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用二甲双胍对IFG伴IR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现报告如下:研究对象按ADA标准诊断的空腹血糖异常并伴超重或肥胖(BMI≥25)的患者共计56例,IGF(≥6.1~<7.0mmol/L)诊断依据两次FPG及OGTT或馒头餐试验(100克面粉)排除糖尿病.其中男女比例为25:31,年龄平均47.68岁.
作者:方向明;禹世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96年10月~2000年5月间应用胰岛素泵治疗30例以呕吐为主症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霞;张丽萍;伊继锋;井庆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于1999年5月~2000年5月作为普通访问学者,在法国巴黎的C.H.U.JEAN-VERDIER医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临床进修学习.有机会了解了法国同行对糖尿病的诊治情况.现将,法国与我国在糖尿病药物治疗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我认为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作者:杨秋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报告我院1995年至1999年12月收治妊娠期高血糖34例,其中24例给予临床干预,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收治妊娠期高血糖34例,其中Ⅰ型糖尿病6例,Ⅱ型糖尿病8例,妊娠糖尿病19例,继发性糖尿病1例.空腹血糖水平7.0~8.0mmol/L7例,8.0~10.0mmol/L14例,>10.0mmol/L13例.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000年4~12月于我院门诊行胰岛功能检查,提示β细胞功能衰竭,开始用诺和灵治疗的,曾用口服降糖药有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143例,根据病人病情监控程度分为监控组和非监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病程,胰岛素用量,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监控组较之非监控组平均病程短,胰岛素用量少,开始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时并发症也较少.结论:严密的病情监控有利于早期发现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
作者:单春艳;陈莉明;郑少雄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对533例糖尿病患者住院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对象按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连续选择从1991年11月~1999年6月本院内外科住院的全部53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男性304例,女性229例,年龄31~94岁,平均年龄66,9岁,≥60岁417例.初诊140例,复诊393例.
作者:邓晓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意义糖尿病(DM)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美国统计在1千万DM者中有3百万人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生率在DM人群中是非DM人群的两倍,与正常人群相比,DM合并高血压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升高4倍,而其死亡率升高7.2倍,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的死亡率则高达37倍[1].
作者:张胜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于2000年3月~8月,对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前后对照方法,使用康立舒胶囊进行为期2个月的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男性糖尿病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2~5倍,近年来随着对DM和ED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在糖尿病阳萎的发病机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近年来的主要成就综述如下.
作者:卢子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例1女,42岁,新近发现Ⅱ型糖尿病,服用优降糖治疗,近半月来疲乏、无力、易出汗、失眠、焦虑、恐惧、寡言少语.意识清楚,表情淡漠,呆滞迟纯,急查血糖为2.46mmol/L,立即停服优降糖,给予10%葡萄糖静点,口服糖水,2~3天后,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付键;饶玉阶;罗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自1998年11月~1999年11月共治愈糖尿病性皮肤溃疡1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 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57~82岁,糖尿病病程3~8年.全组病例溃疡发生于下肢,其中单发性溃疡12例,多发性溃疡4例.溃疡平均病程2年8个月,溃疡平均面积9.56.
作者:谷欣;秦毅;谢云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大约有40%以上的65岁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IGT),近一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作者:李双;侯桂梅;李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EM-X(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厌氧菌及需氧菌的提取物,属于微生态制剂的一种,它是强的抗氧化剂.临床已应用于恶性肿瘤、严重感染、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并取得一定的疗效.我科于1998年10至1999年8月予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EM-X(日本EM机构提供)治疗,以观察其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
作者:罗佐杰;沈寒蕾;秦映芬;冼苏;柯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一般资料1992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糖尿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98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32例.年龄21~80岁,其中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83例,全胰切除术后糖尿病2例,肢端肥大症合并糖尿病1例.糖尿病史6月~26年.
作者:董卉;李志森;曹建政;林忠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人在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内分泌科进修期间收集1994~1999年FCPD8例作一报导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0~53岁,均无食用木薯史.8例患者均明显消瘦,BMI15~19Kg/m2,其中6例有慢性或阵发性腹痛史;有7例患者在院外诊断为2型糖尿病2~6年,平均3年,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其中有2例有酮症倾向,入院后经检查发现有胰管结石;1例患者以腹痛、黄疸、呕吐急诊入院,入院后经检查发现胰管结石,血糖明显增高而确诊为FCPD,8例患者均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胰管结石,胰腺纤维钙化表现,8例患者入院时血糖明显增高,在18.1~27.6mmol/L之间,做胰岛素释放试验提示胰岛素,C肽明显降低.8例患者入院后均用胰岛素治疗,有3例血糖控制稳定后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手术2次.
作者:贾奇;张音;马克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早期出现微量蛋白尿.糖代谢紊乱可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使肾小球微血管形成微血栓,微血栓促进血小板大量活化,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临床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终导致肾功能衰竭[1,2].杏丁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致血管收缩,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作用[3].本文报道用杏丁治疗早期DN患者24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爱华;王瑛;李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葡萄糖毒性作用在Ⅱ型糖尿病中的表现,我院于1996年3月~2000年3月对14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胰岛素释放试验(OG2RT),发现有8例存在明显葡萄糖毒性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渝敏;杨孝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象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79名,据是否接受全面教育分为教育组和非教育组,平均年龄52.6±20.3岁(14~68),教育组42例,非教育组37例,病程3月到18年.
作者:殷松楼;张锦;殷寒秋;李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进行了胰岛素、胰岛素与磺脲类降糖药物联合疗法,对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肖红;黄秀珍;王枫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