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7例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分析

朱传新;徐水清;陈桃珍

关键词:MCV, 巨幼变, 核分叶过多, 三系减少, 巨幼细胞性贫血
摘要:目的 了解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外周血和骨髓三系巨幼变、核分叶过多的检测结果.方法 对177例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的MCV、外周血和骨髓中三系巨幼变、核分叶过多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是中老年人,伴消化系统疾病142例(80%),抗代谢药15例(8%),不明原因20例(12%).MCV 91~129fl增高168例(9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分5~11叶增多175例(99%).骨髓细胞学易见三系巨幼变,单纯红系巨幼变20例(11%),单纯粒系巨幼变39例(22%),粒红两系巨幼变57例(32%),粒巨两系巨幼变8例(5%),粒红巨三系巨幼变53例(30%),巨核细胞胞体大且多分叶92例(52%).结论 外周血三系减少中老年患者,有消化系统疾病等基础慢性病史,外周血MCV明显增高、中性核分叶过多,骨髓粒红巨三系巨幼变,巨核细胞胞体巨大且分叶,首先应考虑为MA.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38例疤痕子宫切口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疤痕子宫切口妊娠(CS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CSP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19例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清宫术,成功16例;17例行MTX化疗+B超下清宫术,5例清宫时大出血而行开腹病灶切除术+修补术.1例直接清宫术,1例应患者要求直接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CSP有多种治疗方法,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清宫术为治疗切口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镇艳芬;皮望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头位难产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头位难产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循证护理,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6.67%,阴道助产分娩率为13.33%,剖宫产率为20.00%;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38.33%,阴道助产分娩率为25.00%,剖宫产率为36.67%,观察组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头位难产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连生;聂晚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施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施以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其焦虑程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而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杨双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伤椎一侧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一侧置钉复位的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一侧置钉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8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椎管容积率、伤椎楔变角、Cobb角和伤椎上下间隙角及前后缘高度比的变化,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5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椎体楔变角、上下间隙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改善,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即刻相比仅少许丢失.结论 伤椎一侧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一侧置钉复位的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泰来;吴维邦;汪再行;叶斌;杨崇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衰合剂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观察(附4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心衰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 ~2012年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衰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细胞凋亡因子sFas/Apo-1、sFasL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及sFas/Apo-1、sFas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合剂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祥启;张乐;余学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术后静脉危象小切口滴血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手指末节离断术后静脉危象的治疗对策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对41例(43指)手指末节离断患者断指再植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预防切口感染;密切观察患指末梢血液循环,注意患指保暖,解除患指疼痛,做好心理护理,预防患指血管痉挛,防止手指坏死.结果 成活40指(93%),失活3指(7%).结论 再植术后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发生静脉危象配合指侧方切口滴血治疗,有效保证了再植指的存活.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股沟滑疝8例报告

    腹股沟滑动性疝在临床上极少见,是腹股沟疝分型难复性疝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临床上对其缺乏足够认识,极易误诊,导致术中误伤膀胱、结肠等.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14年5月共手术治疗腹股沟滑疝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26~76岁,腹股沟斜疝6例,直疝2例;右侧5例,左侧3例.发病时间2~6年,疝囊壁一部分构成中4例为盲肠,2例为膀胱,2例为乙状结肠,8例均为术中确诊,术前未给予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作者:阮建忠;阮长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4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慢性跟骨骨髓炎患者按清创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根骨部分切除术)和观察组(跟骨全切除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评分变化、感染复发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症候评分和感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清创时全部切除跟骨对降低感染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不适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LKB1信号通路在大肠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生涉及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LKB1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广泛的存在于众多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如结肠癌、乳腺癌、肺癌等,故普遍被认为是抑癌基因.虽然LKB1的抑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现有的研究表明,其在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方面意义重大,需不断研究和探讨其机制,进一步认识大肠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对于及早干预肿瘤转移、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愈后及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治疗大肠癌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洋洋;周燕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对伴有IAS的ICVD患者的疗效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伴有IAS的ICV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伴有IAS的ICVD患者8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进行监测,同时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ICVD复发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A组患者IAS进展患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B组(P<0.05),B组IAS好转的病例所占比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ICVD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降低伴有IAS的ICVD患者TC、TG、HDL-C的含量,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从而能够降低ICVD的复发率.

    作者:徐中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产儿早期全静脉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静脉营养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应用于国外临床,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逐渐开展新生儿静脉营养[1].静脉营养主要适用于经胃肠道摄人不能达到所需总热量70%或预计不能经肠道内营养3d以上的新生儿,如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食管闭锁、肠闭锁等)以及获得性消化道疾患(短肠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顽固性腹泻)等[2].静脉营养对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有着很重要的价值.目前新生儿科临床应用的主要有两种静脉营养方案:一是传统的静脉营养,二是早期静脉营养.

    作者:王萍;赵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佳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气管插管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臭、霉菌、溃疡、牙菌斑4项口腔总发病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开展优质口腔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PLGA微球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

    聚乳酸羟基乳酸(PLGA)是由乳酸和羟基乙酸按一定比例聚合而成的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通过调整两者的比例及分子量的大小可获得具有不同降解周期的共聚物.此类材料在体内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安全无毒.20世纪70年代首次应用于药物的长效控释系统,已通过美国FDA认证,被正式作为药用辅料收录进美国药典[1].有资料显示,FDA已批准了8种可注射微球剂型药品[2],微球性能优劣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如载药量、包封率、突释、粒径、释放行为等等.其中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突释是评价微球制备工艺优劣的重要参数,如何提高微球制剂的载药量、包封率和突释,已然成为医药研究者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处方、工艺等方面阐述影响微球评价指标的因素及其控制技术,期望为PLGA微球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赵希青;孙晓雷;肖若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点分析(附58例报告)

    目的 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良恶性诊断方法的认识.方法 查阅赤壁市人民医院GIST患者58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CD 117等抗体结果分析.结果 58例手术切除的GIST病例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GIST原发于胃34例(58.6%),十二指肠4例(6.9%),空肠6例(10.3%),回肠6例(10.3%),结肠2例(3.4%)、直肠4例(6.9%),肠系膜2例(3.4%).免疫组织化学特征:58例(100.0%)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55例(94.8%)CD 117阳性,45例(77.6%) CD 34阳性.结论 GIST是常见表达CD 117抗体阳性的胃肠道的间叶性肿瘤,中老年男性多发.GIST的有效的诊断方法是光镜下结构结合其免疫标记物阳性表达的CD 117和CD 34.肿瘤腹腔广泛播散,转移远处脏器,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方式,肿瘤的大小及原发部位和病理性核分裂象的多少是判定良恶性的重要指针.

    作者:方莉;谢再红;费浩;邓芳;李云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白藜芦醇对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对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RES Ⅰ组(10mg/kg)、RESⅡ组(20 mg/kg)、RESⅢ组(30mg/kg).采用两侧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 mg/kg的方法制备AD大鼠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1周开始灌胃给药,连续2周.造模3周后,分别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MWM测试结果显示,RES组可缩短大鼠定位航行实验平均逃避潜伏期(P<0.05或P<0.01),增加大鼠空间探索实验中每min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P<0.05).结论 RES对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张玉霖;欧阳昌汉;张又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疗效与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76例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出血原因与处理方式,总结子宫压迫缝合术疗效与临床应用.结果 73例患者止血效果良好,有效率为96.05%(73/76),且均未出现并发症.产后42d行彩超检查,3例患者子宫切口处发现液性暗区,73例患者子宫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未出现晚期产后出血.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可有效止血,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强、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有效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启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应用臭氧冲洗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臭氧冲洗阴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诊治的念珠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臭氧冲洗阴道联合应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B组采用2%~4%苏打液冲洗阴道联合应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均以3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有效率100%,B组有效率88.0%,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冲洗联合疗法治疗念珠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宋念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非医学需要剖宫产与正常分娩初产妇焦虑情绪的比较

    目的 探讨生产方式与初产妇焦虑情绪的关系,为正确评价剖宫产、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例初产妇按照生产方式分为观察组(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和对照组(正常分娩),每组100例,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评定产妇焦虑情绪,比较两组生产前、后焦虑状况的变化.结果 入院时两组状态焦虑(S-AI)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产后两组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特质焦虑(T-AI)评分两组干预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常模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医学需要剖宫产产妇产前焦虑与正常分娩产妇同样严重,产后焦虑程度高于正常分娩产妇.

    作者:杨建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者合计162侧耳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3侧耳,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耳道,然后用达克宁硼酸粉喷洒;对照组79侧耳,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后再用派瑞松乳膏涂抹;两组各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的有效率为84.3%和97.6%,对照组为69.6%和89.1%,两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效果明显,且简单易行,疗程短,治疗费用低,无严重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海峰;汪洋;徐伟;廖佳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及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并发大出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30例PCNL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分析影响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30例PCNL术后大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或介入成功止血,后全部治愈出院.在院外3个月内随访,无出血再发生及肾功能不全,复查B超无肾周积液.结论 PCNL术后大出血仍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出血,减少或避免肾脏切除等严重后果.

    作者:李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