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
2007年6~8月,我科针对手术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60例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积极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鼠孤束核(NTS)在电针(EA)保护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白鼠随机分为应激组、EA+应激组、NTS电损毁组、NTS假损毁组.通过脑立体定向仪电损毁大鼠孤束核,采用束缚-浸水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UI)、胃黏膜血流量(GMBF)、胃液酸度.结果 EA+应激组UI明显减少,GMBF增加,胃酸分泌量减少.与应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NTS电损毁组UI明显提高,GMBF减少,胃酸分泌量增加.分别与NTS假损毁组和EA+应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01).结论 孤束核参与了电针足三里穴抗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作用过程.
作者:黄碧兰;张博;余宙;王盼;谈小琴;徐秀良;李彩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对84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了进食康复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选择性血浆置换技术对8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共计173次人工肝-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52例患者比较肝炎不同时期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ALT、AST、γ-GT、AKP、TBIL、DBIL、TBA等肝功能指标以及PT、INR、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8.54%,总有效率51.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31.82%和32.69%(P均<0.05).结论 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尤其对早、中期患者疗效更好.
作者:黄丽霞;陈华忠;方浩;张友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诱导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细胞生长和发育的改变,细胞周期的进行和凋亡等.方法 MTT法测定白藜芦醇对Hela细胞的作用.3H-TdR掺入法检测白藜芦醇对Hela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白藜芦醇作用后,Hela细胞的增殖速度减缓,DNA合成减少.白藜芦醇在较低浓度时即可诱导较快的可逆的S期停滞.结论 合适浓度的白藜芦醇可有效预防早期肿瘤,但不至于引起细胞毒作用和细胞死亡.
作者:廖纪元;曾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口腔科门诊中,医用骨锤的使用是护理工作重要的操作技术之一,护理人员对医用骨锤的使用及护理常识将直接影响到医生医疗质量的高低.作者总结临床经验,对如何使用医用骨锤配合医师完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谈几点体会.
作者:黄银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院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医疗质量,而医疗质量的好坏是靠环节质量的控制来保证的.病案质量的控制是环节质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举证责任例置的实施,更加突出了病案的重要性.
作者:杨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肝内胆管结石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高,临床上治疗起来比较棘手.我们通过统计我院2001年5月至2006 年5月因肝内胆管结石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该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李军;高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院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蔡学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药物流产终止早孕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流产方法,它具有安全、有效、避免手术创伤等优点, 逐渐被广大女性所首选.我科追踪观察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计划生育科880例早孕行药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华;郭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患者,女,54岁,有冠心病史数年,间断服用丹参片等药物治疗,因胸闷、心慌、头晕1周,在本中心门诊就医,给予舒血宁片(别名银杏叶)每片40mg(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2片,3次/d,丹参片3片,3次/d,VitE50mg,1次/d,3周后突然出现发热、寒战,初起皮损呈麻疹样,迅速融合成片及全身弥漫性红肿,尤以面部及四肢为重,伴皮肤瘙痒,双眼畏光,进食及吞咽困难,停用银杏叶片到中心皮肤科就医,诊断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作者:徐宗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主要方式,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和感染是PD的主要手术并发症.如何在PD术后尽早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雷振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应用α-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俊;余琼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患者,男,49岁,因误咽一金属异物后觉咽喉部刺痛,吞咽困难2h急诊来院.入院时诉喉部刺痛难忍,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及声嘶,无呕血及黑便.
作者:李云程;吴立连;王显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例分析患儿,男,12岁,因间断性呕吐、腹痛10d于2007年1月18日入院.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每日5~6次,量中等,同时纳差,剑突下疼痛,偶有轻咳,当地诊所以肠道蛔虫病给予驱虫治疗无好转.入院3d前曾来我科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氨苄西林、西米替丁等输液治疗仍无好转,且出现阵发性头痛,未见发热、抽搐等. 体检:T36.4,P90次,R20次,Bp 100/60mmHg(1mmHg=0.1333kPa),体质量30Kg.
作者:陈绪文;张惠芬;许建国;冷新;刘易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7年4月1日至5月6日,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某学校发生一起水痘爆发疫情,累计发病35例,罹患率5.28%.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流行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徐双喜;刘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风康复胶囊是我院中风专科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方法,通过多年临床观察,以及大量临床资料,结合多数中风偏瘫患者的症状,运用具有活血通络、化痰熄风的中药制成的胶囊制剂,对中风后遗症、半身偏瘫、口眼歪斜等疗效显著.下面具体谈谈中风康复胶囊的制备和临床运用情况.
作者:魏建华;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术后30天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及X线影像学存在肠梗阻证据的一类肠梗阻.常见发病类型有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炎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四种.现就我院1998~2006年期间的65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胡国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激励艺术的应用增强了护理群体内聚力,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实习生(简称护生)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我们就激励艺术对护生临床实践的影响做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科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用盐酸平阳霉素稀释液皮损内注射治疗跖疣,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禁;范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