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吗丁啉过量致锥体外系症状1例

丁燕

关键词:吗丁啉片, 多巴胺受体, 血脑屏障, 婴幼儿, 手震颤, 患儿, 外周多巴胺, 受体抑制剂, 锥体外系, 直接作用, 症状, 临床应用, 抑制作用, 胃动力药, 胃蠕动, 胃排空, 推荐量, 适应症, 克氏征, 副作用
摘要:患儿男,3岁,因腹胀半年服用吗丁啉片,每次10mg(1片),每日3次,共服药3次(30mg),第2天患儿出现双眼凝视、项强、双手震颤等症状。入院检查:T37℃,体重11k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双眼向左凝视,项强二指,心肺腹无异常,双手震颤,布、克氏征阴性。入院后立即补液,口服安坦,每次1mg,每日3次,服3次后患儿上述症状消失。  吗丁啉系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抑制剂,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抑制恶心、呕吐,作为新型胃动力药,临床应用广泛。吗丁啉一般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脑内多巴胺受体无抑制作用,但在婴幼儿,尤其是婴儿因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可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特别是在超量应用时。本例用量约为推荐量(0.3mg/kg*d)的10倍,所以使用本药要掌握适应症和剂量,婴幼儿应慎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部乳头状瘤1例

    患者女,33岁。因后吸性鼻涕带血5年伴右侧进行性鼻塞1年而至本科就诊。行鼻窦内窥镜检查时见双侧鼻腔结构无异常,鼻回顶偏右侧有灰白色表面光滑之新生物,质软,其表面有血性分泌物,遂在镜下取得鼻咽部活检,病检报告为“鼻咽外生性乳头状瘤”,门诊以“鼻咽部新生物性质待查,乳头状瘤?”于1999年8月6日收入院。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无异常,双侧鼻腔结构未见异常,鼻咽顶偏右侧见灰白色新物,有被活检后的血痂附着。入院后行副鼻窦及鼻咽部CT检查,各副 鼻窦未见异常,鼻咽部顶后壁增厚,其密度均匀,颅底骨质未见异常。考虑到鼻咽部乳头状瘤在临床上极少见,遂于1999年8月9日重取鼻咽部疾检,病检报告示:“鼻咽组织慢性炎、部分乳头状瘤”。为了慎重起见,将本院的病检切片送至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阅,其报告为:“柱状上皮乳头状瘤,部分细胞生长活跃”。由于两次活检,三次阅片均报告为鼻咽部乳头瘤,未发现恶变细胞,遂于1999年8月30日在全麻下行鼻窦内窥镜下鼻咽部乳头状瘤切除加微波治疗术,手术顺利;术后送病检并行止血、抗炎治疗。术后病检报告为:“鼻回组织慢性炎,部分乳头状瘤”。于1999年9月9日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作者:费文彬;刘维荣;左金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两头螺纹空心加压钉在股骨颈内收型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

    我院从1996年4月至1999年12月共应用两头螺纹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内收型股骨颈骨折24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传满;郑勇;刘俊;刘艳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成人下颌骨第三磨牙阻生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测成人下颌骨第三磨牙的阻生关系。方法 根据吴氏《人类骨骼测量方法》中规定的年龄估计及性别鉴定的标准,观测成人下颌骨的形态结构。结果 302个下颌骨标本的观察结果为,男女混合阻生率为10.60%,女性阻生率高于男性,肉眼见无第三磨牙萌出者106例,经X线拍片验证,5例有埋没牙存在,故实际第三磨牙缺如率为33.44%。从测量数据可见阻生组(无第三磨牙组)的第二磨牙后间隙、下颌斜长、下颌体长及髁突间宽均较正常组小。结论 无第三磨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下颌骨与牙齿均衡退化的结果,而阻生是人类进化从有第三磨牙向无第三磨牙演化的过渡阶段。

    作者:胡圣望;熊炎斌;肖菊芳;胡振武;胡松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股动脉栓塞1例

    患者男,53岁。饮酒后突感左下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左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左足冰凉,立即送当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于发病32小时后转我科门诊就诊,立即行左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提示:左股动脉下段(膝上约8cm无血流信号)栓塞,具体长度无法测出。立即收住入院。

    作者:张小舟;王以强;李克华;汪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肌病,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998年3月至1999年8月我院应用葛根素治疗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蒋若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颅脑外伤病人高压氧治疗前后脑电图分析

    我院1998年开展高压氧(HBO)疗法以来,综合治疗脑外伤病人56例,现将治疗前后脑电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桂华;王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WAB生物粘合剂在妇产科腹壁纵切口手术中的应用

    传统的丝线缝合因易引起术后瘢痕及局部炎症而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我科自1998年10月开始,采用的WAB生物粘合剂粘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腹壁纵切口,并与同期采用丝线缝合的腹壁纵切口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云霞;吴超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房纤颤28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1998至2000年收治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85例,其中心房纤颤(房颤)28例,占32.9%。为了探索和认识房颤的规律,现将28例房颤患者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戢良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与分析

    为了解医院消毒灭菌的一般情况,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我院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汪霞;宋雪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我院心内科近几年来将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徐金林;张群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我院1994年1月~2000年5月78例肝硬化患者胃粘膜内镜学改变的研究,探讨肝硬化后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HG)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1 临床资料

    作者:张莹兰;张韬;王小松;成祥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脂糖舒抗糖尿病作用的时效关系

    目的 观察脂糖舒抗糖尿病作用的时效关系。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用优降糖、降糖灵和脂糖舒处理4周,每日1次, 定期测定血糖和血脂含量。结果 脂糖舒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起效早 (第1周),血糖和血脂含量与治疗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01),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强。治疗第4周末,脂糖舒降血糖和降血脂的效力与优降糖和降糖灵相当(P>0.05)。结论 脂糖舒有明显的抗糖尿病作用。

    作者:舒思洁;周建华;吴基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奥米拉唑、氟莱莫星、济得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理想治疗方案,笔者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进修期间,应用奥米拉唑(洛赛克)、氟莱莫星(羟氨苄青霉素)、济得(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同时,对疗程1周和2周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李细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53例临床观察

    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是老年器质性精神病,严重威协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近年来采用黄芪、丹参及能量合剂辅以脑复康、利脑心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焰山;陈秀英;蒋汝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MTT体外药敏试验在指导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

    近年来,通过肿瘤化疗药敏试验指导个体化疗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我们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对大肠癌、肺癌及胃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进行了临床分析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洪本英;杨勇;赵朝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激性高血压大鼠PAG内微量注射L-NNA对血压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NO在慢性应激导致大鼠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电击足底结合噪声建立应激性高血压(SIH)模型,通过向PAG内微量注射L-NNA后,观察其对大鼠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大鼠PAG内注射L-NNA后,动物MAP显著升高;而在应激性高血压(SIH)大鼠PAG内注射L-NNA后,与正常大鼠相比较升压效应明显降低。结论 PAG内NO可能参与了应激性高血压的形成。

    作者:胡旺平;化长林;魏劲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皮瓣急诊修复手深度烧伤21例报告

    手部深度烧伤常累及到关节、肌腱、血管、神经,给创面的修复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自1988年至1999年共用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21例,效果较为满意。1 临床资料C

    作者:陈洪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电图P波对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增大的价值

    根据心电图P波的时间、振幅和形态诊断左房增大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对其诊断价值尚有争议。本文从我院近6年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病人中选出窦性心律者98例,并与100例正常人作对照观察,分别测量P波的各项指标,以探讨其对左房增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T导引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的技术,以期评价其实用价值。方法 病人取仰位,CT扫描确定穿刺平面及穿刺路径,达到预定位置后重复2-3次取材。结果 刺中率100%,阳性率91.7%,假阴性率8.3%。结论 CT导引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简便易行,诊断正确率高。

    作者:乐治文;汪礼迪;乐庸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去除表层1/2前颌骨组织及橡皮管整复重度前颌前突Ⅲ度双侧唇裂4例报告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常与腭裂伴发。为探讨既简单易行又能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的手术方法,我们自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4例重度前颌前突Ⅲ度双侧唇裂,对其采用去除表层1/2前颌骨组织,并用适当的空心橡皮管内塞固定鼻孔的方法进行了整复,术后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兹报道如下。

    作者:吴银洲;刘持平;石顺利;孔祥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