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
我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开展微创经皮肾穿刺术(PCNL)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手术护理经验如下.
作者:汪姣娥;曾冰川;黄惠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生产单位对药品主要特性及技术标准的介绍. 1 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先看适应证,再看注意事项,后看不良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生和患者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尽快使机体祛除疾病,恢复健康.
作者:黄连玉;郭兆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应用曲安奈德治疗腰腿痛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定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围手术期失血、血管扩张、体液丢失引起有效血循环容量不足需要正确、及时地进行容量治疗.
作者:邓显仔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1995~2003年收治的389例急腹症患者中,有145例依靠腹腔穿刺术及时作出诊断.现就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意义进行讨论.
作者:朱雄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各脑区NO含量的变化.方法用改良的血管内栓线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亚硝酸盐还原法反映脑组织中NO的含量.结果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右皮层、海马的NO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缺血侧与其自身对照侧相比,升高不明显.结论大鼠一侧脑缺血再灌注后,两侧同时受到损伤.
作者:侯健;陈世新;李建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青霉素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双侧大脑皮层痫样放电,观察腹腔注射(ip)TMP,对癫痫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NOS表达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TMP后,大脑皮质及海马内NOS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TMP能明抑制NOS的表达,具有抗癫痫作用.
作者:朱晓琴;雷水生;卫向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采用针刀松解头颈部软组织,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枕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西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1995~2004年收治腮腺导管断裂及缺损患者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一兵;蒋俊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至2002年收治36例急腹症患者,现将其诊断和处理原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敬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适应和促进医院发展的需要,自2001年起,我院开发应用了武汉肿瘤医院软件公司的药库-药房-临床科室药品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艳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本院收治阴囊实质性病变患者290例,采用彩超检查,现回顾检查结果及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叶应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科2000年11月至2004年11月收治32例高龄消化性溃疡并急性穿孔患者,经过积极处理后,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但卫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巧克力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本文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义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解剖课在讲授神经系统总论,提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这两个概念时,不少的同学难以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了能更好的展示这两个系统,笔者特设计制作出脑连脊髓标本,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荣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3年来我院采用改制的输血器行胸腔穿刺放液200例,其方法简单、方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秦红莲;秦红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10年来,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中,321例用改良方法行鼻泪管吻合术,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马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若使用不当,反而会降低疗效,因此在临床应用抗生素时须考虑下述几个基本原则.
作者:许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1981年8月至2005年3月对65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12例年轻患者于乳腺癌根治术后近期施行卵巢切除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熊鸿;许人立;徐匹夫;汪再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改进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法,建立更接近于临床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再灌注的可靠模型.方法沿大鼠右颈外动脉入栓,经颈内动脉到达大脑中动脉,入栓线长15~18mm,直径0.205mm,阻断其血流,观察大鼠神经病学改变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大鼠表现出特殊体态及典型追尾征,6h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出现缺血性外观(TTC染色)及相应组织学变化(HE染色),模型成功率近83%.结论本方法既可构成缺血性病灶,又能形成再灌注模型,具有可逆性重复操作的特点,其神经病学与形态学的特殊表现,可作为鉴定模型的可靠依据.
作者:金建中;侯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