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周血白细胞粘附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扩展的关系

何荣华;李涛;岳新荣;邹永光

关键词:白细胞粘附,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扩展
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白细胞粘附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区扩展的关系。方法 用直接滑行法对2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48小时后白细胞粘附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第3天及第14天核素心室造影后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末容积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梗死区扩展组的白细胞粘附程度明显高于无扩展组。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区扩展可能同炎性反应有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有关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CHD)发生的关系,报道甚少。笔者试图通过对CHD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浓度参值进行对比分析,为CHD的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

    作者:王艳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石膏绷带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75例临床分析

    耳廓假性囊肿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各种年龄的男女均可发生,且治疗方法繁多,疗效不一。我科从1983年至1989年6月间,采用局部穿刺抽液加全耳廓石膏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75例共79耳,对其中52例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也无任何并发症,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52例报告

    AF系统作为椎弓根固定系统的一种,因其内固定坚强、固定节段短、复位满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1998年2月至2001年2月对5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应用AF系统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贵月;崔树科;李颖;李素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声导抗测试

    分泌性中耳炎为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我科于1997年至1998年间,对47例(59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在行鼓膜穿刺前进行了导抗测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耳鼻喉科门诊患儿,共47例(59耳),男19例,女28例;年龄小5岁,大12岁;病程:5-23天31例,23天-5个月16例;鼓室穿刺抽出黄色透明液体者39耳,深黄色粘胶状者20耳。

    作者:田渡芳;周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urokinase,UK)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3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于每次抽液前2小时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IU,其它治疗两者相同。结果 治疗组抽液总量2763±641ml、胸膜厚度1.7±0.4mm、胸膜粘连发生率19.18%(14/73),对照组分别为1984±607ml、2.5±0.5mm和47.54%(29/6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B超下观察到分隔光带明显减少。结论 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能有效溶解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中的纤维分隔,明显降低胸膜肥厚的程度和粘连发生的机会。

    作者:钟敏华;寇继光;岳正甫;万玲;余小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先安和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24例疗效观察

    自1998年1月至2000年4月,我们在用氨茶碱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2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郑和忠;易宏;张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53例临床观察

    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是老年器质性精神病,严重威协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近年来采用黄芪、丹参及能量合剂辅以脑复康、利脑心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焰山;陈秀英;蒋汝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指导我院女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R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心理问题是过敏、自责及对人焦虑。结论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者:黎群;熊昌娥;刘智敏;王萍;毛燕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闭合整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8例报告

    自1996年2月至1999年12月,我们对18例儿童新鲜肱骨髁上骨折采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整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昌余;吕平;郑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WAB生物粘合剂在妇产科腹壁纵切口手术中的应用

    传统的丝线缝合因易引起术后瘢痕及局部炎症而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我科自1998年10月开始,采用的WAB生物粘合剂粘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腹壁纵切口,并与同期采用丝线缝合的腹壁纵切口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云霞;吴超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针加强海马微量注射蝇蕈碱与氯苯氨丁酸的镇痛作用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鼠海马微量注射GABA受体激动剂蝇蕈碱(Mus)和氯苯氨丁酸(Bac)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生理盐水对照组、药物组和电针+药物组,在2分钟内将1μl Mus或Bac(1×10-3mol.L-1)注射入海马,取双侧足三里进行电针,用甩尾法测定大鼠的痛阈。结果 从给药后5min至60min,Mus或Bac均能明显提高大鼠的痛阈(P<0.01),20min时作用显著,痛阈分别提高0.386±0.062mA和0.549±0.116mA。电针能加强Mus和Bac的镇痛作用(P<0.05或P<0.01),痛阈大提高值分别为0.603±0.117mA和0.704±0.099mA。结论 海马微量注射Mus或Bac能产生镇痛作用,并且电针能加强其镇痛作用。

    作者:胡宗礼;黄晓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吗丁啉过量致锥体外系症状1例

    患儿男,3岁,因腹胀半年服用吗丁啉片,每次10mg(1片),每日3次,共服药3次(30mg),第2天患儿出现双眼凝视、项强、双手震颤等症状。入院检查:T37℃,体重11k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双眼向左凝视,项强二指,心肺腹无异常,双手震颤,布、克氏征阴性。入院后立即补液,口服安坦,每次1mg,每日3次,服3次后患儿上述症状消失。  吗丁啉系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抑制剂,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抑制恶心、呕吐,作为新型胃动力药,临床应用广泛。吗丁啉一般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脑内多巴胺受体无抑制作用,但在婴幼儿,尤其是婴儿因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可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特别是在超量应用时。本例用量约为推荐量(0.3mg/kg*d)的10倍,所以使用本药要掌握适应症和剂量,婴幼儿应慎用。

    作者:丁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去除表层1/2前颌骨组织及橡皮管整复重度前颌前突Ⅲ度双侧唇裂4例报告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常与腭裂伴发。为探讨既简单易行又能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的手术方法,我们自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4例重度前颌前突Ⅲ度双侧唇裂,对其采用去除表层1/2前颌骨组织,并用适当的空心橡皮管内塞固定鼻孔的方法进行了整复,术后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兹报道如下。

    作者:吴银洲;刘持平;石顺利;孔祥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铝对大鼠牙齿和颌骨中钙沉积的影响及硒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高铝对大鼠牙齿和颌骨中钙沉积的影响及硒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含铝、硒和柠檬酸的溶液分别饲养大鼠3个月,用MP-1型溶出分析仪测定血清、牙齿和颌骨中铝、钙和硒的含量。结果 高铝组大鼠血清、牙齿和颌骨中铝含量增加、钙含量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硒组大鼠血清、牙齿和颌骨中铝含量减少,钙和硒含量增加,与高铝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量元素硒能对高铝引起的牙齿和颌骨中铝的增多、钙沉积减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化维;熊炎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激性高血压大鼠PAG内微量注射L-NNA对血压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NO在慢性应激导致大鼠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电击足底结合噪声建立应激性高血压(SIH)模型,通过向PAG内微量注射L-NNA后,观察其对大鼠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大鼠PAG内注射L-NNA后,动物MAP显著升高;而在应激性高血压(SIH)大鼠PAG内注射L-NNA后,与正常大鼠相比较升压效应明显降低。结论 PAG内NO可能参与了应激性高血压的形成。

    作者:胡旺平;化长林;魏劲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胎儿和新生儿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孕妇在怀孕期间及产后很长时间内,由于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发生很大的改变,其生理、生化机能也随之受到影响。当母亲用药时,药物可能在母体内代谢时间延迟,并将经过胎盘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或由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由于胎儿、新生儿的许多重要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肝、肾功能低下,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功能都非常差,体内活性物质和代谢酶尚未形成,因此低浓度的药物在小儿体内也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小儿的生命。为了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质量,保证在母亲用药期间小儿少受影响和生命安全,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有必要进行小儿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监察。

    作者:房辉;李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MTT体外药敏试验在指导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

    近年来,通过肿瘤化疗药敏试验指导个体化疗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我们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对大肠癌、肺癌及胃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进行了临床分析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洪本英;杨勇;赵朝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2例临床分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的病理过程,产科DIC发病急骤,病势凶险,诊治不及时,常可危及母婴生命。我院从1991年5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DIC96例,因产科并发症诱发DIC者12例,占全部DIC病例的12.5%,本文就1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周金荣;郭衍坤;何莉;卢剑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氟哌酸治疗伤寒3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氟哌酸治疗伤寒的疗效,我们对90例伤寒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权利;王艳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髓质海绵肾5例报告

    髓质海绵肾是一种肾乳头集合管扩张的先天性疾病,临床上不多见,易引起误诊误治。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发现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柳学春;张颖鄂;熊国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