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郭劼琳;张灿强;何继宏;张芳娣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美托洛尔, 心肺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功能临床指标、活动能力及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D)、 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而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则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心率、LVEF及收缩压的变化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1周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恢复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活动能力(MA)、疾病影响(DA)项目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率、再住院率分别为18.87%、11.32%,对照组分别为48.08%、46.1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死亡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IMRT中脑干外放距离对靶区和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分析

    目的 旨在找到较理想的脑干外放距离的参考范围,以提高放疗计划设计的精确度,为物理师提供方便.方法 我们挑选了10例原发性鼻咽癌IMRT患者的资料信息,在各类参数相同的同一计划下进行调强逆向运算,分析脑干的不同外放距离所引起的靶区剂量和其它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 鼻咽癌IMRT放疗中综合权衡利弊,脑干外放距离为7野计划3~4mm,9野计划2~4mm是比较合适的.结论 物理师可直接参考这个数值,在这个范围内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即可,操作更简便,更可靠.

    作者:鲍艳;瞿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芒柄花黄素对小鼠体内SOD、MDA、GSH-Px和BUN的影响

    目的 验证芒柄花黄素对小鼠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血尿素氮(BUN)的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四个组,将芒柄花黄素按不同浓度腹腔注射到小鼠体内,连续给药7d后进行小鼠游泳实验,小鼠在水中游泳10min后将其捞起,颈椎离断致死后立即抽取血清样本制作肝脏匀浆,检测血清样本中的BUN和肝脏中的SOD、MDA、GSH-Px等指标.结果 芒柄花黄素在浓度为32mg/kg时,能有效的降低小鼠体内MDA活性,并且提高小鼠体内SOD、GSH-Px的活性,还能降低小鼠体内血清BUN的含量(P均<0.05).结论 芒柄花黄素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生成、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对小鼠起到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梁馨元;韦姗姗;李礼顺;谢为舜;黄永生;陈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价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59例经阴道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做综合分析,评价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出血时间、产检次数与产次等指标.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47例(79.66%);凝血功能差5例(6.33%);软产道损伤7例(11.86%).子宫收缩乏力和其他两种出血原因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时间<2h有46例,占77.97%;出血时间2~24h 13例,占22.0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产妇明显多于初产妇;产检次数<3次者明显多于产检次数≥3次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症状,并根据产妇情况给予护理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对产妇健康的危害性.

    作者:柯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采用红外光谱对434例结石成分的分析报道

    目的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结石成分组成,为结石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通过体外碎石及住院微创手术治疗采集的结石标本434例,使用红外光谱法对标本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 鄂南地区泌尿系结石94.65%含草酸钙成份,其中53.94%为草酸钙结石并伴磷灰石,结石发病部位以上尿路结石为主,符合中国南方结石病发病大规律;肝胆结石成分中全部含胆红素钙,78.04%混含胆红素钙及胆固醇.结论 结石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准确了解结石化学组成,推测结石形成原因,系统调查流行学情况,为结石病预防和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是结石病治疗和研究的重要技术.

    作者:徐忠勇;石珺;秦萍;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维格列汀重要中间体合成工艺研究

    目的 重点考察不同的反应条件对目标化学物收率的影响.方法 以L-脯氨酸为起始原料,用氯乙酰酰化、二碳酸二叔丁酯催化酰胺化、三氟乙酸酐(TFAA)脱水三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结果 在氯酰化反应中当n(氯乙酰氯)∶n(L-脯氨酸)=1.8∶1、反应时间2.5h时为适条件,反应收率87%;在酰胺化反应中n[(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酸]:n(NH4HCO3)=1∶4.5,且室温下反应为适条件,反应收率76.5%;脱水反应时,n[(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酰胺]∶n(TFAA)=1∶2,反应时间为2h为适条件,反应收率为89.2%.结论 优化后目标产物三步总收率为59.36%,效果较好.

    作者:郭丽媛;董志艳;黄胜堂;吴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于6月龄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小于6月龄婴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8例小于6月龄婴儿KD患儿(A组),随机抽取同时段收治的6~12月龄婴儿KD患儿58例作对照(B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疗结果.结果 与B组相比,A组眼球结膜充血和草莓舌发生率低(P<0.05),皮疹出现时间晚(P<0.05),不完全KD比例高(P<0.05),冠脉损害比例高(P<0.05);A组患儿第1次应用IVIG后体温开始下降的时间长(P<0.05).结论 6月龄以下KD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对于原有不明的发热,应及早寻找炎症反应证据及观察冠脉病变,提高KD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蒋丰智;罗文秀;曾俊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联合使用射频消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收治的64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将该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93.8%恢复窦性心率,术后12个月窦性心率维持率为65.6%,并发症发生率为6.2%;对照组相应数据依次为68.8%、43.7%、2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时采用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手术方式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窦性心律的稳定性,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成星;胡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HbA1c与IL-1β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按照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3组(HbA1c≤7%组、7%

    作者:熊玉平;黄胜楠;汪云云;张晓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中医骨伤科9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敏感抗生素、改善循环及疮面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中医分期辨证论治予以中药内服外敷,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足部溃疡有效率达91.1%,对照组患者足部溃疡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显著效果,促进局部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可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治疔糖尿病足溃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华;何伟健;方玉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索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出72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指标.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和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的发生,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再出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时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然后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该组患者均使用钢板重建的方式进行内固定治疗,平均手术时间是(2.9±0.7)h,术中出血量是(682.3±21.5)mL,骨折愈合时间是(77.6±6.9)d.该组患者通过Matta评分系统和Torentta评分系统的评分,优良率为96.67%,骨折复位情况良好.该组患者通过Majeed评分系统的评分,优良率为93.33%,骨盆和髋臼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我们要对患者进行损伤的有效控制,同时要严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还要注意帮助患者进行术后的适度锻炼,这样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周炳康;郭庆功;杨广杰;肖亮;陈有;王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使用经皮经肝经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22例重症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分为A、B两组各61例,其中A组使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B组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使用经皮经肝经胆囊穿刺造瘘术效果较好,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

    作者:陈爱国;叶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于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于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拉莫三嗪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丙戊酸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拉莫三嗪,并逐渐替换为单纯拉莫三嗪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其临床疗效.结果 分析可知,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与观察组95.56%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治疗无效时采用添加-替换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可见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可积极推荐此项用药方案.

    作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016年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合随机抽取的480份出院病历,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使用金额等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该院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AUD为49.9 DDDs/(100人·d).头孢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的使用依次排在前三位;其中,头孢呋辛钠AUD所占比例高.结论 该医院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选药级别过高,用药时间长,少数品种使用过于集中,联合用药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加强管理.

    作者:饶志威;龚亚红;梅同荷;夏松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东某高校在校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网络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生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控教育提供建议.方法 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网上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竞赛,对竞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参加艾滋病知识竞赛的3069名在校大学生中,对艾滋病知识贫乏、了解、熟悉和掌握的比率分别为35.42%、43.17%、12.15%和9.25%.大学一年级新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比率为13.84%,显著高于大学二年级的2.96%和大学三年级的6.11%(P均<0.05),美术、体育和音乐专业的术科生的掌握率为1.50%,显著低于文科生和理科的生掌握率13.88%和6.14%(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较低,对大学新生开展艾滋病教育的效果较好,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防控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力度.

    作者:袁学文;佘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 总结全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33例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评价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给予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5.2±1.8)d.结论 对全肺切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保证手术安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林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ICU男性患者围术期导尿燥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ICU男性患者围术期导尿燥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住我院ICU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导尿,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作为润滑剂导尿.观察导尿插管过程中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导尿插管中及置管后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导尿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导尿前MAP、HR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尿插管时MAP、H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在插管中以及插管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尿道黏膜损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导尿,能够维持血压稳定,减少躁动及疼痛不适感,可在ICU男性患者导尿术中使用.

    作者:林静丽;梁燕金;梁天英;廖伟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频彩超诊断睾丸扭转11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性.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对我院收治的11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1例确诊睾丸扭转患者睾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回声不均、睾丸上方精索明显增粗呈团状等超声图像改变,CDFI显示睾丸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8例发病10h内采用睾丸保留术,3例发病大于12h睾丸坏死行切除术.结论 高频彩超无创、快捷、可重复检查,能较准确判断睾丸扭转的程度及病情发展程度,为临床医师选择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

    作者:卢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中应用路径式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路径式护理方法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45例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路径式护理模式.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5.22%,观察组患者为9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式护理方法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创性快速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方法的研究进展

    染色体异常中约75%为非整倍体,常见的为21三体.核型分析为诊断性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提供了金标准.然而,羊水、绒毛膜等标本来源具有创伤性,且结果回报时间超过2周.妊娠母体血中存在胎儿DNA使无创性产前检测成为可能,其后发展了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近来,游离胎儿RNA、胎儿DNA甲基化、比较基因组杂交等技术也用于研究无创性快速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本文就无创性快速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程兰芳;丁洁琼;高彦茹;何智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