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艳芬;皮望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施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施以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其焦虑程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而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杨双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耱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6和TNF-o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采用ACEI类药物;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作两者的相关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2.4%,对照组有效率为5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IL-6和TNF-o水平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比较,观察组减少幅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改变相关系数分别为0.721、0.688.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其可能的机制与降低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有关.
作者:汤岚;汪望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疗效与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76例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出血原因与处理方式,总结子宫压迫缝合术疗效与临床应用.结果 73例患者止血效果良好,有效率为96.05%(73/76),且均未出现并发症.产后42d行彩超检查,3例患者子宫切口处发现液性暗区,73例患者子宫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未出现晚期产后出血.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可有效止血,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强、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有效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启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血站外采时使用ALT初筛对血液检测阳性存在的影响,减少因ALT升高而导致的血液报废,从而有效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未使用ALT筛查仪器初筛的55863人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实验室初复检检测阳性1982人份,对2014年使用ALT筛查仪器初筛的17195人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实验室初复检检测阳性160人份,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血站未使用ALT筛查设备的血液平均总报废率5.9%,而ALT淘汰所占阳性报废率高达59.7%;献血前使用筛查仪器后1年里总报废率从5.9%降低到3.1%,而ALT淘汰所占阳性报废率从59.7%降低到29.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ALT筛查能大大降低ALT阳性报废率,提高了采血效率,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又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作者:邓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自知力、文化程度、家庭因素、婚姻状况、年龄、治疗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自知力缺乏、文化程度低、家庭支持不良、婚姻状况差、年龄结构偏小、使用传统药物及不良反应大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对更低.
作者:徐良雄;高卉;曾德志;黄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头位难产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头位难产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循证护理,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6.67%,阴道助产分娩率为13.33%,剖宫产率为20.00%;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38.33%,阴道助产分娩率为25.00%,剖宫产率为36.67%,观察组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头位难产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连生;聂晚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大鼠动物模型.实验分组: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n=20):仅游离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B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n=20),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C组为复方丹参液处理组(n=20),于缺血前30min经腹腔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15ml/kg,余同B组.再灌60min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3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浓度;应用TTC染色法评价3组心肌损伤程度;采用免疫印记(Westem blot)检测心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活性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NF-α、IL-10的浓度,心肌组织NF-κB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B组比较,C组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TNF-α、IL-10浓度浓度降低,心肌组织NF-κB蛋白含量减少(P<0.01).结论 复方丹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其可能机制与抑制NF-κB蛋白表达,减少炎性因子TNF-α、1L-10等释放有关.
作者:陈元;朱登安;魏晓艳;曹凯;王银凤;吴茜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臭氧冲洗阴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诊治的念珠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臭氧冲洗阴道联合应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B组采用2%~4%苏打液冲洗阴道联合应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均以3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有效率100%,B组有效率88.0%,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冲洗联合疗法治疗念珠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宋念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者合计162侧耳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3侧耳,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耳道,然后用达克宁硼酸粉喷洒;对照组79侧耳,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后再用派瑞松乳膏涂抹;两组各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的有效率为84.3%和97.6%,对照组为69.6%和89.1%,两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效果明显,且简单易行,疗程短,治疗费用低,无严重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海峰;汪洋;徐伟;廖佳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3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入液途径为浅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入液途径为PICC,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可正常活动比例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管堵塞(5.97%)及静脉炎(11.94%)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25.37%、52.24%),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PICC可明显减少患者疼痛,延长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值得推广.
作者:陈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48例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造成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是术后不适当或过早的功能锻炼,术后并发骨髓急性感染;其次是骨折复位后固定不牢固,骨折端间存在骨分离,骨缺损或骨质缺损后的不适当处理,骨折部位及手术损伤.结论 一旦长管状骨折8个月内不能达到骨性连接,则属于骨不连接,给予适当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胡学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及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并发大出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30例PCNL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分析影响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30例PCNL术后大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或介入成功止血,后全部治愈出院.在院外3个月内随访,无出血再发生及肾功能不全,复查B超无肾周积液.结论 PCNL术后大出血仍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出血,减少或避免肾脏切除等严重后果.
作者:李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痔上动脉结扎肛垫保存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采用痔上动脉结扎肛垫保存术,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每组45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脱落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出血、住院时间、肛门狭窄、渗液及术后尿潴留、肛缘水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痔上动脉结扎肛垫保存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作者:郑志杰;任伟涛;何之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观察分析其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出室,术后疗效满意,效果佳.结论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仙;黄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分析手段监测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认识药物体内过程的规律性,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从而实现个体化用药.进行TDM不但能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还能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毒副作用,同时,为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提供重要依据.目前,临床上常进行监测的药物种类有强心苷类、抗癫痫药物、β-受体阻断药、抗生素、抗哮喘药、治疗精神病药物、抗肿瘤药物等[1].
作者:马维;王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生产方式与初产妇焦虑情绪的关系,为正确评价剖宫产、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例初产妇按照生产方式分为观察组(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和对照组(正常分娩),每组100例,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评定产妇焦虑情绪,比较两组生产前、后焦虑状况的变化.结果 入院时两组状态焦虑(S-AI)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产后两组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特质焦虑(T-AI)评分两组干预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常模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医学需要剖宫产产妇产前焦虑与正常分娩产妇同样严重,产后焦虑程度高于正常分娩产妇.
作者:杨建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静脉营养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应用于国外临床,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逐渐开展新生儿静脉营养[1].静脉营养主要适用于经胃肠道摄人不能达到所需总热量70%或预计不能经肠道内营养3d以上的新生儿,如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食管闭锁、肠闭锁等)以及获得性消化道疾患(短肠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顽固性腹泻)等[2].静脉营养对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有着很重要的价值.目前新生儿科临床应用的主要有两种静脉营养方案:一是传统的静脉营养,二是早期静脉营养.
作者:王萍;赵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55例HD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置管部位、局部换药及封管方法、留置时间与导管感染的关系.结果 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为12.7%,永久性导管感染率为27.8%.抗生素封管及局部应用加3L敷贴固定,导管的使用寿命可明显延长.结论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易感染,除血透中心规范设置外,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和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形成以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防控模式.保证导管通畅,有助于控制感染率,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阚旺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稳定的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探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药物干预实验用药时机.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敷贴法感染昆明小鼠,感染6周、8周、10周、12周后分别取材,HE染色对小鼠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胶原沉积情况以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感染后不同时期小鼠肝脏指数都显著升高(P<0.01).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6周后,肝组织有肉芽肿形成和胶原纤维沉积,感染12周后,肝纤维化特征明显.结论 成功构建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第6周,肝脏有胶原纤维沉积,可作为药物干预实验开始用药时机的标志.
作者:张丽君;沈定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诊治方法和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我科并应用鼻内镜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3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6 ~12个月,治愈28例,好转4例,无效0例.结论 鼻内镜下上颌窦开窗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同期或随访处理上颌牙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费永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