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2型糖尿病人肌电图分析

黄敏杰

关键词:糖尿病人, 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患者, 相互关系, 控制指标, 肌电图, 血糖
摘要:本文分析了30例糖尿病患者的肌电图改变,并探讨了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与病程、血糖控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用糖尿病杂志相关文献
  • MODY的新临床分型及其识别

    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是2型糖尿病(DM)中的一种异质性单基因疾病,约占2型糖尿病的2%~5%,特点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可能收集到几代病人,发病年龄在25岁以下,并常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有时可在中年以后才出现症状.MODY因其DM临床表现轻,一般不需用胰岛素治疗,其发病和临床经过与2型DM相似,因此长期以来将MODY归为2型DM的一个亚型.

    作者:林建立;林丽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的佳控制策略及新认识

    随着对于2型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药物的开发和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逐一揭晓,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认识和手段己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拟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策略作一概述.

    作者:程桦;张少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监控在了解β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2000年4~12月于我院门诊行胰岛功能检查,提示β细胞功能衰竭,开始用诺和灵治疗的,曾用口服降糖药有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143例,根据病人病情监控程度分为监控组和非监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病程,胰岛素用量,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监控组较之非监控组平均病程短,胰岛素用量少,开始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时并发症也较少.结论:严密的病情监控有利于早期发现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

    作者:单春艳;陈莉明;郑少雄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EM-X对糖尿病SOD、MDA的影响

    EM-X(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厌氧菌及需氧菌的提取物,属于微生态制剂的一种,它是强的抗氧化剂.临床已应用于恶性肿瘤、严重感染、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并取得一定的疗效.我科于1998年10至1999年8月予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EM-X(日本EM机构提供)治疗,以观察其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

    作者:罗佐杰;沈寒蕾;秦映芬;冼苏;柯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封四美国强生Lifescan新款血糖仪简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佳控制策略及流程图

    2型糖尿病是临床多见的糖尿病,目前主要依靠综合治疗,强化控制达标,才能有效防治并发症发生、发展,改善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延年益寿.如何充分发挥综合治疗措施的作用,尤其是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物,不失时机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监测达标,已成为临床医师急待学习讨论,急待改善目前混乱状态的重点.持此摘编下列治疗策略及流程图,供同道参考,并望有助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荆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策略及新认识

    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的认识取得很大进展,随之而来的,对其防治水平也不断提高.

    作者:张巾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阳萎病因病理研究进展

    男性糖尿病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2~5倍,近年来随着对DM和ED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在糖尿病阳萎的发病机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近年来的主要成就综述如下.

    作者:卢子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533例糖尿病患者住院原因分析

    本文对533例糖尿病患者住院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对象按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连续选择从1991年11月~1999年6月本院内外科住院的全部53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男性304例,女性229例,年龄31~94岁,平均年龄66,9岁,≥60岁417例.初诊140例,复诊393例.

    作者:邓晓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继发性失效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与单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差异,我们对60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30例2型糖尿病人肌电图分析

    本文分析了30例糖尿病患者的肌电图改变,并探讨了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与病程、血糖控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黄敏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康立舒胶囊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我们于2000年3月~8月,对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前后对照方法,使用康立舒胶囊进行为期2个月的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心肌病20例诊治探讨

    糖尿病特异的微血管病变及心肌代谢紊乱导致的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纤维化及瘢痕形成,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上均不同于非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及原发性心肌病.出于其独特的特点,从1971年Rubler等提出糖尿病性心肌病以来,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更有Zoneraich通过尸检证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心衰死亡患者,其微血管病变及心肌损害严重.本文总结了20例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诊治情况,以期探讨本病的诊治经验.

    作者:范素香;刘先仕;孙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干预空腹血糖异常的研究

    我们采用二甲双胍对IFG伴IR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现报告如下:研究对象按ADA标准诊断的空腹血糖异常并伴超重或肥胖(BMI≥25)的患者共计56例,IGF(≥6.1~<7.0mmol/L)诊断依据两次FPG及OGTT或馒头餐试验(100克面粉)排除糖尿病.其中男女比例为25:31,年龄平均47.68岁.

    作者:方向明;禹世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以精神症状表现为主的低血糖3例报告

    例1女,42岁,新近发现Ⅱ型糖尿病,服用优降糖治疗,近半月来疲乏、无力、易出汗、失眠、焦虑、恐惧、寡言少语.意识清楚,表情淡漠,呆滞迟纯,急查血糖为2.46mmol/L,立即停服优降糖,给予10%葡萄糖静点,口服糖水,2~3天后,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付键;饶玉阶;罗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强化血糖治疗达标及监测的佳策略及新认识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1~4],尤其是来自英国的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明确证实强化血糖控制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12%),其中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降低25%,对大血管并发症无不良影响.

    作者:叶山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ACEI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突出贡献与进展

    1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意义糖尿病(DM)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美国统计在1千万DM者中有3百万人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生率在DM人群中是非DM人群的两倍,与正常人群相比,DM合并高血压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升高4倍,而其死亡率升高7.2倍,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的死亡率则高达37倍[1].

    作者:张胜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人清晨高血糖48例临床分析

    我们对48例清晨高血糖的糖尿病病人进行夜间不同时间的血糖监测,应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梁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并肝损害45例降糖前后观察

    收集了我院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2型DM134例,其中肝功能异常者67例,除肝源性DM、心衰、肝炎、胆石症等原因引起肝功能异常者22例外,2型DM合并肝损害共45例.并对这45例患者降糖治疗前后血清进行检测分析以研究2型DM合并肝损害降糖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

    作者:王鹏华;靳建明;张志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肝性糖尿病的诊治

    自1906年Naunyn等人首先提出肝性糖尿病这一术语以来,人们对各种肝病引起的糖代谢紊乱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慢性肝病时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部分患者终发生糖尿病,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肝源性糖尿病[5].

    作者:彭全升;袁彬;朱建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实用糖尿病杂志

实用糖尿病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