗中对TOLL受体(TLR)4-核因子(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1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ON组)、辣椒素对照组(CAP+CON组)、TRPV1拮抗剂Capsazepine对照组(CAPZ+CON组)、脓毒症组(LPS组)、辣椒素组(CAP组)、Capsazepine组(CAPZ组)。LPS组、CAP组、CAPZ组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mg/kg以制备LPS肺损伤模型,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前0.5hCAP组、CAP+CON组小鼠预先腹腔注射辣椒素,而CAPZ组、CAPZ+CON组小鼠则注射Capsazepine。每组取注射后3、8、16h等各时点检测肺组织NF-κB mRNA、TLR4 mRNA的表达量和肺组织含水量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LPS组、CAP组、CAPZ组肺组织含水量在8、16h均有所上升(P<0.05);LPS组、CAP组、CAPZ组NF-κB mRNA、TLR4 mRNA在3、8、16h均表达增强(均P<0.05);与LPS组比较,CAP组肺组织含水量在8、16h均下降,NF-κB mRNA在8、16h均表达减弱(均P<0.05)。结论 LPS肺损伤时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增强,肺组织含水量增加,辣椒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 mRNA表达来减轻肺损伤,但对TLR4表达无影响。

    作者:徐子琴;陈新国;徐建国;卢中秋;徐丽艳;南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8F- FDG PET- CT在胃肠道淋巴瘤与其他类型肿瘤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8F- FDG PET- CT检查在胃肠道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明确诊断的35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灶(原发病灶、转移淋巴结及治疗后残余病灶)的18F- FDG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选取同一时期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胃肠道非淋巴瘤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18F- FDG PET- CT检查SUVmax在胃肠道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之间,以及淋巴瘤与非淋巴瘤恶性肿瘤之间的可能差异。结果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病灶的SUVmax为14.66±8.23,明显高于非淋巴瘤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7.60±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SUVmax为16.73±7.96,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淋巴瘤的7.61±4.42(P<0.05)。结论18F- FDG PET- CT在鉴别胃肠道淋巴瘤(尤其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其他类型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杜蕾雯;陈春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7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人类听通路的影响,为临床高胆患儿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峰值分为高胆红素Ⅰ组(高胆Ⅰ组),血清胆红素220~342μmol/L,56例;高胆Ⅱ组,血清高胆红素>342μmol/L,18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的无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30例。观察高胆Ⅰ组、Ⅱ组与对照组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Ⅰ组、Ⅱ组治疗前后BAEP的变化。结果高胆Ⅰ组、Ⅱ组BAEP的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及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IPL)比对照组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高胆Ⅱ组又比高胆Ⅰ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高胆Ⅰ组、Ⅱ组治疗后,这些指标比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高胆可致新生儿BAEP异常,重度高胆BAEP异常更明显,早期干预可逆转异常BAEP。

    作者:杨莲芳;于道华;蒋丽芳;陈淑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浙江医学》对图表的要求

    稿件中若有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应冠有图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方向及作者姓名。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电子版投稿中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表格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值、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