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梅
妊娠早期(12周前)胎儿的甲状腺激素完全依赖母亲提供,胎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在18~20周开始建立至妊娠晚期才成熟[1]。孕母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胎儿及婴幼儿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亢、甲减、低T4血症、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2]。国内研究显示妊娠妇女中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4血症及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0.37%、5.27%、2.15%及8.6%[3]。随着优生优育学的发展,研究认为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后代神经智力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日益受到内科学、妇产科学界的重视。虽国内外已出现妊娠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的指南性文件,但仍缺乏适合各地特点的筛查模式。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需要一种既满足临床需要又经济的性价比高的筛查模式。
作者:赵培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恢复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8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运动康复与骨折一体化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康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骨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工作更加满意。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疗法可以有效加快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的恢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4岁4个月,因“皮疹8 d ,发热、咳嗽5d”就诊。患者至入院前8d,双手、足、臀部见红色丘疹,口腔见溃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给予相关治疗后(具体不详),于起病第5d开始咳嗽、咳痰,痰粘不易咳出,咳嗽逐渐加重,体温高达39.2℃,无恶心、呕吐,无明显易惊,无肢体抖动,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下叶后基段可见大片状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考虑肺部感染。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睡眠可,食欲下降,二便正常,体重稍有下降。既往体健。查体:T39.0℃, P136次/分, R26次/分, BP90/60 mmHg。神志清楚,臀部可见陈旧皮疹,颈软无抵抗,左下肺呼吸音明显减低,可闻及湿性啰音,右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啰音,HR136bpm,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当地医院血常规示:WBC 8.7×109/L、NE 5.2×109/L;肝功能示:ALT 170U/L、 AST 76U/L、 TBIL 9.4μmol/L、 DBIL 3.4μmol/L;胸部CT示: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左肺上叶、下叶后基底段可见大片状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左肺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考虑诊断肺部感染。入院诊断:1.手足口病;2.肺部感染;3.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
作者:程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斯奇康)肌注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外擦治疗甲下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甲下疣患者应用肌内注射斯奇康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外擦;对照组58例应用冷冻治疗甲下疣。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优于对照组72.41%(P<0.01);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肌肉注射斯奇康联合利巴韦林外擦治疗甲下疣安全,疗效好。
作者:于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双重对比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在常规空服准备下,用少量饮水口服产气剂,使胃充分扩张随即口服适量稀硫酸钡造影剂,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翻滚身体数转,使造影剂均匀涂布于胃壁黏膜,采用500MA以上大型X线胃肠机,自贲门至幽门有序进行观察。结果胃双重对比造影40例患者诊断胃底贲门癌19例,诊断胃癌11例,另10例患者癌变范围累及胃底及胃的大部。结论胃双重对比造影可发现胃镜检查中遗漏病变,特别是早期癌性病变诊断。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总结相关临床使用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治疗的肾癌患者28例,对患者给予舒尼替尼治疗,连续用药1个月后停药2周,以6周作为一个循环。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同时对本次治疗进行相应评价,本次治疗治愈患者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20例,1例处于病情进展状态。治疗期间观察到患者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症状,例如高血压、口腔溃疡、腹泻、血红蛋白减少等。结论舒尼替尼对于转移性肾癌治疗效果优良,可以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患者尚可接受,对临床治疗十分有利。
作者:饶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水杨酸钠对小鼠听性脑干反应( ABR)阈值和耳蜗外毛细胞动力蛋白( Prestin)分布的影响。方法将28只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 A组)、水杨酸钠4d组( B组)、水杨酸钠8d组(C组)、水杨酸钠16d组(D组)。水杨酸钠200mg/kg? d,经腹腔注射,采用美国TDT系统测量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单离外毛细胞Prestin的分布。结果①听功能检测显示:与A组比较,B组小鼠ABR阈值升高,但变化尚不显著(P>0.05);C组和D组小鼠ABR阈值明显提高,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小鼠ABR阈值与C组比较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荧光显微镜下显示:A组单离外毛细胞侧膜和底部膜可见明显的Prestin抗体阳性染色, B、C、D组Prestin在外毛细胞膜上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外毛细胞侧膜。 B组底部细胞膜可见少量阳性染色,C、D组底部细胞膜少量或无Prestin的阳性染色。结论水杨酸钠致小鼠听力下降可能与其导致的外毛细胞底部膜Prestin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张博;王显红;尹时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 MLT)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通过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0.1、0.5、1.0mmol/L)干预24、48、72h,通过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变化,Transwell侵袭小室测定实验检测MLT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法检测MLT对细胞中NF-κBp65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褪黑素能够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细胞内NF-κBp65 mRNA量明显减少。结论褪黑素能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迁移及侵袭,抑制核因子κBp65基因的转录是可能作用路径之一。
作者:潘海媛;严星;姜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上肢动脉栓塞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新生儿上肢动脉栓塞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溶栓治疗,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详细观察分析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后,17例上肢动脉栓塞患儿15例(88.24%)栓塞症状完全消失,且上肢功能完全恢复,2例(11.76%)患儿患肢手指3指尖组织坏死,经对症治疗后,均愈合出院。结论采用溶栓治疗新生儿上肢动脉栓塞期间,对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改善患儿栓塞症状,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作者:朱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9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来院检查时仅提供常规化管理,提醒相关注意事项及检查时间等,观察组产妇实行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模式,对来院检查产妇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妊娠期健康指导和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观察两组产妇检查期间的心理状况及终分娩结局,记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前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另分娩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等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有效调整产妇产前心理状态,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降低新生儿出现窒息和产后出血的现象发生,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施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性湿肺的临床综合治疗体会。方法对16例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一股资料及相应诊断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治愈好转14例,死亡2例。结论严重创伤性湿肺并发ARDS机率高,大多合并多发伤,忽略一方面病情会使另一方面病情加重,积极处理原发病,采取互相兼顾,综合治疗的原则,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丁治强;雷晚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用全科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56例,对其应用全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并分析其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以治愈出院,且无死亡病例,无加重现象。结论全科护理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满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已婚妇女中的分布特点,探讨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妇科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已婚妇女为对象,对其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结果1896例标本中假丝酵母菌检出98例,占检测人数的5.17%;98例患者中13例由于慢性盆腔炎等病史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6例妊娠期、3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免疫缺陷综合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患者年龄关系为年龄越轻,患病率越低。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身体抵抗力低下,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年龄有密切关系。
作者:陈伶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原因之一。传统的手术及放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对于失去手术机会、体质较弱、无法切除肿瘤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得到关注。放射性粒子的研究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低能核素的研制成功,在影像的引导下及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指引下,目前放射性粒子植入恶性肿瘤技术已广泛用于全身大多数实体肿瘤[1~3]。
作者:余炫颉;余开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4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受孕情况和复发情况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扭转患者病情发生,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程大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舒适化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16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舒适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采取舒适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志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等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探讨二者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4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血清中VEGF、OPN的浓度,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OP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 P<0.01);胃癌患者血清VEGF和OPN的浓度与胃癌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 P<0.05);胃癌患者血清OPN浓度与VEGF浓度呈正相关(r=0.5431,P<0.05);VEGF 、OPN单独检测诊断胃癌其敏感性分别为67.5%、77.5%,二者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2.7%。结论血清中VEGF、OPN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VEGF、OPN表达具有正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检测能更准确预测胃癌的浸润、转移等病理分期。
作者:朱栋良;尹小平;王芳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复杂性肾铸形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复杂性肾铸形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治疗复杂性肾铸形结石手术时间短,取石效果良好,出血少。结论该手术方式手术操作简单、方法可靠,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理想的治疗复杂性肾铸形结石的手术方式。
作者:邹伟;江波涛;孔东波;查文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建立临床路径对舌下腺囊肿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住院的舌下腺囊肿患者24例,观察组12例以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12例以常规护理。将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和费用进行比对。结果2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对照组1例复发;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3%;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平均为(8.5±1.0)d,对照组平均为(12.5±1.5)d;住院总费用观察组平均为(7089.74±231.50)元,对照组平均为(8618.93±415.60)元,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舌下腺囊肿中的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黄玲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清创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术治疗的58例慢性骨髓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单纯采用清创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口服。结果对照组治愈12例(42.86%)、有效5例(17.86%)、无效11例(39.29%),总有效率60.71%,复发6例,复发率为35.29%(6/17);观察组治愈19例(63.33%)、有效5例(16.67%)、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80.00%,复发4例,复发率为16.67%(4/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慢性骨髓炎,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良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