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Ⅱ型糖尿病人LHRH试验的意义

杨肖红;马宏辰;黄明辉

关键词:男性, 糖尿病人, 糖尿病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素释放激素, 诊断符合, 诊断标准, 兴奋试验, 年龄, 观察对象, 健康者, 对照组, 选择, 黄体
摘要:本文对48例男性Ⅱ型糖尿病人,进行了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现报告如下:观察对象对照组,选择男性健康者23例,年龄45~65糖尿病组,随机选出48例,年龄45~65岁,病程2~15年,无急性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85岁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实用糖尿病杂志相关文献
  • 533例糖尿病患者住院原因分析

    本文对533例糖尿病患者住院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对象按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连续选择从1991年11月~1999年6月本院内外科住院的全部53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男性304例,女性229例,年龄31~94岁,平均年龄66,9岁,≥60岁417例.初诊140例,复诊393例.

    作者:邓晓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策略及新认识

    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的认识取得很大进展,随之而来的,对其防治水平也不断提高.

    作者:张巾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套管针在胰岛素C肽采血中的应用

    我科自1999年起采用静脉套管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进行采血,将需测定胰岛素C肽释放患者分为二组,观察组30例,应用留置套管针进行采血,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2±1.5岁;对照组30例,应用普通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4±1.2岁,两组患者性别构成以及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张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观察

    我院自1996年10月~2000年5月间应用胰岛素泵治疗30例以呕吐为主症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霞;张丽萍;伊继锋;井庆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全面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的佳策略及新认识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且表现出一种广泛流行趋势.随着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日益增高,目前国内外学者几乎同时开始关注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问题.众所周知,高血糖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的高血糖分为空腹高血糖和餐后高血糖.

    作者:宋光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30例2型糖尿病人肌电图分析

    本文分析了30例糖尿病患者的肌电图改变,并探讨了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与病程、血糖控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黄敏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继发性失效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与单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差异,我们对60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人清晨高血糖48例临床分析

    我们对48例清晨高血糖的糖尿病病人进行夜间不同时间的血糖监测,应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梁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佳控制策略及流程图

    2型糖尿病是临床多见的糖尿病,目前主要依靠综合治疗,强化控制达标,才能有效防治并发症发生、发展,改善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延年益寿.如何充分发挥综合治疗措施的作用,尤其是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物,不失时机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监测达标,已成为临床医师急待学习讨论,急待改善目前混乱状态的重点.持此摘编下列治疗策略及流程图,供同道参考,并望有助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荆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康立舒胶囊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我们于2000年3月~8月,对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前后对照方法,使用康立舒胶囊进行为期2个月的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胸腔积液98例分析

    一般资料1992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糖尿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98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32例.年龄21~80岁,其中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83例,全胰切除术后糖尿病2例,肢端肥大症合并糖尿病1例.糖尿病史6月~26年.

    作者:董卉;李志森;曹建政;林忠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心肌病20例诊治探讨

    糖尿病特异的微血管病变及心肌代谢紊乱导致的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纤维化及瘢痕形成,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上均不同于非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及原发性心肌病.出于其独特的特点,从1971年Rubler等提出糖尿病性心肌病以来,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更有Zoneraich通过尸检证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心衰死亡患者,其微血管病变及心肌损害严重.本文总结了20例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诊治情况,以期探讨本病的诊治经验.

    作者:范素香;刘先仕;孙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

    对象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79名,据是否接受全面教育分为教育组和非教育组,平均年龄52.6±20.3岁(14~68),教育组42例,非教育组37例,病程3月到18年.

    作者:殷松楼;张锦;殷寒秋;李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的佳控制策略及新认识

    随着对于2型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药物的开发和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逐一揭晓,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认识和手段己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拟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策略作一概述.

    作者:程桦;张少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胰岛素局部治疗下肢溃疡观察

    我院1990~1996年采用胰岛素局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12例,女8例,年龄55~76岁,病程3月~5年.

    作者:郭元平;王亚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以精神症状表现为主的低血糖3例报告

    例1女,42岁,新近发现Ⅱ型糖尿病,服用优降糖治疗,近半月来疲乏、无力、易出汗、失眠、焦虑、恐惧、寡言少语.意识清楚,表情淡漠,呆滞迟纯,急查血糖为2.46mmol/L,立即停服优降糖,给予10%葡萄糖静点,口服糖水,2~3天后,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付键;饶玉阶;罗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胰岛素加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

    我们进行了胰岛素、胰岛素与磺脲类降糖药物联合疗法,对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肖红;黄秀珍;王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杏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早期出现微量蛋白尿.糖代谢紊乱可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使肾小球微血管形成微血栓,微血栓促进血小板大量活化,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临床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终导致肾功能衰竭[1,2].杏丁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致血管收缩,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作用[3].本文报道用杏丁治疗早期DN患者24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爱华;王瑛;李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埃伦堡-里弗金斯糖尿病学》(第5版)(英文影印版)书讯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强化血糖治疗达标及监测的佳策略及新认识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1~4],尤其是来自英国的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明确证实强化血糖控制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12%),其中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降低25%,对大血管并发症无不良影响.

    作者:叶山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实用糖尿病杂志

实用糖尿病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