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局部淋巴循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局部,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前列腺癌细胞, 亲和色谱法, 相关蛋白, 生成作用, 基因编码, 胞外基质, 特异性, 提纯, 受体, 命名, 淋巴
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又称VEGF相关蛋白(VRP),1996年Joukor等[1]利用受体亲和色谱法从PC-3前列腺癌细胞的胞外基质中提纯VEGF-C cDNA.Leg等[2]也分离出了相应的基因,并将此基因编码的蛋白命名为VRP.由于VEGF-C特异性的促淋巴生成作用,近年来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医患矛盾与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与医务人员都面临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就此问题,作如下讨论.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铁钉滞留咽部1例

    患者,男,2岁6个月,体重10kg.误服铁钉3d入院.无呼吸、吞咽困难,能进半流质饮食,无咳嗽及痰中带血.入院检查:体温37.2℃,脉搏100次,呼吸20次,咽粘膜充血,口咽部、喉咽部未能检查.左颈部轻度肿胀、压痛.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对冲性额颞叶脑挫裂伤38例临床分析

    对冲性额颞叶脑挫裂伤,是颅脑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38例对冲性额颞叶挫裂伤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附18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0年3月至今施行胆囊切除术15131例,发生胆道损伤18例.现回顾性分析此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法西多曲合成路线图解

    法西多曲(Fasidotril,1),化学名为N-[(2S)-3-乙酰硫基-2-(1,3-苯丙二氧戊-5-基甲基)-1-氧代丙基]-L-丙氨酸苄酯,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肽链内切酶(NEP)双重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目前国外正处于三期临床研究,文献报道其合成路线主要有3条,详见图1.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26例报告

    2001年3月至2004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26例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前1周常规服用尼尔雌醇,改善生殖器官条件,提高了取环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

    我们对19例子宫切口声像图液性暗区>2cm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治疗.其中10例在B超导向下行子宫切口处积液抽吸及注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诊治的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特征有高热(90.8%),皮疹(占77.5%),乏力、苍白、精神萎靡(70.8%),口腔溃疡(52.5%).发病年龄过半数为1岁以下婴儿(63例,占52.5%),原发病见于幼儿急疹30例,轮状病毒肠炎20例,急性支气管炎17例,急性支气管肺炎8例,手足口病2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检测病毒阳性67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例,人疱疹病毒18例,轮状病毒7例,埃可病毒10例,柯萨奇病毒5例,流感病毒14例.85例治愈,35例好转.结论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以病毒感染引起居多,发病年龄好发于1岁以内,临床表现多样,预后良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86例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提高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共86份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剂量辛伐他汀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由于它病情凶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了静脉留置针这一穿刺方法,现将其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士长的管理策略

    护士长是临床护理基层的管理者,是护理质量控制的直接实施者.我们重点抓住5个环节,并以此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临床护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9例临床分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本文就我院39例IT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治疗经验.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液流变检验方法的应用与探讨

    以不同的方法检测同一来源的标本,探讨血液流变检验方法的可靠性.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仪器为重庆维多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FAS-CO-3010A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血液采集试管用肝素钠抗凝的负压吸入硅化玻璃管.标本来源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53人,年龄18~78岁,其中男32人,女21人.质控物使用仪器厂家产品.清洗液:全血测定用生理盐水清洗,血浆测定用蒸馏水清洗;浸泡液:血球计数仪清洗液或稀次氯酸钠.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超对非结石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本文对120例非结石阻塞性黄疸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合B超检查与手术及病理结果,探讨B超对各种非结石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肢体外湿敷治疗带的制作与应用

    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4年3月,共使用外湿敷治疗带治疗患者371例,其中丹毒患者25例,化疗患者195例,其他151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凝胶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乳酸左氧氟沙星对G+球菌和G-杆菌的抗菌活性较氧氟沙星强2倍,对皮肤软组织感染有较好疗效,本文即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拍摄根尖片质量分析

    根尖片是口腔科临床常用的辅助检查资料.其投照技术也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为了解学生对根尖片投照技术的掌握程度,对我院2001级、2002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影像诊断实验投照的340张根尖片进行分析,以便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减低者比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更容易发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并且与梗死面积和预后有关.为此我们分析冠心病患者共7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在高危妊娠监测中的价值(附67例报告)

    我们通过测量胎儿脐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的血流速度比值(S/D),监测胎儿宫中安危,指导临床工作,有效地保护了母婴健康.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