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运;马伟涛
目的 观察预注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组(FB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FB组切皮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C组注射生理盐水5mL,记录术毕时(T1)、气管拔管时(T2)、气管拔管后5min(T3)各时间点MAP、HR数值,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躁动、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与T1时比较,两组在T2、T3时MAP、HR升高(P<0.05).与C组比较,FB组在T2、T3时MAP、HR降低(P<0.05),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能减轻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提高了苏醒期的安全性.
作者:吴珊兰;陈淦贤;韩志扬;袁澹浩;叶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流汇聚法定量评价颈内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对9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分别用二维直接测量法(2D)及血流汇聚法(PISA)测量颈内动脉狭窄处面积,以2D法测量结果为对照标准,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血流汇聚法与2D法的结果密切相关(r =0.89,P<0.01),并建立了直线回归方程(Y =0.02+ 1.15X,P<0.01).结论 血流汇聚法在颈内动脉狭窄的定量诊断中有实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涛;兰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液式加水湿化法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气道湿化采用水壶添加法,观察组采用输液式加水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湿化效果、湿化舒适度评分、平均续水次数及维护耗时.结果 观察组的痰液粘稠度、气道湿化良好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咽部干燥程度、吸入气体干燥程度、闷热度、舌苔干燥度及总舒适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续水次数及维护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输液式加水湿化法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中可降低痰液粘稠度,改善气道湿化效果,提升患者气道舒适度评分,降低湿化维护工作量,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廖仍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对于保障初产妇成功分娩的积极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汕尾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8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助产技术;观察组产妇给予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对比两组的阴道分娩率、会阴侧切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比对照组高,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较为轻微(P<0.05);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有助于促进顺利分娩,减少会阴侧切,也减轻产妇的会阴裂伤率,促进产后康复.
作者:何丽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专科介入综合护理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大出血急诊介入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咸宁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间MPCNL术后大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资料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应用专科介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出血量、止血成功率、住院期间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出院患者随访满意度结果.结果 两组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止血成功率、住院期间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调查、出院患者随访满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MPCN术后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用专科介入综合护理能显著增高介入止血成功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术后临床综合护理效果,同时提升了医院的社会满意度,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宁;江波涛;杜希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理化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长江医院眼科的80例干眼症病人,通过睑板腺按摩,清洗睑缘,眼部超声雾化,眼部热敷及局部用药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60例干眼症病例治愈,15例缓解,3侧无效,2例失访,有效率93.8%.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导致干眼症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睑板腺按摩,清洗睑缘,眼部超声雾化,眼部热敷及局部用药等理化综合治疗,能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艳;闵祥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侧卧位床上排便法在腰椎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平卧位排便法)和观察组(侧卧位床上排便法)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排便疼痛率、排便舒适度及排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便疼痛率、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损伤患者行侧卧位排便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右少海穴在治疗人工流产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自愿选择人工流产手术术中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鼻导式给氧,观察组50例鼻导式给氧加右少海穴按压,以1min为时间单位,治疗1min后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患者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后,两组在1min时间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min过后,对照组心率15.6%恢复正常值,血压恢复率77.8%,血氧饱和度恢复率82.2%.观察组加按揉少海穴后,心率恢复率78.0%,所有病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均达到正常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及时有效按压少海穴能帮助人工流产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T2DM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复杂疾病.本文简述了与T2DM相关的环境风险因素包括生活条件、自身因素和生活方式等.指出T2DM风险因素,有助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低患病风险,对T2DM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元鹏;陈拥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睾酮水平对于维持人体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人体的身体健康患患相关,涉及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各个方面.本文综述了睾酮的产生及其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阐述了目前临床上用于睾酮替代治疗的主要治疗药物,以期患者能够正视睾酮的缺乏及给予相应的治疗.
作者:肖家超;李雪;胡春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海藻盐泡沫敷料在糖尿病足患者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 =30).对照组行常规创面清创、缝合、换药处理,观察组采用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VSD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出率、换药次数、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治疗费用和创面渗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VSD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创面渗出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使患者病足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尹镇钊;叶惠成;陈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吸氧,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4h的呼吸频率(R)、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8h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HR、PaO2、SaO2、NT-proBNP均较治疗前改善,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能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素红;卫训;赵茂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EV71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变化,探讨EV71感染致儿童颅内感染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确诊为EV71感染性脑炎患儿(患病期、恢复期)、非EV71感染性脑炎患儿的外周血(发病期、恢复期)、健康儿童的外周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浆进行检测.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中TNF-α的水平.结果 组间比较:EV71感染性脑炎患儿患病期外周血TNF-α的浓度均高于非EV71感染性脑炎以及健康儿童外周血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V71感染性脑炎患儿恢复期外周血TNF-α的浓度与非EV71感染性脑炎以及健康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EV71感染性脑炎患儿患病期间外周血TNF-α的浓度明显升高,恢复期该浓度下降,两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参与了重症手足口病的损害机制,外周血的浓度可一定程度反映患儿病情进展程度,从而对于进一步认识该病、临床预警提供帮助.
作者:邸晓华;袁慧珍;柴鸣荣;徐小娟;谢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践行质量控制在尿动力学检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128例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严格践行质量控制标准,对影响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128例患者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检查,获得了可靠性报告.结论 在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践行质量控制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尿动力学数据,为医生下达可靠性报告具有重大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估手术指征和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张宝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制备柚皮素-β-环糊精(β-CD)包合物,改善柚皮素的溶解度,研究柚皮素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柚皮素-β-CD包合物低剂量组(12.5 mg/kg)、柚皮素-β-CD包合物高剂量组(50mg/kg)和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12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APAP制备小鼠ALI模型,腹腔注射后禁食不禁水24h,测定各组小鼠存活率,摘眼球取血,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腹腔解剖取肝脏计算肝指数,比色法检测肝组织SOD、MDA含量和GSH-PX活性,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β-CD使柚皮素的溶解度提高了5.56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死亡率、肝指数、血清ALT、AST活性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β-CD包合物各组的死亡率、肝指数、血清ALT、AST活性以及MD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1),而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均<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结构破坏,许多肝细胞空泡变性坏死,中央静脉淤血严重,而柚皮素-β-CD包合物各组肝小叶结构清晰,有少量肝细胞变性,未见明显的肝淤血.结论 柚皮素对APAP所致的ALI具有保护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柚皮素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潘海华;曹宇;胡少洋;雷欢;任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PDCA模式管理医疗废物的成效.方法 运用PDCA模式进行医疗废物管理,通过统一标识、统一配备垃圾袋、垃圾桶、指定专人上门收集、严格交接、改建医疗废物暂存地、配备专人管理,加强培训、考核,实行科室自查,医院感染管理办督查.结果 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率大幅度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率较应用前显著提高(P<0.01),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较应用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在医疗废物管理中使用PDCA模式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规范化处置医疗废物,保护了工作人员自身安全,避免二次感染,保护了环境.
作者:熊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对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血流动力学与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全麻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行气管拔管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T0)、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1)和拔管后3min(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呛咳评分.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呛咳发生率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可以有效控制麻醉复苏患者气管拔管时应激反应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大幅度波动,减少呛咳的发生率.
作者:廖晓丽;郑镇伟;游志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Jensen Ⅰ-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骨科采用PFNA手术或DHS手术治疗的82例Jensen Ⅰ-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DHS组(n=44例)及PFNA组(n=38).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Harriss分级.结果 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DHS组(P<0.05);PFNA组患者的总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P<0.05);PFNA组的Jensen Ⅲ型Harris评分分级显著优于DHS组(P<0.05).结论 PFNA与DHS固定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切口小、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尤其在Jensen Ⅲ型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更为理想.
作者:赖福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给药途径对四肢骨折患者镇痛效果、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骨科行内固定术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98例进行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进行四肢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镇痛,对照组选择静脉镇痛泵的方法镇痛,观察组选择局部镇痛装置进行镇痛.以镇痛效果、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评价指标.起效时间对静态VAS评分与动态VAS评分进行测评,测评时间点为给药前,给药10min、30min、2h.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较对照组12.2%低(P<0.05).用药后两组静态、动态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用药后各观察时间点静态、动态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局部用药可明显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起效时间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富运;马伟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2例.两组均予以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剂量为0.6mg/kg;观察组剂量为0.9mg/kg,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溶栓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癍及消化道出血情况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采用小剂量的阿替普酶能有效减少溶栓后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梁丙振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