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蓓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在子宫腔外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甾体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出血,病灶周围产生类似感染性炎性反应,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及疤痕形成,常简称为内异症.内异症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在临床上又具有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盆腔粘连和不孕[1,2].EMT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前主要学说有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诱导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等.这些学说在解释EMT的发生和发展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近年来EMT病因学研究上的新进展,从遗传易感性、免疫学机制、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与EMT发病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杜鹏辉;张贻凤;王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48例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造成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是术后不适当或过早的功能锻炼,术后并发骨髓急性感染;其次是骨折复位后固定不牢固,骨折端间存在骨分离,骨缺损或骨质缺损后的不适当处理,骨折部位及手术损伤.结论 一旦长管状骨折8个月内不能达到骨性连接,则属于骨不连接,给予适当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胡学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分析手段监测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认识药物体内过程的规律性,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从而实现个体化用药.进行TDM不但能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还能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毒副作用,同时,为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提供重要依据.目前,临床上常进行监测的药物种类有强心苷类、抗癫痫药物、β-受体阻断药、抗生素、抗哮喘药、治疗精神病药物、抗肿瘤药物等[1].
作者:马维;王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前牙扇形移位实施烤瓷牙周夹板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 ~2012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45例前牙出现扇形移位的老年牙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烤瓷牙周夹板进行修复,追踪观察2年.结果 21例为显效,23例为有效,1例无效,其总有效率达97.78%.结论 对于前牙扇形移位的老年患者予以烤瓷牙周夹板进行修复,其不仅美观坚固,疗效还十分显著.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外周血和骨髓三系巨幼变、核分叶过多的检测结果.方法 对177例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的MCV、外周血和骨髓中三系巨幼变、核分叶过多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是中老年人,伴消化系统疾病142例(80%),抗代谢药15例(8%),不明原因20例(12%).MCV 91~129fl增高168例(9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分5~11叶增多175例(99%).骨髓细胞学易见三系巨幼变,单纯红系巨幼变20例(11%),单纯粒系巨幼变39例(22%),粒红两系巨幼变57例(32%),粒巨两系巨幼变8例(5%),粒红巨三系巨幼变53例(30%),巨核细胞胞体大且多分叶92例(52%).结论 外周血三系减少中老年患者,有消化系统疾病等基础慢性病史,外周血MCV明显增高、中性核分叶过多,骨髓粒红巨三系巨幼变,巨核细胞胞体巨大且分叶,首先应考虑为MA.
作者:朱传新;徐水清;陈桃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疤痕子宫切口妊娠(CS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CSP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19例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清宫术,成功16例;17例行MTX化疗+B超下清宫术,5例清宫时大出血而行开腹病灶切除术+修补术.1例直接清宫术,1例应患者要求直接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CSP有多种治疗方法,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清宫术为治疗切口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镇艳芬;皮望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到我院进行全麻手术治疗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综合保温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采用综合保温护理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汪林芳;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生涉及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LKB1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广泛的存在于众多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如结肠癌、乳腺癌、肺癌等,故普遍被认为是抑癌基因.虽然LKB1的抑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现有的研究表明,其在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方面意义重大,需不断研究和探讨其机制,进一步认识大肠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对于及早干预肿瘤转移、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愈后及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治疗大肠癌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洋洋;周燕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55例HD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置管部位、局部换药及封管方法、留置时间与导管感染的关系.结果 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为12.7%,永久性导管感染率为27.8%.抗生素封管及局部应用加3L敷贴固定,导管的使用寿命可明显延长.结论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易感染,除血透中心规范设置外,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和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形成以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防控模式.保证导管通畅,有助于控制感染率,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阚旺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但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索取任何报酬的行为[1].无偿献血是一项需要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崇高事业,是弘扬人类文明进步,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具体表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有偿献血和职业献血彻底取缔,无偿献血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然而,献血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因此献血动机和心理状况也有较大差别[2].了解和掌握献血者的心理状况,因势利导进行护理干预,对献血者心理健康和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就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对无偿献血者心理动机和护理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刘开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施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施以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其焦虑程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而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杨双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3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入液途径为浅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入液途径为PICC,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可正常活动比例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管堵塞(5.97%)及静脉炎(11.94%)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25.37%、52.24%),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PICC可明显减少患者疼痛,延长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值得推广.
作者:陈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观察分析其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出室,术后疗效满意,效果佳.结论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仙;黄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空腹血糖(FPG)指标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维度评分均明显区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利于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李虹;罗菊英;王娅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少年儿童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疗效及复发鼻息肉好发部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因鼻息肉复发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少年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双侧鼻息肉患者好发部位在鼻腔筛窦部,单侧好发部位在上颌窦口或窦内黏膜层,治愈12例,好转2例.结论 少年儿童复发鼻息肉的好发部位在筛窦和上颌窦,再次手术疗效满意,在接受手术时有针对性地切除息肉及病变黏膜很有必要.
作者:岑瑞祥;丁海峰;万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疗效与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76例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出血原因与处理方式,总结子宫压迫缝合术疗效与临床应用.结果 73例患者止血效果良好,有效率为96.05%(73/76),且均未出现并发症.产后42d行彩超检查,3例患者子宫切口处发现液性暗区,73例患者子宫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未出现晚期产后出血.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可有效止血,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强、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有效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启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伴有IAS的ICV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伴有IAS的ICVD患者8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进行监测,同时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ICVD复发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A组患者IAS进展患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B组(P<0.05),B组IAS好转的病例所占比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ICVD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降低伴有IAS的ICVD患者TC、TG、HDL-C的含量,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从而能够降低ICVD的复发率.
作者:徐中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耱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6和TNF-o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采用ACEI类药物;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作两者的相关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2.4%,对照组有效率为5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IL-6和TNF-o水平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比较,观察组减少幅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改变相关系数分别为0.721、0.688.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其可能的机制与降低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有关.
作者:汤岚;汪望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佳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气管插管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臭、霉菌、溃疡、牙菌斑4项口腔总发病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开展优质口腔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血站外采时使用ALT初筛对血液检测阳性存在的影响,减少因ALT升高而导致的血液报废,从而有效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未使用ALT筛查仪器初筛的55863人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实验室初复检检测阳性1982人份,对2014年使用ALT筛查仪器初筛的17195人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实验室初复检检测阳性160人份,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血站未使用ALT筛查设备的血液平均总报废率5.9%,而ALT淘汰所占阳性报废率高达59.7%;献血前使用筛查仪器后1年里总报废率从5.9%降低到3.1%,而ALT淘汰所占阳性报废率从59.7%降低到29.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ALT筛查能大大降低ALT阳性报废率,提高了采血效率,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又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作者:邓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