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思洁;吴基良;舒慧;闵清
L3横突综合征,是以L3横突尖部明显压痛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笔者近几年采用针刀松解配合理疗治疗L3横突综合征患者10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西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血吸虫毛蚴孵化时,常采用捣碎机捣碎肝组织,过滤、沉淀,然后进行孵化,由于肝组织中脂肪、筋膜等所形成的絮状物漂浮于水面以及水体混浊,常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传统的毛蚴孵化法进行了改进,具体方法如下:①取约50g虫卵成熟度较高的肝组织;②采用研磨法进行组织研磨;③加1.2%盐水过滤;④加1.2%盐水沉淀2次,每次30min,倒去上清液;⑤将沉淀物倒入长颈圆底烧瓶中,加入预温的去氯水至瓶颈交界处,在此处塞入一层棉花,然后再加温水(25℃~30℃)至瓶口,光照1~2 h后用肉眼观察结果,可见水面下有白色点状物(毛蚴)作直线来往游动.
作者:罗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们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临床实践,结合有关资料,总结出混合液张力的快速计算公式及混合液简易配制方法,以供教学及临床参考.
作者:费世暖;曹丽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上颌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器可以使上颌骨向前移位,并能促进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是矫治因上颌发育不足而引起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的重要手段.我们应用上颌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10例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细霞;何小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通过对本市健康人群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本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分布,为今后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董爱萍;武平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脂糖舒对2型糖尿病血清蛋白非酶糖化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链脲霉素(3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辅以高热量饲料喂养9周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用等容量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脂糖舒灌胃9周,并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和葡萄糖(FBG)及血清果糖胺(FMN)、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①模型组BMI、IRI、FIns、FBG、FFA、FMN和MDA显著升高,而ISI、SOD、GSH-PX和CAT显著降低(较正常组P<0.01);②二剂量脂糖舒均能使上述各指标值显著逆转(较模型组P<0.05);③脂糖舒二组间IRI、ISI和FMN差异显著(P<0.05).结论脂糖舒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不仅有明显降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性作用,而且对其血浆蛋白非酶糖化和脂质过氧化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舒思洁;吴基良;舒慧;闵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蛋白质组学从新的角度研究肿瘤,寻找肿瘤标记蛋白,进而阐明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肿瘤放疗的敏感性提供了有效的靶蛋白,成为肿瘤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之一.
作者:何方;陈治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高血压病人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现将我院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周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们选择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间接受α-干扰素(α-IFN)治疗的8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种类和发生率,并摸索处置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琼华;潘正顺;熊清芳;袁达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综合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1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咸宁市糖尿病治疗达标现状,探讨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如何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和提高糖尿病治疗达标率.
作者:徐魁;赵辛元;镇海涛;陈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采用LEEP(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慢性宫颈炎160例,其中80例联合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晓春;贺八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外观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小切口微创胆囊切除术(MC)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本文将我院1998年10月至2004年12月468例LC和552例MC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彭修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应激性溃疡(SU)中的作用及L-精氨酸的预防机制.方法采用冷束缚法制备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中性红清除率法测定大鼠胃粘膜血流量.观察预先给予L-精氨酸、L-NAME(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后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溃疡指数(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同时测定胃粘膜和血浆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损伤组的UI、胃粘膜和血浆NO明显增加,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均明显加重,GMBF降低.预先给予L-精氨酸处理,可抑制SU大鼠UI、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增加,增加GMBF以及胃粘膜和血浆NO含量;相反,L-NAME可进一步增加SU大鼠UI、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GMBF以及胃粘膜和血浆NO的含量.结论NO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佳;陈红霞;张常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年轻妇女的卵巢肿瘤并不多见,其中低度恶性潜能上皮性肿瘤(LMP)或上皮性癌的发生率更低.本文通过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年龄≤28周岁的25例恶性(包括LMP)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及治疗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年轻妇女发生此类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作者:姚余菊;佘同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病人数近年来呈不断增多趋势,是目前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我们用阿奇霉素和司帕沙星治疗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观察两种药物的疗效并作药物治疗与费用分析.
作者:何先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Ang-2(angiopoietin-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ng-2蛋白在10例胃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Ang-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Ang-2蛋白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②Ang-2蛋白在胃癌的不同临床病理分期中表达强度不同,且随病程进展表达呈增强趋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13±2/HP)和新生血管的数量(8±3/HP)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4±1/HP,阴性).结论Ang-2参与了胃癌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维持,该蛋白可以作为监测胃癌进展及评价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朱鹏;郑朝新;陈道达;时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盐酸纳洛酮(naloxone,NLX)是1960年合成的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受体(opiaterecepter)纯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能竞争性阻断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且易透过血脑屏障,在人体内其血浆半衰期为90min,作用时间持续45~90min,主要代谢方式是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尿排出.1981年Baskin等首次报道盐酸纳洛酮能改善脑缺血性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后,人们对纳洛酮治疗脑缺血进行了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本文就纳洛酮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及量效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周水秀;吴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hMLH1是位于3p23-21.3上的一个DNA错配修复基因,有研究认为MLH1的缺失较为多见,本研究旨在了解食管鳞癌中MLH1基因杂合性丢失情况.方法用微卫星分析法检测食管鳞癌中MLH1基因丢失情况.结果66.7%的受检食管鳞癌在MLH1基因内STS标志D3S1611位点表现为杂合性丢失.结论食管鳞癌中MLH1存在较高的等位基因丢失,MLH1可能是食管鳞癌基因改变的靶点.
作者:刘复兴;王明荣;徐昕;韩亚玲;蔡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2002~2005年收治178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78例中男91例,女87例,年龄16~75岁,平均47岁.双眼发病8例.细菌感染83例,病毒感染68例,真菌感染27例.合并有眼内炎25例角膜穿孔23例.
作者:张红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细胞亚群及血小板中的表达,分析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ITP患儿及健康儿童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和血小板.以PE标记的CD30 mAb和Cy5标记的CD4、CD8 mAb及FITC标记的Fas、FasL mAb作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细胞Fas、FasL表达的变化;以FITC标记的Fas、FasL mAb作单色流式细胞术,分析ITP患儿血小板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ITP患儿Th、Th1、Th2及Tc、Tc1、Tc2细胞Fas、FasL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0.05);同时,ITP患儿血小板Fas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而FasL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ITP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及血小板Fas、FasL表达异常可能与ITP免疫病理机制有关.
作者:欧国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