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面部寻常狼疮并发1例鳞癌的治疗

张斌;陈瑛毅;刘积东;彭涛;朱海燕

关键词:面部, 寻常狼疮, 鳞癌, 抗结核治疗, 结核病医院, 眼睑外翻, 皮肤肿物, 面颊部, 临床资料, 结节, 患者, 鼻部畸形, 萎缩性, 诊断, 女性, 米粒, 扩展, 褐色, 合成, 瘢痕
摘要: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左侧颊部皮肤肿物半年就诊.患者40年前发现双侧面颊出现红褐色米粒大小的结节,未予治疗,结节逐渐增大并向四周扩展,逐渐融合成片,未破溃.20年前曾在当地结核病医院诊断为寻常狼疮,经过抗结核治疗后,面颊部遗留下菲薄、光滑的萎缩性瘢痕,同时伴有右下眼睑外翻及鼻部畸形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囊壁切除成形术治疗耳郭假性囊肿的临床观察

    耳郭假性囊肿系指耳郭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多发生于一侧耳郭的外侧前面上半部.我们对传统方法加以改进,采用囊壁切除成形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辉;王忠媛;白伶珉;侯金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位牵引前移犬面中份骨骼的远期效果

    目的探讨中位牵引前移犬面中份骨骼的远期效果.方法 16周龄杂种犬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6只.所有犬在上颌各骨缝的前后种植钛钉,作为骨标志.实验组犬安置特制牵引支架和牵引钩,橡皮圈连接,向前持续牵引,牵引力值约为600 g,持续向前牵引1个月后,拆除牵引装置,继续饲养直到9个月龄时处死.牵引过程中,行连续头颅X线片检查,处死后头颅干骨测量.结果实验组各犬经1个月牵拉后,上颌逐渐前突,咬牙合关系呈现Ⅱ类错牙合.牵拉后的上颌复合体经过3、4周的生长停滞后,逐渐恢复正常的生长速度.结论中位前牵引面中份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去除外力后对上颌的正常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作者:侯敏;柳春明;梁立民;张海钟;马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组织工程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参加第8届国际组织工程学术会议纪要

    2005年10月22~25日,第8届国际组织工程学术会议在上海胜利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不同国家的组织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千余人,会议就涉及组织工程的各个方面,分专题进行了讨论,当前组织工程进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是本次学术会议的焦点.

    作者:刘晓燕;陶凯;梁久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蛆虫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蛆虫对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的清创和抗菌作用.方法以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上分离培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提取丝光绿蝇幼虫血淋巴分泌物,采用平板法做抑菌实验,头孢哌酮盐水溶液做对照,记录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对临床上6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行蛆虫清创治疗,观察创面情况.结果蝇幼虫分泌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6例糖尿病足部溃疡病例平均治疗12天,创面坏死组织均清除干净,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培养无细菌生长.结论蛆虫对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有较强的清创和抗菌作用.

    作者:王寿宇;王江宁;吕德成;王志军;张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乳房重建的文献复习(续)

    3 各种乳房假体的特点经过多年的研制,开发了许多材料、形状及大小的不同的乳房假体,如填充材料、麻面硅胶囊(textured silicone shell)假体、双腔囊(double-lumen)假体、组织扩张性(tissue expander implant)假体.

    作者:王毅彪;小川 豊;高景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口内入路双直线截骨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双直线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切口,以拟缩进的下颌角为基点,设计双直线截骨线,截骨后磨削残端骨面,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自2000年以来,完成手术86例,患者下颌角肥大均得到矫正,仅2例出现术后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1年,效果良好.结论口内入路双直线截骨法能安全有效地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作者:柳大烈;郑健生;付国友;王渭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剂Ad-METH-1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

    目的将已经成功构建、携带有METH-1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meth1,转染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研究血管靶向基因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复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于创面上皮化后10天,兔耳瘢痕局部注射携带有目的基因METH-1的重组腺病毒颗粒,30天后,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兔耳瘢痕微循环的变化,标本取材,行HE染色、CD34染色、核仁区嗜银颗粒染色,研究分析血管靶向基因治疗对兔耳瘢痕组织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灌注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管靶向治疗30天后,兔耳瘢痕微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灌注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在瘢痕形成早期,应用Ad-METH-1进行血管靶向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宋保强;鲁开化;郭树忠;李荟元;张阳;胡佩臻;夏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电子束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3例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患者进行EBCT扫描,三维重建后的图像与X线片图像进行比较,结合临床检查及手术探查,评价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意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BCT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立体,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的诊断,与X线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 EBCT对严重的颅颌面骨折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医患双方的交流和术前设计也有帮助.

    作者:余东;归来;张智勇;吕长胜;唐晓军;郑宗梅;刘育凤;宋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龄腭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语音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研究,评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本组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秦瑞峰;封兴华;吴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填充法乳房再造术所必须的临床解剖知识(续)

    3 乳房Ⅱ期重建必须掌握的解剖学知识3.1 乳房切除术和重建方法乳房重建的肌皮瓣法和填充法有很大不同,根据不同的乳房切除术,采取不同的方法,所以掌握有关乳房切除术的术式,是必要的.

    作者:南云吉则;程野;岳丽爽;高景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鼻端缺损修复26例报告

    鼻位于面部中央,对人的容貌有重要影响,鼻端任何不同程度的缺损畸形,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笔者自1990年6月至2004年5月,根据缺损的部位和大小,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修复鼻端缺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福奎;耿传卫;郭爱武;李凤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睑袋手术中眼心反射的预防

    眼心反射是由于压迫眼球以及球周组织,兴奋迷走神经,降低心率,而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

    作者:宋淑民;宋艳;韩璐;吕敏;姜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改良乳头内陷矫正术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据Schwager[1]报道,其发生率为2%.它影响女性乳房的形态和功能,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乳头内陷矫正方法目前虽然较多,但大多存在着效果不稳定,乳头乳晕感觉差,复发率高等不足.笔者自1993年10月至2004年9月,应用改良Broadbent法,行乳头内陷矫正术48例,效果满意.

    作者:黄文;游晓波;杨志祥;宋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左头部巨大神经痣切除植皮成活1例

    我科于2004年11月收治1例覆盖头皮2/3巨大神经痣患者,经切除游离植皮后成活,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燕;张鑫;宋起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鼻端缺损的四种修复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四种常用的鼻端缺损修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局部鼻唇沟皮瓣、管形皮瓣、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鼻端缺损57例,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修复缺损面积、住院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57例鼻下端缺损均得到较好地修复.管形皮瓣修复缺损面积大、住院时间长;局部鼻唇沟皮瓣修复缺损面积小、住院时间短;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效果好,但修复缺损面积有限.结论鼻部下端缺损的修复,应根据其缺损面积、局部情况、患者要求和预期修复效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恒术;任海涛;沈为民;果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管束植入后预构皮瓣中软骨细胞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探讨预构软骨皮瓣血管化过程中软骨细胞的生长代谢情况.方法 4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7个组,将其左耳中央动静脉束及带软骨膜软骨,植于额顶部皮瓣下,并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在术后3天、1周、2周、3周、4周、5周、6周,观察软骨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术后3天至2周,移植软骨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地退行性改变;3周以后,酶活性开始升高,并有新生软骨细胞出现;5、6周,酶活性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血管束植入后5、6周,可以启动预构软骨组织瓣进行游离或带蒂移植.

    作者:黄绍辉;谭学新;王绪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整形

    目的探讨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法,总结保持泪道通畅的技巧.方法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采用手术切除上下睑病变区皮肤,用硬膜外导管重塑泪道,保持泪道通畅,创面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合并结膜睑板瓣修复缺损的方法,进行Ⅰ期修复眼睑分裂痣.结果临床治疗患者11例,切除痣体的大面积,上眼睑约3.0 cm×4.0 cm,厚3~4 mm;下眼睑约1.5 cm×3.0 cm,厚约2 mm,均获得Ⅰ期愈合,术后泪道通畅,形态满意.结论手术切除痣体后,全厚皮片植皮合并结膜睑板瓣修复缺损,重塑泪道的同时,Ⅰ期修复中度大小的眼睑分裂痣.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

    作者:朱国献;高秋妮;祁佐良;张涤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疗效的评价

    目的探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光子嫩肤技术,对33例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行4~6次的治疗,每次间隔3~4周.每次治疗前,使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客观量化皮肤的颜色、角质层水分、弹性等生物学指标;同时医师和患者对面部皮肤的变化及治疗前后的照片,进行视觉评价,并与采用无创性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量化指标如反应肤色参数L*值升高、a*值下降,皮肤弹性参数R2、R5、R7均升高,皮肤角质层水分参数降低.医师和患者的视觉评价结果与客观量化结果,在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质地改善方面,基本趋向一致.结论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客观量化的评价结果与医师和患者的视觉评价基本一致.但在指标测量方面,更准确、更详细,将在美容学中显示更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牟韵竹;李利;何梅;李咏;邓次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长托宁用于整形美容手术麻醉前的临床观察

    新型抗胆碱药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能透过血脑屏障,具有较强的中枢和外周抗胆碱作用,由于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故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作为麻醉前用药,具有明显优势.我们于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观察长托宁用于整形美容手术麻醉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梅;颜红军;温东辉;车洪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水凝胶移位处理1例

    1 临床资料某女,30岁.因哺乳后乳房扁平,于2004年来我院行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注射隆乳.

    作者:薄红兵;甘学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