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汪新亮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其发病率居传染病首位,又因流感病毒易于变异和动物宿主的广泛而难以治疗和预防.现将流感的有关防治动向分述如下.
作者:朱贤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2001年开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8例,术后经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涛;张文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肝胆外科中广泛应用.但胆囊结石患者经常合并感染导致粘连、其它部位结石等,给LC带来困难,因此术前明确检查非常重要.我们通过术前B超检查来评估LC的难易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在LC中的价值.
作者:彭修旺;陈新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恶性肿瘤形成和生长过程中,促使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的因子,是恶性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结果[1].我们对临床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患者各40例及5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TSGF进行了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卢葵花;余细球;程芳洲;徐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体重75 kg.入院诊断:①血小板原发性减少性紫癜;②胆囊炎,胆石症.拟全麻插管下行胆囊摘除术.
作者:吕红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临床上白内障摘除术广泛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及透明角膜小切口两种方法.但透明角膜切口因无结膜瓣覆盖,存在潜在感染的可能性,另外,手术时发生玻璃体溢出,需要扩大切口时,缝线暴露等缺点也不能忽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经角巩缘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初步结果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费秋香;杨春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我们用内镜热极治疗各种胃肠疾病9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口腔科常见病,它是面部肿痛常见原因之一.我科从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颌面部早期炎症患者560例,分别采用中药膏与鱼石脂膏外敷治疗,发现用中药膏外敷治疗颌面部早期炎症引起的肿痛效果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王宇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腭裂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防止伤口再裂及伤口感染.无论唇裂及腭裂,术后缝合的伤口都有一定的张力,如护理不周均有再裂的危险.我们对临床25例腭裂患儿实施了局部系列护理(超声雾化吸入、口腔洗浴、清洁口腔、滴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局部系列护理的实施方法总结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刘家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结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均应切除.2001年8月至2005年7月我院在电子结肠镜下对138例患者施行大肠息肉摘除术,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率相当高的重症,不同的治疗手段及治疗时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影响极大.本文对2001~2003年住院治疗的31例少(无)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清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前列腺摘除患者年龄大,术后卧床久,因此压疮成为前列腺摘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现将我们对前列腺摘除术后压疮的预防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1998~2003年共收治甲亢患者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年龄22~58岁,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现将甲亢手术前后的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谢英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康复.我院护理部就临床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较佳.
作者:丁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其病因不明,许多学者认为突聋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治疗多采用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和代谢紊乱的方法.我院1995年2月至2005年2月应用川芎嗪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突聋7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病程、初诊听力曲线、前庭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我科1996年10月至2003年2月对56例髋关节疾患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孙革;杨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先天性泪道阻塞往往并发新生儿泪囊炎,2003~2004年我们采用泪道探通+加压冲洗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公重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再次手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性直肠癌33例.结果 21例行根治术,12例行姑息性手术.根治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2个月(8~82个月)、13.0个月(2~23个月),再手术5年生存率为33.8%.结论对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应积极手术,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揭育畴;吴彩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分析患者,男,34岁.首诊主诉:20d前开始右侧头痛,渐伴右侧面部肿胀,麻木及咀嚼乏力,同时伴右耳闭且有水响感,无回吸,涕带血.2次鼻咽部CT均示:右侧鼻咽部恶性病变侵入翼腭窝且向上颌窦后方突出6cm×7cm,右侧颅底骨质(颅中窝)明显破坏.肝B超:肝转移癌.先后在我科门诊及省肿瘤医院4次行鼻咽部活检,未见异常.2个月后以鼻咽癌晚期收入院.入院体检:慢性病容,轻度恶质,颌下及颈部未触及包块,右侧面部肿胀.右侧鼻咽部隆起,暗红色,表面欠光滑,张口不足二指.实验检查:AFP(+).入院1周后发现右侧扁桃体肿胀,3周后伴有张口困难及右眼睑下垂.经右侧扁桃体周围软腭隆起部穿刺涂片,结果显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5周后,因全身衰竭死亡.
作者:徐汉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53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常规处理方法无效后,对其行宫腔填塞纱条治疗.结果 52例能迅速控制出血,有效率98.1%,抽出纱布24h内,阴道无明显大出血.术后5d及产后42d复查子宫B超,恢复良好.产后42d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尚武;王晨虹;文梦灵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