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经验科学,要求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疾病.合格的临床医师不但具有宽厚、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亦应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临床医师应学会并掌握正确、合理的临床思维路线、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使自己对疾病的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临床思维的目的是指导诊断与治疗,是诊治疾病的核心,可帮助临床医师更深刻地认识疾病规律.病例讨论是提高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必要环节.
作者:刘新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新疆阿克苏地区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随机抽取阿克苏农村地区2887名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和肺功能检测.以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70%,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结果 共有2568名资料完整者纳入分析,该地区农村COPD总患病率为3.9%,知晓率仅为9.9%;多因素分析显示,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与汉族比较,OR=3.496,95% CI:1.986~6.156)、年龄(≥60岁与<20岁比较,OR=79.457,95% CI:10.574~597.075)、症状(14岁前经常咳嗽与无此症状者比较,OR=1.703,95%CI:1.059~2.738)、体重指数(BMI)(与正常BMI比较,OR=2.548,95% CI:1.038~6.253)、肥胖(2度肥胖与正常BMI比较,OR=7.734,95% CI:1.802-33.196).结论 该地区COPD患病与维吾尔族、年龄大、14岁前经常咳嗽、低体重指数、2度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荣艳;凌敏;胡翠芬;程庆林;艾尔肯·克然木;王辉;赵明华;韩克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可实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预后.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PCI治疗中同样获益.本文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波群终末部分有改变者对急诊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耿宁;刘兴利;孙兆青;张心刚;于彤彤;马淑梅;李晓东;庞文跃;孙英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未明确的侵犯胃肠全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理学上可分为早期、活动期、慢性炎症期或消退期等.临床上相应可分早期、活动期、缓解期或慢性活动期.中国近年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推算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分别为0.848/10万和2.29/10万.肠道黏膜免疫学障碍的研究,很多已得到临床证实与应用.大体病理学特点为节段性(跳跃性)溃疡、卵石征、透壁性炎症和(或)瘘管及肠腔狭窄等;显微镜下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灶性分布,隐窝破坏,裂隙状渍疡及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等.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与消瘦等.必须依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才能作出诊断.不及时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但仍会复发.平均期望寿命略低于正常人.
作者:郑家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本期刊出6篇关于头痛的文章,内容涉及原发性头痛的常见类型和继发性头痛的诊断治疗和鉴别诊断,对临床医生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
作者:于生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2007年10月在沈阳市大东区分层抽样调查1534人,详细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格,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腰围,采集血样测定TSH、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浓度、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MS组血清TSH明显高于非MS组(2.54 mU/L对2.22 mU/L,P<0.05);亚临床甲减组TG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73±0.12)mmol/L对(1.47±0.03)mmol/L,P<0.05],HDL-C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26±0.27)mmol/L对(1.33±0.27)mmol/L,P<0.05];亚临床甲减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42.86%对33.2%,P<0.05).正常范围内血清TSH与超重或肥胖的患病危险显著相关(P=0.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轻度降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王佳妮;单忠艳;滕卫平;姜凤伟;王蓓蓓;赖亚新;陈彦彦;李祉丹;单玲;史良凤;李宁娜;于嘉澍;鲁丽;白雪;王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一个新的非线性检测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对临床表现拟诊冠心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前一夜固定时间进行心电数据采集,剔除分析的心搏数RR间期小于90%者,终选取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3例,中间组38例和正常组33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所获得的RR间期数据由试验者仔细检查后盲性移交给专业人员,进行数据过滤、由50步混沌强度公式分析计算后输出.运用诊断试验方法并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3组间总体比较50步混沌强度(50S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痛患者的50SCM明显降低(P<0.01).ROC曲线显示的50SCM佳截断点是3.126,此时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82%、准确度为87%、阳性似然比5.06、阴性似然比0.1.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50SCM明显降低;50SCM为3.126时有助于诊断冠心病.
作者:赵进军;刘娜;罗传文;王孝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本研究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静脉应用环磷腺苷葡胺(MAC),观察其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作者:翟桂兰;祝焕林;齐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血栓抽吸疗法联合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因STEMI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PCI患者102例.其中50例(A组)术前常规应用替罗非班,血栓抽吸治疗后行PCI术;另外52例(B组)术前常规应用替罗非班后完成PCI术.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组心肌灌注分级(TMP)0~1级(P=0.466)、TMP2级(P=0.142)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MP3级(P=0.031)、心电图总ST段回落≥50%(P=0.026)比率A组优于B组;A组手术时间(P=0.001)、X线曝露时间(P=0.001)高于B组.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血栓负荷较重的STEMI患者急诊PCI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吸栓导管方法安全有效.
作者:苗驰;金元哲;周东晖;柳兢;姚凤臣;王琦;王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脑水肿是脑出血(ICH)后重要的继发性脑损伤,是病情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血凝块毒性作用是脑水肿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抗脑水肿药物包括甘露醇、甘油、高渗盐水、呋塞米、白蛋白、糖皮质激素、β-七叶皂甙钠、抑肽酶等,并展望了有希望用于ICH治疗的药物如依达拉奉、去铁敏、阿加曲班、塞来昔布.
作者:曲方;周中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ETV)与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9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中DNA定量等指标变化.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后24、48、96周HBV DNA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起始相比,治疗组24、48周HBV DNA下降幅度均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治疗组未发现病毒学反弹,对照组出现1例;两组HBV DNA载量500~999 copies/mL,300~499 copies/mL和<300 copies/mL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HBeAg(+)患者HBV DNA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未发现HBeAg转换.结论 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抗病毒活性明显优于ADV,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浩;许夕海;马泰;郜玉峰;程君;叶英;周仲松;谢琴秀;魏少峰;苏菲;李家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特殊类型,具有白细胞增多、易发生肝脾大等髓外浸润及缓解率低等不良预后因素.细胞遗传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研究发现t(8;16)(p11;p13)及涉及11q23位点基因易位在M5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M5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现就我院收治的60例初发M5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贾治林;荆源;林樉;姜凤;彭洪菊;孙国珍;孙光;方美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天然的L-精氨酸同系物,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血液和组织中.作为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其可通过降低NO的生物利用度而诱导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临床研究已发现,ADMA除与慢性肾脏病(CKD)中的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外,还可以作为CKD进展的预测指标.本文将从ADMA的合成、代谢、病生理机制及治疗入手,介绍ADMA对促进CKD进展等相关领域的新发现.
作者:张威;袁伟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临床因素,寻找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49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A组,26例)和非上消化道出血组(B组,23例),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时间、次数、原因,两组血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血清胆碱酯酶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AOPP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毒物损伤胃黏膜、洗胃损伤、应激性溃疡;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B组,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低于B组;APACHE Ⅱ评分与上消化道出血呈正相关,血清胆碱酯酶与上消化道出血呈负相关.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血清胆碱酯酶都可用于反映AOPP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
作者:李湘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在开始腹膜透析时残余肾功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2006-12-01-2009-04-30行规律性腹膜透析患者118例.按肾小球滤过率(eGFR)(≤5 mL/min,>5 mL/min)及预后(死亡或存活)分别分为两组.比较开始透析时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存活时间(月)、死亡情况.结果 eGFR≤5 mL/min组62例,平均存活时间(15.86± 1.34)个月,eGFR>5 mL/min组56例,平均存活时间(24.05±1.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GFR≤5 mL/min组患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明显低于eGFR>5 mL/min组.Logistic分析显示eGFR≤5 mL/min,白蛋白低于30 g/L,血红蛋白低于100 g/L,年龄大于70岁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开始透析时有较高残余肾功能的患者有较长的存活期,残余肾功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年龄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于长青;林洪丽;孙红艳;李龙凯;秦凤绮;杨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应用头孢他啶(CAZ)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8例MOF患者分为3组:Ccr<15 mL/min(A组)、Ccr 15~50 mL/min(B组)、Ccr>50 mL/min(C组),采用高效波相色谱法测定CAZ血药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血清CAZ低检测浓度为0.5 mg/L,在2~200 mg/L的浓度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大于98%,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接受CVVH治疗的3组MOF患者血药峰浓度(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A组与B组血药谷浓度(Cmin)增高[(36.01±9.36)mg/L,(19.81±2.36)mg/L对(8.33±3.75)mg/L,P<0.05],总体清除率(ClT)降低[(20.98±6.02)mL/min,(33.33±9.08)mL/min对(97.28±14.35)mL/min,P<0.05],消除半衰期(t1/2)[(8.49±1.41)h,(4.46±0.64)h对(2.13±0.34)h,P<0.05]和药物平均滞留时间(MRT)[(11.99±1.87)h,(5.65±0.35)h对(2.96±0.44)h,P<0.05)]延长,且与患者自身肾功能密切相关;A组稳态分布容积(Vss)较C组减小[(12.55±2.42)L比(17.67±2.31)L,P<0.05].t1/2与Ccr呈负相关性,ClT与Ccr呈正相关性.结论 CVVH可增加MOF患者对CAZ的体外清除,临床用药时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并监测血药浓度以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
作者:黄新忠;高捷;范亚平;施辉;陈晓岚;张定武;俞燕;戴厚永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发作性紧张型头痛是人群中常见的头痛类型,通常患者自己处理这种疼痛.慢性紧张型头痛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患者经常求助于各类医疗机构.遵循公认有效的诊断标准和流程,可以临床诊断紧张型头痛.发作性紧张型头痛与周围头面肌损伤有关,而慢性紧张型头痛则与中枢疼痛机制改变有关.单一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急性期治疗药物,预防治疗中阿米替林、生物反馈辅助放松训练对缓解疼痛非常有效.
作者:万琪;顾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头痛系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部分头痛者属于继发性.头痛发作是多种颅内病变的共同表现形式,如颅脑创伤、脑血管病、脑瘤或脑炎等.颅内病变引起头痛的主要机制包括占位效应、炎症反应、血管活性物质刺激、颅内压降低等因素.此外,头面及颈部病变、多种药物、呼吸循环系统等全身各系统的病变均可能引起头痛.经询问病史和查体,多可确定头痛的病因和类型.对疑为继发性头痛者,需结合血液生化、影像学及腰椎穿刺等检查寻找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作者:章翔;程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7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甲状腺手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6例为中老年女性.所有患者均有甲状腺结节,部分患者有压迫症状.4例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病理分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及年轻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中老年女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应特别注意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可能性,年龄及病理分型是影响该病顸后的因素.
作者:蔡晓频;何一凡;佟杰;王岩;龚明;李光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20 mg/d阿托伐他汀钙对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及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查体中心,经颈动脉彩色超声证实有颈动脉斑块,自愿参加临床观察的13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简称治疗组)63例及对照组6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18、24个月测定两组血脂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并观察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脱落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个月起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明显降低,6个月起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1,0.004,0.025).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在24个月观察期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01,0.512,0.892,0.901).治疗组斑块面积从治疗12个月起,较治疗前明显减小,稳定斑块逐渐增多,不稳定斑块逐渐减少,至治疗18个月起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0.002,0.007).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总数、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及斑块面积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74,0.830,0.595,0.356).治疗组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 20 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硬化的程度.
作者:王铭维;李艳敏;王彦永;樊文峰;王培芝;邓彦东;孔祥增;时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