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峡;李娜;江宇;张苏琳;魏泽兰;王建枝
Kaposi肉瘤我国较少见,且主要以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多见[1]。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发病极少,儿童发病国内罕见报道。1 临床资料1.1临床表现:起病时间、病程经过及既往病史:患者男性、汉族、12岁,因左腰部起结节压痛4月疑角化棘皮瘤继发感染收住院。患儿4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腰腹部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珍,自觉瘙痒,外擦无极膏无明显好转,且皮疹逐渐增大,顶端结痂,局部皮肤呈紫红色、触痛。在当地切排脓液,术后形成圆形厚痂,并相继于该结节左后上方新出现3粒绿豆大小红色结节,顶端均有一褐色痂,外擦百多邦无效。细胞学穿刺提示为“慢性炎症”,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类似疾病史。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体征及症状:全身各系统体检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腰部带状排列着四个紫红色结节,基底浸润显著,质硬、触痛明显。其中近脐部结节约2×3cm大小、上覆1.5 cm直径的褐黑色厚痂,其后上方呈串珠状排列3粒结节约绿豆大小,中央各有一粟米大小黑痂。见附图。
作者:庞海林;舒新华;李刚;侯云凌;刘志香;李家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兔急性心梗(AMI)模型上观察AMI后即刻应用心得安对兔左室重塑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心梗-安慰剂组比较,心梗-心得安组未缩小梗塞范围,也未降低膨胀指数;与假手术-心得安组比较,心梗-心得安组的心室重量、左室容积指数和室壁应力显著升高(2.65±0.11) g/kg vs (2.32±0.11) g/kg,P<0.05;(2.22±0.23) ml/kg vs (1.70±0.12) ml/kg,P<0.001;(0.84±0.07) vs (0.75±0.052),P<0.05;而与心梗-安慰剂组间无显著差异。心梗-心得安组与心梗-安慰剂组比较,心率显著降低[(153±6.36)min-1 vs (225±4.08) min-1,P<0.001)],但左室舒张末压、+dp/dtmax和心脏指数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兔AMI后即刻应用心得安治疗对左室重塑无防治作用。
作者:郑鹏;胡昭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以辛伐他汀为对照,研究调脂胶囊连续灌胃3周对实验性血脂代谢紊乱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调脂胶囊大、中、小剂量[10 g、5 g、2.5 g/(Kg*d)]均极显著降低血脂代谢紊乱大鼠血清TC和LDL-C值(P<0.001),其作用均较大剂量辛伐他汀稍强,并显著升高HDL-C、HDL-C/TC值(P<0.05);大、中剂量均极显著降低TG值(P<0.01),与辛伐他汀作用相当。研究结果表明,该胶囊对大鼠血脂代谢紊乱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其有效剂量范围较大,中等剂量调脂作用与大剂量辛伐他汀作用基本相当。
作者:郭小梅;孙守华;钱振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肺癌细胞SPC-A1经5-脱氧氮杂胞苷(5-Aza-cdR)处理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同时MTT法观察肺癌细胞SPC-A1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经5-Aza-cdR处理后,肺癌细胞SPC-A1中p16INK4A基因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都有所上调,MTT法亦显示处理后的SPC-A1细胞增殖速率减缓。说明5-Aza-cdR通过对p16INK4A基因5`CPG岛的去甲基化作用,上调p16INK4A基因的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从而恢复其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白明;张晓菊;金阳;陶晓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建立了生物组织中胺甲硫磷和甲基毒死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选用YWG-C18H37 5 mm(内径)×200 mm 柱作为分析柱,流动相选用80∶20(V/V)的甲醇/水二元体系,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胺甲硫磷为252 nm,甲基毒死蜱为290 nm。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其小检出量为2.5×10-8 g,小检出浓度为0.25 mg/L。
作者:李龙;郑波;宋瑞琨;刘毓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采用逆流萃取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富集并测定了川芎中川芎嗪的含量。色谱柱:Zorbax ODS柱,流动相:甲醇:水(1%醋酸)=35:6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00 nm,线性范围:0.41 μg/ml~4.1 μg/ml,r=0.9993,回收率:92.3%。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用此法对购自不同地区的川芎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市售川芎的川芎嗪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孙新国;王涛;朱景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年内实行婴儿期先心病手术38例。结果36例存活,无任何术后并发症,2例死亡(死亡率5.26%)。通过对婴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婴儿期心脏手术在心肌保护和术后处理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并且也是比较安全的,手术主要决定因素是心脏畸形严重程度和术后处理。
作者:蒋雄刚;张凯伦;孙宗全;傅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系统研究HLA-G1分子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T-PCR技术,从人流的胎盘绒毛组织中提取总RNA,经过逆转录合成HLA-G1的全长cDNA,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HLA-G1;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其阳性克隆株,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HLA-G1分子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已构建成功。
作者:韩军艳;黄亚非;吴雄文;龚非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在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NGU)中的致病作用和它们的体外药物敏感状况,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支原体进行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在268例疑为NGU的男性患者中,85例(31.7%)支原体培养阳性,其中UU感染71例(26.5%),MH感染4例(1.5%),MH+UU感染10例(3.7%),85例阳性患者的支原体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高度敏感性依次为交沙霉素(81.2%)、克拉霉素(73.0%)、司巴沙星(70.6%)、罗红霉素(67.1%)、阿奇霉素(55.3%)、强力霉素(28.2%)、美满霉素(16.5%)、氧氟沙星(15.3%)、环丙沙星(14.2%)、培氟沙星,发现11株对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除司巴沙星外)交叉耐药。认为支原体的定期耐药性监测,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厚君;涂亚庭;刘志香;林能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通过CMIS多功能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子宫内膜血管密度和面积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VⅢ-RAg标记子宫内膜血管,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表明:在同一期别中,无论是增生期还是分泌期,异位子宫内膜的血管密度及面积和MVD均高于在位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P<0.01)。表明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由于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新生微血管增生,导致局部血管数量及面积增多,促进了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和生长。
作者:吕立群;朱桂金;刘义;艾继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临床上比较罕见的砂粒性骨化纤维瘤(psammomatoid ossifying fibroma,POF)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了6例POF的临床资料并综合文献,提出 POF是一种以青少年为主、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良性肿瘤,有明确的组织形态特征,临床症状特别是CT扫描是临床诊断的基础,治疗原则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兼顾面容与功能的保护。
作者:熊新高;朱立新;汪广平;孔维佳;章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tau的表达特性和磷酸化位点的差异,为阿尔茨海默病(AD)脑组织中tau蛋白的研究提供资料。将大鼠分为胎鼠、新生鼠、成年鼠和老年鼠4组,取各组大鼠的脑组织制成匀浆,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tau蛋白的分子量范围及磷酸化状态。结果发现非磷酸化依赖性抗tau抗体R134d的免疫显色结果显示:胎鼠和新生鼠主要含低分子量(14.2~28.8 ku)tau蛋白;成年鼠除在脊索中显示高分子量tau(67.5~96.6 ku)外,大脑灰质和白质中的tau蛋白主要集中在中分子量(28.8~42.7 ku)范围;老年鼠的灰质、白质和脊索中均含高分子量tau蛋白,且在灰质和白质组分中中分子量tau的含量比成年组显著增高。Tau-1的显色性质与R134 d相似。PHF-1和M4只在胎鼠和新生鼠显带。认为大鼠神经系统tau蛋白的表达性质及其磷酸化状态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不同。
作者:卢峡;李娜;江宇;张苏琳;魏泽兰;王建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把提取的鼠脑mRNA注射到卵母细胞内,在卵母细胞上以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研究某些递质的诱导电流。实验发现除卵母细胞本身所具有的muscarine受体外,还有多种受体明显地在卵母细胞上表达。卵母细胞膜上的表达受体的反应可分平滑型、振荡型、复合型三类。其反应类型与所开启的通道及通透离子有关。平滑型反应的受体与离子通道为一复合体,激动剂开启其自身离子通道。而振荡型反应是递质通过第二信使的介导,引起胞内Ca2+库中的Ca2+释放,开启卵母细胞膜本身的Cl-通道,产生Ca2+依赖的Cl-电流,构成振荡型电流反应的主要成分。复合型二者兼有。
作者:王钦文;常岚;王凤;杨季清;李之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6例正常子宫内膜、14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MDM2基因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DM2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p53基因在正常、增生性及癌变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依次增高,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MDM2基因在增生性内膜中较癌变内膜表达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具很好的相关性(P<0.01)。认为p53与子宫内膜癌的形成相关。MDM2可能与子宫内膜组织异常增殖有关。在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组织中可能存在p53对MDM2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作者:濮德敏;邢琦;刘丽江;漆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研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真菌感染情况,探讨改良沙堡氏液体培养基在真菌培养中的应用价值,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进行病原体检查,采用改良沙堡氏液体培养基与沙堡氏琼脂培养基对照做真菌培养,对真菌培养阳性者进一步做菌种鉴定。结果从1138例前列腺液中真菌培养阳性者,改良沙堡氏液基为95例,占8.35%,沙堡氏琼脂基为30例,占2.64%。95例中白色念珠菌63株,占66.3%,热带念珠菌15株,占15.8%,其他念珠菌17株,占17.9%。认为①慢性前列腺炎与真菌感染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那些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要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②念珠菌性前列腺炎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③采用改良沙堡氏液基可提高念珠菌的检出率。
作者:万沐芬;陈映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以PD20-PEF替代PD20-FEV1作为气道反应性判定指标的可行性,对64例有呼吸系统症状者和 62例无症状者进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步记录PEF和FEV1,计算PD20-PEF和PD20-FEV1。虽然PD20-PEF和PD 20-FEV1之间有较强的直线相关关系(P<0.001),但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5);若以PD20-FEV1作为金标准,在有症状组中以PD20-PEF 作为气道反应性判定指标的敏感性(72.7%)、特异性(73.8%)、阳性符合率(59.3%)、阴性符合率(83.8%)均不甚高;在无症状组中敏感性(66.7%)和阳性符合率(40.0%)仍低,而特异性(89.2%)和阳性符合率(96.2%)较高。认为PD20-PEF作为无症状群体的流行病学筛选指标以除外气道反应性正常者可能具有一定价值,但替代PD20-FEV1作为气道反应性指标用于临床工作则欠妥当。
作者:倪望;张宁;熊盛道;刘谨;刘辉国;徐永健;张珍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确定P16基因与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对8种人恶性淋巴瘤细胞系中P16基因突变情况进行研究。用银染PCR-SSCP方法对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研究,并对检出突变者用自动测序仪进行测序分析。检出1例纯合缺失,2例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突变。测序分析发现SU-DHL-1 P16基因第二外显子有3处点突变,即密码子72的GAC突变为AAC,密码子77的GCT突变为ACT,密码子82与83之间插入了一个C。认为 P16基因在B细胞恶性淋巴瘤细胞系中的突变率较高,提示其改变可能参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年兰;陈燕;李崇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探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心脏损害的表现及其意义。以临床资料、血清肌酶谱、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为依据,对我院1992~1998年住院治疗的45例PM/DM患者进行分析和评价。23例伴发心脏损害(51.1%),病变累及心包、心肌、心内膜和冠状动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心脏损害者中3例因心力衰竭死亡。表明心脏损害为PM/DM常见的合并症,也是本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胡绍先;何培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10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年龄及不同年龄组视网膜脱离与屈光状态,不同年龄组裂孔的形态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岁以下网脱近视多见,40岁以后网脱近视逐渐减少。圆孔多见于40岁以下年龄组,马蹄形裂孔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组。
作者:孙京华;杨红;薛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研究金丝桃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金丝桃提取物对大鼠离体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及由Fe2+-H2O2体系、Fe2+-VitC体系和Fe2+-Cys体系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发现金丝桃提取物对大鼠肝、心、肾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和线粒体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并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而且提取物F003的抑制作用要强于F004、F005的抑制作用。认为金丝桃具有较好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价值。
作者:项光亚;杨瑜;阮金兰;周宜开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