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完
我科自2002~2004年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22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卫群;袁慧敏;李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23岁,因尿频数月,盆腔包块入院.患者13岁月经初潮,有痛经史.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少许白色分泌物,宫颈光滑、上移,左侧穹窿饱满,左附件区触及一孕4月大小囊性包块,无压痛,子宫触诊不清.B超检查:盆腔内可见一约16.2cm×8.4cm不规则低回声团块,内见细小光点回声,子宫因包块压迫显影不清晰.因此考虑诊断为卵巢肿瘤,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双子宫,左侧子宫略小于正常,右侧子宫如孕4月大小,切开后有巧克力样液体流出,宫腔与左侧子宫腔有一小通道,与阴道不相通,即行阴道造口,止血后填塞凡士林纱条,术后48h取出.术后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
作者:杨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徐汉洪;郑文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笔者于1999~2004年采用全冠-(牙合)支托式固定烤瓷桥,对56例患者进行了单个前、后牙缺失的修复,经3~5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湘霞;石巧云;祝家文;陈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hMLH1是位于3p23-21.3上的一个DNA错配修复基因,有研究认为MLH1的缺失较为多见,本研究旨在了解食管鳞癌中MLH1基因杂合性丢失情况.方法用微卫星分析法检测食管鳞癌中MLH1基因丢失情况.结果66.7%的受检食管鳞癌在MLH1基因内STS标志D3S1611位点表现为杂合性丢失.结论食管鳞癌中MLH1存在较高的等位基因丢失,MLH1可能是食管鳞癌基因改变的靶点.
作者:刘复兴;王明荣;徐昕;韩亚玲;蔡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桥本甲状腺炎(hsimoto,H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通过定量分析HT患者甲状腺功能(甲功)全套指标,探讨HT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该类患者提供依据.
作者:方晓兰;王丽群;潘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我科2000年5月以来对41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选择性胃动脉化疗灌注(GAI)和化疗栓塞(GAE)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尚日;陈国唤;郝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盐酸纳洛酮(naloxone,NLX)是1960年合成的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受体(opiaterecepter)纯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能竞争性阻断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且易透过血脑屏障,在人体内其血浆半衰期为90min,作用时间持续45~90min,主要代谢方式是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尿排出.1981年Baskin等首次报道盐酸纳洛酮能改善脑缺血性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后,人们对纳洛酮治疗脑缺血进行了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本文就纳洛酮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及量效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周水秀;吴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血吸虫毛蚴孵化时,常采用捣碎机捣碎肝组织,过滤、沉淀,然后进行孵化,由于肝组织中脂肪、筋膜等所形成的絮状物漂浮于水面以及水体混浊,常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传统的毛蚴孵化法进行了改进,具体方法如下:①取约50g虫卵成熟度较高的肝组织;②采用研磨法进行组织研磨;③加1.2%盐水过滤;④加1.2%盐水沉淀2次,每次30min,倒去上清液;⑤将沉淀物倒入长颈圆底烧瓶中,加入预温的去氯水至瓶颈交界处,在此处塞入一层棉花,然后再加温水(25℃~30℃)至瓶口,光照1~2 h后用肉眼观察结果,可见水面下有白色点状物(毛蚴)作直线来往游动.
作者:罗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超声波具有机械能,作用于人体组织时所产生的机械效应、热效应、空化效应、声流效应、触变效应和弥散效应等能引起组织产生某些变化、损伤甚至灭活.在临床上通过合理利用超声波对人体组织的这些作用(生物学效应),以达到使人体康复或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类方法称为超声治疗.超声治疗疾病过程中通常采用功率较大、频率较低的超声波,这类超声波被称为功率超声.
作者:李义兵;余大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软产道损伤是产科常见并发症.2001~2004年在我院自然分娩的2436例孕妇中,软产道损伤52例(占2.13%).我们对该52例软产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甘望农;陈伶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2000年9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小切口刮吸术结合毛囊修剪治疗腋臭2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外观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小切口微创胆囊切除术(MC)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本文将我院1998年10月至2004年12月468例LC和552例MC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彭修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Ang-2(angiopoietin-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ng-2蛋白在10例胃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Ang-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Ang-2蛋白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②Ang-2蛋白在胃癌的不同临床病理分期中表达强度不同,且随病程进展表达呈增强趋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13±2/HP)和新生血管的数量(8±3/HP)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4±1/HP,阴性).结论Ang-2参与了胃癌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维持,该蛋白可以作为监测胃癌进展及评价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朱鹏;郑朝新;陈道达;时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内耳骨迷路埋在颞骨岩部内,其形态不规则,标本制作不易.我们采用骨磨制和湿骨雕刻的方法制作内耳骨迷路的标本,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胡勇;吴立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肥厚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Glodblatt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所有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对照组,高血压对照组,L-精氨酸治疗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每天给予L-精氨酸200mg/kg),L-NAME处理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每天同时给予L-NAME 10mg/kg及L-精氨酸200mg/kg).采用标准尾套法间接检测清醒大鼠血压.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胸主动脉用于检测主动脉重/体重比、胸主动脉中膜厚度及中膜截面积(应用石蜡切片的彩色图像分析技术).结果L-精氨酸治疗明显抑制了肾动脉狭窄术后的血压升高,减小了主动脉重/体重比、主动脉中膜厚度及中膜截面积.L-NAME明显抑制了L-精氨酸的上述作用.结论长疗程L-精氨酸治疗在抗高血压的同时也具有抑制主动脉肥厚的作用.
作者:余良主;化长林;王帮华;石春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L3横突综合征,是以L3横突尖部明显压痛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笔者近几年采用针刀松解配合理疗治疗L3横突综合征患者10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西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尿毒症患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用火焰及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30例尿毒症患者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前及透析1月后血清铜、锌、铁的含量及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铜、锌、铁、钙、镁、磷、钾元素的含量,分析腹膜透析前后尿毒症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血清铁及锌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而血清铜透析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铜、锌、镁、钾、钙、磷含量透析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铁浓度透析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CAPD治疗后尿毒症患者铜、锌、铁、磷、钾的异常代谢可得到部分纠正.
作者:万启军;何永成;唐娣;王利峰;汪琼玲;刘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年轻妇女的卵巢肿瘤并不多见,其中低度恶性潜能上皮性肿瘤(LMP)或上皮性癌的发生率更低.本文通过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年龄≤28周岁的25例恶性(包括LMP)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及治疗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年轻妇女发生此类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作者:姚余菊;佘同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胃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束缚-浸水制备大鼠胃应激性溃疡模型,观察侧脑室注射MT对大鼠胃应激性溃疡的影响.结果①侧脑室注射MT,大鼠胃应激性溃疡显著减轻(P<0.01),且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②肌肉注射消炎痛(5mg/kg),30min后侧脑室注射MT,MT的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减弱(P<0.01).结论侧脑室注射MT对大鼠胃应激性溃疡有细胞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前列腺素介导实现的.
作者:黄碧兰;余良主;丁洁琼;唐琼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