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霖;欧阳昌汉;张又枝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观察分析其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出室,术后疗效满意,效果佳.结论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仙;黄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者合计162侧耳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3侧耳,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耳道,然后用达克宁硼酸粉喷洒;对照组79侧耳,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后再用派瑞松乳膏涂抹;两组各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的有效率为84.3%和97.6%,对照组为69.6%和89.1%,两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效果明显,且简单易行,疗程短,治疗费用低,无严重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海峰;汪洋;徐伟;廖佳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大鼠动物模型.实验分组: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n=20):仅游离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B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n=20),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C组为复方丹参液处理组(n=20),于缺血前30min经腹腔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15ml/kg,余同B组.再灌60min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3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浓度;应用TTC染色法评价3组心肌损伤程度;采用免疫印记(Westem blot)检测心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活性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NF-α、IL-10的浓度,心肌组织NF-κB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B组比较,C组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TNF-α、IL-10浓度浓度降低,心肌组织NF-κB蛋白含量减少(P<0.01).结论 复方丹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其可能机制与抑制NF-κB蛋白表达,减少炎性因子TNF-α、1L-10等释放有关.
作者:陈元;朱登安;魏晓艳;曹凯;王银凤;吴茜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耱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6和TNF-o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采用ACEI类药物;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作两者的相关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2.4%,对照组有效率为5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IL-6和TNF-o水平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比较,观察组减少幅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改变相关系数分别为0.721、0.688.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其可能的机制与降低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有关.
作者:汤岚;汪望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诊治方法和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我科并应用鼻内镜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3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6 ~12个月,治愈28例,好转4例,无效0例.结论 鼻内镜下上颌窦开窗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同期或随访处理上颌牙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费永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在子宫腔外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甾体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出血,病灶周围产生类似感染性炎性反应,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及疤痕形成,常简称为内异症.内异症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在临床上又具有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盆腔粘连和不孕[1,2].EMT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前主要学说有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诱导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等.这些学说在解释EMT的发生和发展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近年来EMT病因学研究上的新进展,从遗传易感性、免疫学机制、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与EMT发病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杜鹏辉;张贻凤;王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血站外采时使用ALT初筛对血液检测阳性存在的影响,减少因ALT升高而导致的血液报废,从而有效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未使用ALT筛查仪器初筛的55863人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实验室初复检检测阳性1982人份,对2014年使用ALT筛查仪器初筛的17195人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实验室初复检检测阳性160人份,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血站未使用ALT筛查设备的血液平均总报废率5.9%,而ALT淘汰所占阳性报废率高达59.7%;献血前使用筛查仪器后1年里总报废率从5.9%降低到3.1%,而ALT淘汰所占阳性报废率从59.7%降低到29.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ALT筛查能大大降低ALT阳性报废率,提高了采血效率,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又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作者:邓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少年儿童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疗效及复发鼻息肉好发部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因鼻息肉复发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少年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双侧鼻息肉患者好发部位在鼻腔筛窦部,单侧好发部位在上颌窦口或窦内黏膜层,治愈12例,好转2例.结论 少年儿童复发鼻息肉的好发部位在筛窦和上颌窦,再次手术疗效满意,在接受手术时有针对性地切除息肉及病变黏膜很有必要.
作者:岑瑞祥;丁海峰;万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48例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造成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是术后不适当或过早的功能锻炼,术后并发骨髓急性感染;其次是骨折复位后固定不牢固,骨折端间存在骨分离,骨缺损或骨质缺损后的不适当处理,骨折部位及手术损伤.结论 一旦长管状骨折8个月内不能达到骨性连接,则属于骨不连接,给予适当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胡学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共收治的5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对其进行康复护理,随访6~12个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6例患者的骨折均愈合,有效率为100%,愈合时间在8周左右.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未出现膝关节僵硬、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 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刘娅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3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入液途径为浅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入液途径为PICC,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可正常活动比例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管堵塞(5.97%)及静脉炎(11.94%)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25.37%、52.24%),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PICC可明显减少患者疼痛,延长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值得推广.
作者:陈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痔上动脉结扎肛垫保存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采用痔上动脉结扎肛垫保存术,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每组45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脱落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出血、住院时间、肛门狭窄、渗液及术后尿潴留、肛缘水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痔上动脉结扎肛垫保存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作者:郑志杰;任伟涛;何之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55例HD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置管部位、局部换药及封管方法、留置时间与导管感染的关系.结果 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为12.7%,永久性导管感染率为27.8%.抗生素封管及局部应用加3L敷贴固定,导管的使用寿命可明显延长.结论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易感染,除血透中心规范设置外,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和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形成以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防控模式.保证导管通畅,有助于控制感染率,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阚旺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根术在治疗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2例患者共44颗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第一磨牙,对其残根行根管治疗术后采用分根术将近远中根分开,分别行桩核冠修复,并制作连冠,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年.结果 1年后复查,44颗患牙咀嚼功能良好,修复体稳固无松动,X线检查显示牙槽骨无继续吸收或有少量新生,成功率为90.9%.结论 在对伴有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第一磨牙的治疗中,残根在经完善的治疗后行分根术保存修复,有利于患牙恢复良好的咀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苏;陈空;梁武兴;冯翔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空腹血糖(FPG)指标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维度评分均明显区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利于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李虹;罗菊英;王娅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慢性跟骨骨髓炎患者按清创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根骨部分切除术)和观察组(跟骨全切除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评分变化、感染复发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症候评分和感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清创时全部切除跟骨对降低感染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不适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外周血和骨髓三系巨幼变、核分叶过多的检测结果.方法 对177例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的MCV、外周血和骨髓中三系巨幼变、核分叶过多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是中老年人,伴消化系统疾病142例(80%),抗代谢药15例(8%),不明原因20例(12%).MCV 91~129fl增高168例(9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分5~11叶增多175例(99%).骨髓细胞学易见三系巨幼变,单纯红系巨幼变20例(11%),单纯粒系巨幼变39例(22%),粒红两系巨幼变57例(32%),粒巨两系巨幼变8例(5%),粒红巨三系巨幼变53例(30%),巨核细胞胞体大且多分叶92例(52%).结论 外周血三系减少中老年患者,有消化系统疾病等基础慢性病史,外周血MCV明显增高、中性核分叶过多,骨髓粒红巨三系巨幼变,巨核细胞胞体巨大且分叶,首先应考虑为MA.
作者:朱传新;徐水清;陈桃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伤椎一侧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一侧置钉复位的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一侧置钉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8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椎管容积率、伤椎楔变角、Cobb角和伤椎上下间隙角及前后缘高度比的变化,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5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椎体楔变角、上下间隙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改善,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即刻相比仅少许丢失.结论 伤椎一侧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一侧置钉复位的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泰来;吴维邦;汪再行;叶斌;杨崇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持续护理干预.对96例哮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两组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加强护理干预后,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患儿出院后哮喘复发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持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性治疗的依从性,患儿哮喘的复发率明显下降,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
作者:吴美蓉;邱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到我院进行全麻手术治疗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综合保温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采用综合保温护理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汪林芳;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