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莫地平对生长受限胎鼠脑组织形态学及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关键词:尼莫地平, 胎儿生长受限, 神经系统损伤, 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受限胎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变化,以及孕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干预对神经系统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SD孕鼠随机分为3组:①组Ⅰ:行假手术;②组Ⅱ,采用缩窄子宫动脉法建立FGR模型;③组Ⅲ:建模方法同组Ⅱ,术后予尼莫地平治疗.电子天平对新生仔鼠脑组织称重,比较各组仔鼠脑重.脑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新生仔鼠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结果①组Ⅰ仔鼠脑重为0.227±0.168g,明显高于组Ⅱ(0.208±0.192g,P<0.01)以及组Ⅲ(0.215±0.139g,P<0.01),而Ⅱ、Ⅲ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Ⅱ部分仔鼠脑组织皮层变薄,存在出血、水肿灶,而组Ⅰ和组Ⅲ仔鼠未见明显变化.②组Ⅲ仔鼠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组Ⅱ(分别为2.98±0.54个/HP和5.05±1.17个/HP,P<0.01),但高于组Ⅰ(2.3±0.69个/HP,P<0.01).③组Ⅲ仔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中位数为0.83个/HP,低于组Ⅱ(1.50个/HP,P<0.01),高于组Ⅰ(0.50个/HP,P<0.05).结论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孕期治疗对生长受限仔鼠神经系统损伤有保护作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9例临床分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本文就我院39例IT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治疗经验.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86例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提高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共86份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姜黄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备大鼠UC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Cur组4组.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分别测定血清和肠组织中IL-1β、IL-6和IL-4浓度.结果UC大鼠血清和肠组织中IL-1β、IL-6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4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Gur组UC大鼠IL-1β、IL-6浓度明显减少,IL-4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明显好转.结论Cur可能通过抗炎作用使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浓度减少,抗炎性细胞因子IL-4浓度增加,对溃疡性结肠炎起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种全口义齿重新修复的方法

    长期戴用全口义齿的患者,由于后牙(牙合)面磨耗大,加上牙槽嵴的逐渐吸收,造成垂直距离的降低,常常形成前伸咀嚼型牙合关系.由于患者的神经、肌肉,上下颌间的关系与旧义齿的(牙合)型已经相互适应,当因各种原因需要重新制作新义齿时,如按常规的修复方法制作全口义齿,患者很难适应.为使这类患者较快地适应重新制作的新义齿,快速发挥新义齿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义齿修复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局部淋巴循环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又称VEGF相关蛋白(VRP),1996年Joukor等[1]利用受体亲和色谱法从PC-3前列腺癌细胞的胞外基质中提纯VEGF-C cDNA.Leg等[2]也分离出了相应的基因,并将此基因编码的蛋白命名为VRP.由于VEGF-C特异性的促淋巴生成作用,近年来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精神科患者出院指导卡的设计与应用体会

    2004~2005年,我们为1126例精神科出院患者发放了出院指导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1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1.1剖宫产知识了解不全面多数孕妇对分娩过程不了解,从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认为只有剖宫产才能避免分娩的痛苦和减少对新生儿的伤害;有一些产妇家属受迷信思想的影响,要求择期剖宫产的比例也升高.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6-姜酚小剂量组(2mg/kg),6-姜酚大剂量组(4mg/kg),尼莫地平组.缺血前30min舌下静脉给药,持续性缺血6h后处死动物,测定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系统症状,脑梗死体积,脑组织MDA和SOD含量的表达.结果6-姜酚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神经系统症状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脑组织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加.结论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了静脉留置针这一穿刺方法,现将其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保护素的表达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不同阶段中骨保护素(OPG)的表达,探讨OPG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月龄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和假切组,相同条件喂养3个月后造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0d、第20d、第30d、第40d取骨痂,通过RT-PCR及ELISA检测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正常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OPG表达.结果OPG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表达较其在正常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OPG是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关键因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睡眠质量,笔者对我科2004年2月至2006年3月间52例住院的AMI患者失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探索减少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4例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412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为了总结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佳治疗方法,对咸宁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0~2005年16年间41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制复合液治疗偏头痛148例疗效分析

    偏头痛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传统的中、西药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显效慢,服药时间长,且复发率高.我们对148例有典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症状者,采用2种复合液治疗,观察其疗效、疗程,旨在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诊治的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特征有高热(90.8%),皮疹(占77.5%),乏力、苍白、精神萎靡(70.8%),口腔溃疡(52.5%).发病年龄过半数为1岁以下婴儿(63例,占52.5%),原发病见于幼儿急疹30例,轮状病毒肠炎20例,急性支气管炎17例,急性支气管肺炎8例,手足口病2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检测病毒阳性67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例,人疱疹病毒18例,轮状病毒7例,埃可病毒10例,柯萨奇病毒5例,流感病毒14例.85例治愈,35例好转.结论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以病毒感染引起居多,发病年龄好发于1岁以内,临床表现多样,预后良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IL-1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T在肺内孤立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附35例临床分析)

    肺内孤立结节(SPN)是影像检查常见的病变形态,其定性诊断一直是影像学的问题.我们搜集我院1999~2004年CT发现并经临床病理确诊的SPN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特征,旨在分析CT影像特征在SP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附20例报告)

    上腹部手术中腹肌紧张、牵拉反应是困扰麻醉医师的一大难题,当前使用较多的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设备及费用的原因难以普及.腰麻效果好,肌松满意,能明显抑制下腹部手术的应激反应.本文旨在探讨上胸段硬外麻与腰麻联合用于上腹部手术时,对其肌松及循环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可预测的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open field法观察动物的抑郁行为,组织化学观察和计数海马神经元数量,Fara-2荧光法测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活动次数显著减少,体重增幅和糖水消耗量显著下降,海马神经元大量丢失,同时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浓度显著增高.结论抑郁大鼠表现的抑郁行为可能与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从而引起细胞大量丢失有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医患矛盾与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与医务人员都面临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就此问题,作如下讨论.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