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顺芳
食管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在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排第7位,肿瘤死亡率排第5,5年生存率在20%~40%之间[1]。多数患者发现食管癌时已是中晚期,尽管手术治疗和放化疗技术在提高,临床上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且预后较差,因此寻找有效的肿瘤标志物,能早期诊断食管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监测复发,将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报道的食管癌肿瘤标志物作一综述,分别从蛋白、基因等角度进行介绍。
作者:邱敏;宁志丰;刘复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肤疾宁贴膏联合复方氟米松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和肤疾宁治疗。对照组58例,仅用卤米松软膏均匀涂于患处。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随访4个月,观察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83.9%,明显高于对照组67.2%(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肤疾宁贴膏与复方氟米松联合使用提高了治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复发,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李妍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的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殷春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舌异物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例舌异物患者的诊断与就诊治疗过程。结果3例患者舌异物常规手术取出,1例转湖北省口腔医院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导航下手术取出。结论CT扫描对舌异物的诊断确立及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晋松;袁群芳;王为;严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挂线造口术应用于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患者68例,给予治疗组(34例)行挂线造口术,对照组(34例)行切开引流术,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及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挂线造口术应用于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柯李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控制血糖基础上进行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厄贝沙坦片剂,观察组患者选择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剂,所有患者连续治疗两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者26例,有效者13例,失败者1例,总有效率为97.5%;以组别为单位计算的平均收缩压为(124.5±9.8)mmHg,平均舒张压为(84.8±8.9)mmHg,总有效率结果和血压改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更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中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约占总妊娠数的3%~4%。约50%的双胎妊娠并发早产[1]。早产是导致围产儿发病率、死亡率及远期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多胎妊娠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双胎中37周、34周及32周前早产率分别为41%、13%及7%[2]。如何准确预测早产并作出有效干预是产科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闻先萍;孔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应用肉毒素治疗复发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的疗效。方法对13例复发1次以上病理证实为声带炎性肉芽肿的患者采用CO2激光手术切除和辅助肉毒素治疗,治疗后随访1~1.5年。结果13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声嘶消失。随访1~1.5年,13例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CO2激光手术切除和辅助肉毒素A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难治性声带接触性肉芽肿方法。
作者:叶成刚;罗宇鸿;李伟利;周烈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性湿肺的临床综合治疗体会。方法对16例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一股资料及相应诊断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治愈好转14例,死亡2例。结论严重创伤性湿肺并发ARDS机率高,大多合并多发伤,忽略一方面病情会使另一方面病情加重,积极处理原发病,采取互相兼顾,综合治疗的原则,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丁治强;雷晚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崇阳县位于长江以南,历史上没有本地血吸虫病病例。2010年9月6日,武汉市同济医院报告1例崇阳籍血吸虫病,市血防办会同县疾控中心立即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吴洋波;吴乐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水杨酸钠对小鼠听性脑干反应( ABR)阈值和耳蜗外毛细胞动力蛋白( Prestin)分布的影响。方法将28只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 A组)、水杨酸钠4d组( B组)、水杨酸钠8d组(C组)、水杨酸钠16d组(D组)。水杨酸钠200mg/kg? d,经腹腔注射,采用美国TDT系统测量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单离外毛细胞Prestin的分布。结果①听功能检测显示:与A组比较,B组小鼠ABR阈值升高,但变化尚不显著(P>0.05);C组和D组小鼠ABR阈值明显提高,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小鼠ABR阈值与C组比较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荧光显微镜下显示:A组单离外毛细胞侧膜和底部膜可见明显的Prestin抗体阳性染色, B、C、D组Prestin在外毛细胞膜上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外毛细胞侧膜。 B组底部细胞膜可见少量阳性染色,C、D组底部细胞膜少量或无Prestin的阳性染色。结论水杨酸钠致小鼠听力下降可能与其导致的外毛细胞底部膜Prestin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张博;王显红;尹时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原因之一。传统的手术及放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对于失去手术机会、体质较弱、无法切除肿瘤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得到关注。放射性粒子的研究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低能核素的研制成功,在影像的引导下及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指引下,目前放射性粒子植入恶性肿瘤技术已广泛用于全身大多数实体肿瘤[1~3]。
作者:余炫颉;余开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9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来院检查时仅提供常规化管理,提醒相关注意事项及检查时间等,观察组产妇实行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模式,对来院检查产妇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妊娠期健康指导和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观察两组产妇检查期间的心理状况及终分娩结局,记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前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另分娩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等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有效调整产妇产前心理状态,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降低新生儿出现窒息和产后出血的现象发生,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施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甘露醇对急性酒精作用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通过给予小鼠酒精灌胃,预先甘露醇灌胃进行干预,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潜伏期及持续期。结果甘露醇可增加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潜伏期,可缩短其持续期。结论甘露醇可改善急性酒精作用小鼠的醉酒状态。
作者:徐华容;蔡雪洲;袁鑫;谢航;丁未尧;胡超;蔡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12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孕妇第一次剖宫产分娩后再次剖宫产108例,占93.65%,主要原因是观念问题、技术问题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结论避免首次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艾景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抑制素A在早期正常妊娠、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的定位及表达水平,探讨抑制素A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自愿在我院妇科终止妊娠的80例患者,其中20例正常早孕要求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稽留流产60例,后者根据胚胎停止发育至排出母体外的时间,分成A组(<2周),B组(2~4周)以及C组(>4周)(n=20)。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绒毛组织中抑制素A表达情况。结果抑制素A在对照组、稽留流产组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呈不同程度的阳性染色。稽留流产组绒毛抑制素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A、B、C 3组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组织中抑制素A对于正常早期妊娠的维持起重要作用,抑制素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在稽留流产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小敏;王小燕;杨联君;韩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4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受孕情况和复发情况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扭转患者病情发生,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程大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等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探讨二者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4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血清中VEGF、OPN的浓度,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OP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 P<0.01);胃癌患者血清VEGF和OPN的浓度与胃癌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 P<0.05);胃癌患者血清OPN浓度与VEGF浓度呈正相关(r=0.5431,P<0.05);VEGF 、OPN单独检测诊断胃癌其敏感性分别为67.5%、77.5%,二者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2.7%。结论血清中VEGF、OPN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VEGF、OPN表达具有正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检测能更准确预测胃癌的浸润、转移等病理分期。
作者:朱栋良;尹小平;王芳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恢复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8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运动康复与骨折一体化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康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骨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工作更加满意。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疗法可以有效加快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的恢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淞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