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陈世新
农村基层卫生院每年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较多,有机磷中毒并急性胰腺炎少见.我院自1989年至1996年间共收治有机磷中毒288例,其中有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临床较少见.为了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作者回顾分析了我院1998年1月-200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9例,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进;王弘;陈维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CT扫描在纵膈淋巴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收集了本院2000~2002年间经CT检查并经临床和(或)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瘤16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CT检查对纵隔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素涵;周文辉;乐治文;李忻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NOS1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建立了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疗法动物模型,正常饮食饲养2个月后处死大鼠,然后用免疫组化结合图象分析方法观察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NOS1的变化.结果去卵巢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NOS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大鼠心内神经节中NOS1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较卵巢摘除组显著增高;OVX+TAM+E2组大鼠心内神经节中NOS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弱, 但与OVX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能上调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NOS1的表达.
作者:陈小武;祝善乐;范玉华;赵小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妊娠期由于解剖和生理的改变,一旦合并外科急腹症时,往往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不容易早期识别诊断,容易延误治疗,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母婴生命.我院1995年2月至2003年5月收治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18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林;周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20世纪70年代Steinman和Cohn首先报道DC以来,人们对DC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认为DC是体内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特别在抗肿瘤免疫中具有核心地位.由于DC必须在激活或成熟后才能发挥作用,且DC的数量、功能及状态的激活都影响其抗肿瘤免疫的效果.因此,寻找合适的DC前体细胞来源,在体内外通过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刺激扩增和激活DC,制备更具特异性和显效的DC疫苗,提高DC的抗原提呈功能,以诱导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等一系列以DC为手段的抗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成为近年来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就此方面的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映红;屈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科于2002年5~11月使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派瑞松霜治疗湿疹皮炎6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袁翠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力竭性运动所致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力竭性游泳运动制作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组.检测三组大鼠胃粘膜的溃疡指数(UI)、胃粘膜血流量(GMBF)和胃粘膜一氧化氮(NO)的含量的变化.结果力竭性运动后的模型组大鼠UI值明显增大,同时GBMF下降,粘膜内NO含量增高;而力竭性运动前预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则减轻了力竭性运动所造成的胃粘膜损伤,GMBF和粘膜NO含量均相应增加;GMBF、UI、NO含量变化之间有相关关系.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抗力竭性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可能是通过促进内源性NO释放而介导对胃粘膜血流量调节来实现的.
作者:曹霞;余良主;赵小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乳腺癌手术皮瓣过薄是导致病人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皮瓣坏死病人增加了住院时间,加重了精神负担,推迟了术后放、化疗时间,对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率均不利.而皮瓣过厚又有局部复发之嫌,可能导致首次治疗的失败,也不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如何处理这一矛盾是乳腺外科值得研究的问题.我院自1992年4月-1999年12月对105例乳腺癌皮瓣进行了合理厚度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细俭;熊添田;蔡耀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及常见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很高.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普遍、突出的表现,忽视早期及随后连续的功能训练是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如能在急诊入院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及时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做好早预见、早计划、早训练、早指导等护理工作,并适时移交社区护理,保证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就会使患者不仅保存生命,而且减少后遗症.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对43例偏瘫患者进行了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秋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于宫颈中、重度糜烂,采用激光、微波等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容易发生出血及复发.鉴于宫颈糜烂的发生原因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密切有关[1],我们采用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中、重度糜烂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姣;甘望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损伤,在全身各部损伤中约占15%,仅次于四肢伤而居第2位.在发生颅脑损伤的同时,伴发其它部位的联合伤的情况也不少见,这给诊断和治疗都增加了许多难度.我院从1995-2000年共收此类患者4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熊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许多医院采用进口麻醉药物进行无痛人工流产(人流)取得满意效果,但费用昂贵,且须麻醉医师配合,手续繁琐.我院采用术前静推安定10mg或口服芬必得胶囊600mg,术中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进行人流10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红;沈家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早期非手术治疗.方法分析1986-2001年收治的SAP103例的临床资料,按各个阶段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1986-1994年以手术治疗为主51例,B组1995-2001年以非手术治疗为主52例.结果 A组死亡率为31.3%(16/51),休克、肾衰、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7.9%(27/51),B组则分别为7.8%(4/52)及13.6%(7/52).两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非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优于手术治疗.
作者:龙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构建以碳末端锌指结构突变的E7基因为基础,融合HSP70的嵌合型DNA疫苗,检测其诱导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初步评价此疫苗对HPV相关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PCR法定点突变E7基因碳末端的锌指结构,以其为基础融合热休克蛋白70,克隆入pcDNA3.1-质粒构建嵌合型DNA疫苗.DNA测序,确认E7基因突变位点及DNA疫苗阅读框架.用脂质体法将pcd-E7-HSP转染A549细胞,经G418筛选后,提取RNA,RT-PCR检测E7基因表达.DNA疫苗免疫C57BL/6小鼠,取其脾细胞与E7蛋白在体外共同培育,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E7基因突变位点及阅读框架均正确,E7基因可检测到表达.疫苗免疫后C57BL/6小鼠脾细胞增殖活跃.结论 E7基因锌指结构的突变及融合HSP70能够诱导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
作者:刘娟;熊金虎;伍欣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胆道蛔虫症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我们根据钙拮抗剂的作用原理,用硝苯吡啶治疗胆道蛔虫症34例,并与同期阿托品治疗29例对比观察,显示出硝苯吡啶止痛迅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艳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等为特征,并发心律失常很多见.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EHF138例,经心电图检查发现并发心律失常62例,分析如下.
作者:黄艳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我们同期随机分组采用理疗加中药和曲马多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止痛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凌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视网膜电图(ERG)的影响.方法应用前房灌注液体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RIR模型,并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组,防治组大鼠地塞米松用药从缺血前6天开始,剂量为1mg/kg,溶于1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给药持续8天,对照组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两组缺血60分钟后分别再灌注30分钟、24小时、72小时,进行视网膜电图.结果防治组ERG标化b波振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对RIR有一定防治作用.
作者:李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危重型哮喘,发作后随时可因为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并报告如下.
作者:钟敏华;彭清臻;余小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