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松楼;张锦;殷寒秋;李伟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且表现出一种广泛流行趋势.随着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日益增高,目前国内外学者几乎同时开始关注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问题.众所周知,高血糖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的高血糖分为空腹高血糖和餐后高血糖.
作者:宋光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例1女,42岁,新近发现Ⅱ型糖尿病,服用优降糖治疗,近半月来疲乏、无力、易出汗、失眠、焦虑、恐惧、寡言少语.意识清楚,表情淡漠,呆滞迟纯,急查血糖为2.46mmol/L,立即停服优降糖,给予10%葡萄糖静点,口服糖水,2~3天后,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付键;饶玉阶;罗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96年10月~2000年5月间应用胰岛素泵治疗30例以呕吐为主症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霞;张丽萍;伊继锋;井庆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王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对于2型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药物的开发和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逐一揭晓,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认识和手段己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拟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策略作一概述.
作者:程桦;张少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对48例男性Ⅱ型糖尿病人,进行了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现报告如下:观察对象对照组,选择男性健康者23例,年龄45~65糖尿病组,随机选出48例,年龄45~65岁,病程2~15年,无急性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85岁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作者:杨肖红;马宏辰;黄明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象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79名,据是否接受全面教育分为教育组和非教育组,平均年龄52.6±20.3岁(14~68),教育组42例,非教育组37例,病程3月到18年.
作者:殷松楼;张锦;殷寒秋;李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自1998年11月~1999年11月共治愈糖尿病性皮肤溃疡1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 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57~82岁,糖尿病病程3~8年.全组病例溃疡发生于下肢,其中单发性溃疡12例,多发性溃疡4例.溃疡平均病程2年8个月,溃疡平均面积9.56.
作者:谷欣;秦毅;谢云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Ⅰ型综合征(ataxiatelangiectasia I typa syndrome)是一种原发性球蛋白缺乏所致的,临床上以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对感染的抵抗力减低为特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对48例清晨高血糖的糖尿病病人进行夜间不同时间的血糖监测,应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梁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000年4~12月于我院门诊行胰岛功能检查,提示β细胞功能衰竭,开始用诺和灵治疗的,曾用口服降糖药有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143例,根据病人病情监控程度分为监控组和非监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病程,胰岛素用量,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监控组较之非监控组平均病程短,胰岛素用量少,开始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时并发症也较少.结论:严密的病情监控有利于早期发现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
作者:单春艳;陈莉明;郑少雄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采用二甲双胍对IFG伴IR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现报告如下:研究对象按ADA标准诊断的空腹血糖异常并伴超重或肥胖(BMI≥25)的患者共计56例,IGF(≥6.1~<7.0mmol/L)诊断依据两次FPG及OGTT或馒头餐试验(100克面粉)排除糖尿病.其中男女比例为25:31,年龄平均47.68岁.
作者:方向明;禹世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意义糖尿病(DM)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美国统计在1千万DM者中有3百万人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生率在DM人群中是非DM人群的两倍,与正常人群相比,DM合并高血压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升高4倍,而其死亡率升高7.2倍,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的死亡率则高达37倍[1].
作者:张胜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的认识取得很大进展,随之而来的,对其防治水平也不断提高.
作者:张巾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研究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美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给药前后血糖、血流变、眼底等变化观察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戴玲;翟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与单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差异,我们对60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EM-X(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厌氧菌及需氧菌的提取物,属于微生态制剂的一种,它是强的抗氧化剂.临床已应用于恶性肿瘤、严重感染、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并取得一定的疗效.我科于1998年10至1999年8月予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EM-X(日本EM机构提供)治疗,以观察其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
作者:罗佐杰;沈寒蕾;秦映芬;冼苏;柯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对533例糖尿病患者住院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对象按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连续选择从1991年11月~1999年6月本院内外科住院的全部53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男性304例,女性229例,年龄31~94岁,平均年龄66,9岁,≥60岁417例.初诊140例,复诊393例.
作者:邓晓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分析了30例糖尿病患者的肌电图改变,并探讨了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与病程、血糖控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黄敏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