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120例疗效观察

陈伟荣

关键词:腹膜, 前间隙, 补片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复发率低, 创伤小, 并发症, 中单, 年龄, 患者
摘要:我们于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对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Modifed kugel 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20~76岁,腹股沟疝中单侧斜疝48例,单侧直疝52例,双侧斜疝12例,双侧直疝8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32例疗效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对避孕失败有效的补救措施,随着镇痛在人流术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因素导致的恐惧和痛苦.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方法有很多,我们拟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静脉缓慢注射复合靶控输注(TCI)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程金红;张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校生实习前岗前培训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校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由于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医院人流量多,环境复杂,与单纯的校园生活截然不同,因此,岗前培训是一座桥梁,帮助实习生从校园生活顺利过渡到医院实习生活.我们就护校生岗前培训内容体会如下.

    作者:樊迎春;陈秋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葡萄球菌属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

    为了了解我院葡萄球菌感染现状,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控制院内感染,我们对医院感染的151株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所有菌株来自我院2005~2008年临床各科的住院病人,儿科血培养标本分离率高.其中来自血培养标本68株(45.0%),来自分泌物及脓液标本35株(23.2%),来自浆膜腔标本29株(19.0%),来自尿液标本19株(12.6%).

    作者:万清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乳腺混合性导管-小叶癌2例病理分析

    病例介绍例1,女,69岁.发现右侧乳腺包块4月入院.4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包块,约鸡蛋大小,无红肿疼痛,无乳头溢脓.查体:右侧乳腺外上象限4cm×6cm质硬包块,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乳头向上偏斜,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右侧乳腺实性占位,右侧腋下有淋巴结显示.例2,女,38岁,发现左侧乳腺包块2月余入院.2月前发现左侧乳腺外下象限有一包块,约有手指头大小,无红肿,伴隐痛不适.查体:左侧乳腺外下象限2.5cm×1.0cm质硬包块,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好,乳头向上偏斜,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左侧乳腺包块.2例病人均接受乳腺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

    作者:夏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大转子骨折12例报告

    我们自1999年6月至2011年4月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大转子骨折1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37~61岁,平均48.4岁;伤后1~7d(平均5.4d)手术;其中右侧7例,左侧3例;按顾云五[1]分类:Ⅰ度骨折4 例,Ⅱ度骨折8 例;所有患者均为摔伤.X线、CT及三维重建证实均为单纯的股骨大转子骨折.

    作者:徐明;陶圣祥;何振华;夏春明;胡阿威;程智涛;刘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2012年6月我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配置中心差错由原来的10件/周下降为3件/周,提高了配置的质量,减少了差错.

    作者:何春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分段外剥内扎加弧形切除缝合治疗138例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外剥内扎是治疗混合痔的一种传统术式,而环状混合痔病情重,治疗难度大,且术后后遗症较多,特别是无皮桥保留,肛门狭窄较多.笔者在总结外剥内扎手术经验的基础上,用分段外剥内扎加弧形切除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3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血脂异常是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血脂对延缓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探讨其疗效及可行性.

    作者:邓交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参与性调查及对策分析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社区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社区医护人员可以全面、动态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发展过程,进而有效的对其进行管理[1].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健康档案的覆盖率越来越广,但其质量却难以保证.一方面是由于社区医务人员少,社区工作繁杂,使建档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配备[2];另一方面居民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也影响着建档工作[3].因此,如何提高居民的有效参与是社区健康档案发展的关键之一.

    作者:庞庆;孔令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和脂联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6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组27例(MS-B组),无颈动脉斑块组(MS-A组)37例,同时分别测定其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半定量估计斑块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以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有颈动脉斑块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水平高于和脂联素水平低于无颈动脉斑块组代谢综合征患者(P<0.01),且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水平高于和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分别<0.05和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与内脂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hsCRP呈正相关(r=0.76,r=0.78,r=0.36,P<0.01);颈动脉斑块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685,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内脂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颈动脉斑块与血浆脂联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内脂素和脂联素分别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可用于MS病人危险分层的评估.

    作者:王国民;曾冬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64例临床分析

    近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它不仅引起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现将2005~2012年我院确诊MP感染的64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4例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小于3岁35例,3~14岁29例.1.2 临床表现6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其中低热12例,不规则发热14例,持续高热28例,

    作者:黄奋飞;张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行为干预在精神科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目前在国内,精神科病房主要用于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它也是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治疗和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为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精神科病房结构、功能和管理模式不同于普通病房,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也具有鲜明特点[1].有研究指出[2],精神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精神病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有明显关联.鉴此,笔者开展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德志;顾桂英;李淑芬;饶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和CT/MRI增强检查在肝内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比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MRI(CECT/CEMRI)在肝内局灶性病变(FLL)的诊断,探讨CE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74例接受了CEUS和CECT/CEMRI检查的病例,并与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比较,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CEUS诊断准确率达94.6%,CECT/CEMRI诊断准确率达90.6%,CEUS和CECT/CEMRI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一些特殊肝脏肿瘤患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结论 CEUS对微小病灶及瘤内供血血管的显示优于增强CT和MRI.

    作者:李玲;程国涛;余后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碘伏对临床烫伤的应用价值(附24例报告)

    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酮不定型结合物,又名强力碘,因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常用于手术及临床护理操作等皮肤消毒.它还有收敛作用,促使局部组织脱水,干燥创面,还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我们将碘伏用于烫伤治疗,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王伟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局部注射聚肌胞治疗36例多发性跖疣临床观察

    跖疣易发生于足底或趾间等受压部位,多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感染所致,呈增生性损害.我们用局部注射聚肌胞于疣体基底部治疗跖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36例病人均系我院门诊临床确诊病人,具有典型皮损(多个米粒及黄豆大小不等及更大丘疹),部分呈黄色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丘疹,表面粗糙,境界清楚,边绕有角质环,多伴压痛及行走疼痛,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10~45岁,平均26.9岁.部分病人以往经过多种治疗疗效不佳.

    作者:杜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齐刺电针结合理疗治疗23例肱桡关节滑囊炎临床观察

    我们2011~2012年采用齐刺电针法结合理疗治疗肱桡关节滑膜炎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0~70岁,病程1周至1年.发病部位:左侧8例,右侧10例,双侧5例.有劳损外伤史14例,无明显诱因9例.临床症状:肘关节下侧酸胀、疼痛,夜间或者休息时加重,患者常自主或者被动活动肘关节,体检时肱骨小头的外、前、后侧有压痛,可触及大小不等的囊性肿块,肘伸位时,肘关节掌面外侧、桡骨粗隆处有明显压痛,屈肘位时压痛不明显,前臂旋后抗阻实验及腕背伸抗阻实验均为阳性,Mill征阴性.X线示无异常;排除由于颈椎病、骨间背神经卡压、肱骨外上踝炎及其他病变引起的肘部疼痛.

    作者:徐琼辉;曹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后鼻漏综合征的临床研究(附200例报告)

    后鼻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是指因变态反应性鼻-鼻窦炎性分泌物流向鼻咽部,从而引起慢性咳嗽及咽异物感等症状,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0例PND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病因分布和对应治疗方法.

    作者:许伟民;许戈;李艳妮;李本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在结肠癌手术中的运用(附14例报告)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是指结肠次全切除后,以盲肠底部与直肠行端端或端侧吻合[1].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尝试将该术式用于结肠多原发癌和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65岁(58~77).其中同时性结肠多原发癌7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5例,结肠癌伴多发散在腺瘤2例.1.2 手术方式 7例结肠多原发癌及2例结肠癌伴多发散在腺瘤患者一期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上中腹正中绕脐切口,清扫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组织后,根据肿瘤所在位置于根部切断肠系膜下血管或其升支血管.游离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盲肠,保留回盲瓣以上5~7cm离断升结肠,在骶岬下方离断直肠,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切除阑尾,检查盲肠无缺血及浆膜撕裂,确认盲肠及剩余升结肠内无息肉及肿瘤.32mm吻合器抵钉座(头端)置入直肠断端,经升结肠切除断端置入吻合器器身,旋紧吻合器使盲肠被牵入盆腔,以吻合器吻合盲肠部和直肠残端.结肠断端以直线形缝合器、关闭器或手工缝合关闭.切除肠管周围距肿瘤至少10cm以上组织,并按结肠癌根治术常规行淋巴清扫.5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切除范围为横结肠右侧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附近.由于此5例患者均施行急症手术,明确梗阻部位后,探查无广泛及远处转移,按照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原则操作行手术治疗.在直肠上段前壁做一切口置入吻合器抵钉座,行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术中用大量的注射用水(均为5000 ml以上)反复冲洗腹腔,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治疗.

    作者:卢作鹏;吴甘霖;朱雄兵;邬四明;王昕;汪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放疗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经化疗后放疗再化疗与化疗后同步化放疗再化疗的疗效.方法 患者71例,分为化疗4周期后放疗再化疗2周期为A组,24例;化疗2周期后放疗再化疗4周期为B组,22例;化疗2周期后同步放化疗再化疗2周期为C组,25例.化疗为EP方案,放疗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后1月判断近期疗效,观察复发进展情况,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A组、B组和C组有效率分别为75.0%、77.3%和84.0%.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中位PFS分别为9月、10月和13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中位OS分别为15月、17月和21月,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组近期疗效相似,化疗2周期后同步化放疗再化疗2周期,能够延长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作者:龙洪清;谢丛华;袁响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用臭氧治疗神经根炎合并糖尿病对血糖水平的影响(附44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神经根炎是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治疗方法有糖皮质激素硬膜外腔注射、康复理疗和手术等.但有研究表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患者血糖水平升高.我们用医用臭氧替代糖皮质激素行侧隐窝注射,观察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神经根炎且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亚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