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口服配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55例疗效观察

黄清萍

关键词:中药, 口服, 透明质酸钠, 关节腔, 注射治疗, 膝骨关节炎, 腔内注射, 老年人, 现报告如下, 膝关节疾病, 治疗作用,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慢性损伤, 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 关节软骨, 功能障碍, 分子量, 患者
摘要:膝骨关节炎(OAK)是由于关节软骨变性或遭受慢性损伤的一种慢性膝关节疾病.OAK多发生于老年人,病程长,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且一般治疗效果不好,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透明质酸钠(HA)关节腔内注射是治疗OAK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国产HA分子量较低,对OAK的治疗作用相对较差.我们以中药配合HA关节腔内注射治疗OAK患者5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45例结膜囊狭窄患者的疗效分析

    我院对45例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凹陷及结膜囊狭窄患者先行眼座二期植入,6个月后再行结膜囊成形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切口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成为当前治疗胆道疾病的首选术式.但由于老年人合并症较多,LC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因此,做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LC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关键.我们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成功实行老年人LC 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雪梅;阮明风;郝君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热休克蛋白60及其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组织中HSP60以及血清中抗人HSP60抗体在 DCM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DCM患者及7例正常对照者心肌组织中HSP60的表达和分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4例DCM患者和42例对照者血清中的抗人HSP60抗体水平.结果 DCM患者心肌组织中HSP60的表达明显增加,HSP60几乎全部为胞浆性表达,未见核阳性颗粒.DCM患者血清中的抗人HSP60抗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DCM患者HSP60在心肌组织的过高表达及其血清抗体水平的升高,可能促进DCM的发生、发展,同时又为心肌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江儒文;刘唐威;伍伟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与术后加放疗治疗瘢痕疙瘩100例疗效观察

    目前临床上治疗瘢痕疙瘩方法有单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中西药物治疗、免疫疗法、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多种方法,但任何单一疗法疗效均欠佳.我们自1999年3月至2003年5月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治疗瘢痕疙瘩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江沁;陕声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的应用(附40例临床报告)

    基层医院采用低场强磁共振,过去不能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近几年MR影像软件更新迅速,低场强磁共振也能进行MRCP检查,并能取得很好质量的图像.我们对40例可疑胆道梗阻疾病病人采用低场磁共振仪进行MRI、MRCP检查,探讨低场磁共振MRCP的技术应用及临床重要性.

    作者:朱华浩;余开湖;盛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的临床评价

    我们通过将Propex电测法与根管器械探测手感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进行比较,以此评价Propex根管测量仪临床应用的准确性.

    作者:陈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交通性残角子宫妊娠误诊为子宫穿孔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7岁,已婚,因停经三月伴间断性下腹隐痛于2002年4月23日入院,末次月经2001年11月20日.曾于2002年1月4日因孕40d难免流产在外院清宫,阴道出血持续10d不净,于2002年1月14日再次清宫,阴道出血2d后干净.此后月经未复潮,阴道黄水样分泌物增多,右下腹间断性腹痛,劳累后加重.既往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曾3次于孕40~50d时自然流产.入院体检未见异常.妇检外阴阴道(-),宫颈发育正常,子宫后位,大小正常,活动,无压痛,双附件增厚感.2002年4月14日B超显示子宫平位,宫内见3.4cm×2.4cm稍低回声光团,内口处内膜线缺损.

    作者:董明珍;熊爱保;张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62例分娩方式分析

    我们对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者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理的分娩方式.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林世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58 例的舒适护理

    2006年以来我们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明显控制患者的负性情绪反应,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清醒患者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9~85岁,平均58岁;内科疾病26例,外科术后32例;

    作者:郑益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钳刮术前的应用(附72例报告)

    我科2006年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72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钳刮术前应用,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维;严米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肠系膜上动脉与肝总动脉共干伴左右膈下动脉发自腹腔干1例

    2007年8月我们在尸解时见肠系膜上动脉与肝总动脉共干发自腹主动脉,腹腔干分出脾动脉和胃左动脉外,还分出左右膈下动脉,这种变异并不多见,对临床动脉造影、外科手术有参考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赵云飞;段俊伟;汤志杰;刘国澜;胡圣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肺曲菌病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

    肺曲菌病是肺部常见的真菌病,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曲菌寄生性生长于肺部慢性空洞或空腔,且常与其它病变合并存在,早期及时诊断较为困难.我们收集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曲菌病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金楼;杨德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重度宫腔粘连523例疗效观察

    宫腔粘连(IUA)不仅容易导致不育,而且还容易引起闭经、痛经、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了生育期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育能力.重度IUA治疗困难,疗效不理想.我院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523例重度IUA,术后随访3~12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16例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临床分析

    我们对我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病历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统计资料全部来源于我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5月份内、外、妇、儿4科室的住院病历,共150份.分别统计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原患疾病、手术(包括日期、类型、愈合情况)、抗生素用药情况等,除外还对实验室检查也做分析(包括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按用药目的,将所有病例分为A、B、C 3类.A:感染治疗组,包括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及外科感染未经手术治疗者;B:手术预防用药组,施行手术患者;C:其他预防用药组.

    作者:罗兵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进展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胆管的出血,它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死率极高,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糜烂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胃癌等.近年来其临床治疗药物应用报道很多,本文主要对内科常用治疗药物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黄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2例报告

    我们在应用依那普利(enalapril)联合吲达帕胺(lndapamide)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近6年时间里,观察了96例轻、中度患者服药2、4、8周末的血压变化情况,取其中资料完整的52例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降压谷/峰比值(降压T/P)的变化特点.

    作者:骆明亮;吴平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会阴侧切缝合镇痛100例临床观察

    我们把双氯芬酸钠栓用于产妇会阴侧切缝合,镇痛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2~6月在我院分娩的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200例,年龄21~34岁,足月,无产科或内科合并病症及阴道炎、外阴炎.其中100例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的产妇为观察组,100例未用任何止痛药物的产妇为对照组.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剔除结膜结石21例临床观察

    2005~2007年我院眼科门诊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剔除21例患者结膜结石,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全部是门诊结膜结石患者,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8~83岁,平均43.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眼内异物感,干涩,眼痛,流泪,结膜充血明显,甚至出现眼胀、眼痛、视物模糊等.

    作者:周妍丽;张艳芳;公重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直钛镍丝扩弓矫治牙列拥挤35例报告

    2007年我们采用直钛镍丝扩弓矫治的方法治疗35例牙列拥挤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6~23岁,平均13岁.覆牙 合3~6mm,覆盖3~5mm,骨骼型为骨性Ⅰ类.上颌拥挤度为3~5mm,下颌拥挤度为3~4mm,下切牙位置内倾,无颞颌关节病变.均诊断为安氏Ⅰ类,牙 合列轻度拥挤.

    作者:孔祥槐;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嗜酸粒细胞及其趋化因子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多发病之一,但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迄今为止,学者们提出多种学说,包括变态反应学说、阿司匹林敏感性学说、遗传性纤毛功能障碍,以及局部因素为主的腺体增生上皮破裂学说和嗜酸粒细胞(EOS)聚集学说等.

    作者:王显红;龚树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