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性额颞叶脑挫裂伤,是颅脑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38例对冲性额颞叶挫裂伤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轮状病毒(RV)肠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多发病,至今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我科于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采用更昔洛韦、西咪替丁联合治疗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不同阶段中骨保护素(OPG)的表达,探讨OPG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月龄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和假切组,相同条件喂养3个月后造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0d、第20d、第30d、第40d取骨痂,通过RT-PCR及ELISA检测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正常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OPG表达.结果OPG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表达较其在正常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OPG是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关键因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了静脉留置针这一穿刺方法,现将其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备大鼠UC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Cur组4组.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分别测定血清和肠组织中IL-1β、IL-6和IL-4浓度.结果UC大鼠血清和肠组织中IL-1β、IL-6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4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Gur组UC大鼠IL-1β、IL-6浓度明显减少,IL-4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明显好转.结论Cur可能通过抗炎作用使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浓度减少,抗炎性细胞因子IL-4浓度增加,对溃疡性结肠炎起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AI)对中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阿霉素(ADR)中毒性心肌炎模型,记录实验结束时小鼠存活率和心电图改变,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和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同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ADR可致小鼠存活率明显降低,心电图出现特异性改变,同时ADR使小鼠体重明显降低(P<0.01),ADR还可使血清CK-MB、CK和GOT活力显著升高(P<0.01).AI能逆转ADR所致的上述改变,表现为提高小鼠存活率和体重,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清CK-MB、CK和GOT活力.病理检查发现AI对ADR中毒性心肌炎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结论AI能拮抗ADR所致的小鼠中毒性心肌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心肌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了解冠心病危重患者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和措施,对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男,2岁6个月,体重10kg.误服铁钉3d入院.无呼吸、吞咽困难,能进半流质饮食,无咳嗽及痰中带血.入院检查:体温37.2℃,脉搏100次,呼吸20次,咽粘膜充血,口咽部、喉咽部未能检查.左颈部轻度肿胀、压痛.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又称VEGF相关蛋白(VRP),1996年Joukor等[1]利用受体亲和色谱法从PC-3前列腺癌细胞的胞外基质中提纯VEGF-C cDNA.Leg等[2]也分离出了相应的基因,并将此基因编码的蛋白命名为VRP.由于VEGF-C特异性的促淋巴生成作用,近年来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护士长是临床护理基层的管理者,是护理质量控制的直接实施者.我们重点抓住5个环节,并以此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临床护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输卵管妊娠患者41例,为提高自身诊断水平,我们对其中误诊病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01例早产临产及先兆早产患者,总结药物抑制宫缩的效果与经验,为进一步改进治疗,降低早产率及围产期胎儿死亡率提供参考.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医院药学是在药剂科的药品供应、调剂、制剂、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和药品监督管理法规逐步实施,医院药学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成为医院药学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在此,根据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现状,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33岁,妊娠40+周,产前检查,B超示:胎头位于耻上,BPD 8.8cm,FL 6.9cm,AC 29.1cm,胎心搏动137次/min,羊水指数6.5c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Ⅲ°.于胎儿颈后皮肤可见长条状压迹,其上方可见2.4cm×0.5cm扁长条状无回声区.超声诊断:①晚孕,单胎,存活,头位,胎盘成熟度Ⅲ°;②羊水偏少.剖宫产手术产一体重为2.4kg男婴,术中所见胎儿脐带绕颈5周,脐带呈连续顺序排列,无叠加错位,脐带长约90cm.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0~2003年我们应用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治疗24例难治性青光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对46例施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采用了手术前、手术后分阶段营养疗法,增加了患者的营养摄入量,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现将我们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探讨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现对奎硫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患者心电图的改变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成绩及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探讨糖尿病对学习与记忆影响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共24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12只,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STZ)制模,满12周后,用Y-迷宫检测大鼠学习与记忆成绩,处死动物取脑,应用TUNEL法、HE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海马进行观察.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学习成绩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数目较正常组减少(P<0.05),并出现TUNEL法阳性细胞.结论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是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障碍的机制之一.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1998年以来,经内窥镜检查发现早期胃癌84例,现将临床症状与病理特点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84例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30~76岁.临床症状:上腹疼痛、消瘦34例,食欲减退12例,腹胀15例,黑便23例.病程3个月至10年.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6-姜酚小剂量组(2mg/kg),6-姜酚大剂量组(4mg/kg),尼莫地平组.缺血前30min舌下静脉给药,持续性缺血6h后处死动物,测定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系统症状,脑梗死体积,脑组织MDA和SOD含量的表达.结果6-姜酚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神经系统症状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脑组织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加.结论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