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治文;汪礼迪;乐庸生
我科于1994年以来,应用Nd:YAG激光在间接喉镜下治疗会厌囊肿1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周洁;何源平;曾旭东;田渡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从1996年4月至1999年12月共应用两头螺纹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内收型股骨颈骨折24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传满;郑勇;刘俊;刘艳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白细胞粘附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区扩展的关系。方法 用直接滑行法对2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48小时后白细胞粘附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第3天及第14天核素心室造影后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末容积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梗死区扩展组的白细胞粘附程度明显高于无扩展组。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区扩展可能同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何荣华;李涛;岳新荣;邹永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53岁。饮酒后突感左下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左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左足冰凉,立即送当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于发病32小时后转我科门诊就诊,立即行左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提示:左股动脉下段(膝上约8cm无血流信号)栓塞,具体长度无法测出。立即收住入院。
作者:张小舟;王以强;李克华;汪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传统的丝线缝合因易引起术后瘢痕及局部炎症而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我科自1998年10月开始,采用的WAB生物粘合剂粘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腹壁纵切口,并与同期采用丝线缝合的腹壁纵切口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云霞;吴超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于1992年10月至1998年5月共收治腹部闭合伤15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关春保;王祥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倒卵叶五加总皂甙(SAOH)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模型,结扎前10分钟分别舌下静脉注射SAOH50mg/kg、100mg/kg,分别观察SAOH对大鼠缺血30分钟和5分钟后再灌注的作用。结果 SAOH能消除大鼠缺血30分钟再灌注40分钟时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性颤动(VF)的发生,并能显著降低缺血5分钟再灌注15分钟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结论 SAOH具有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马世玉;明章银;闵清;吴基良;李立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的病理过程,产科DIC发病急骤,病势凶险,诊治不及时,常可危及母婴生命。我院从1991年5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DIC96例,因产科并发症诱发DIC者12例,占全部DIC病例的12.5%,本文就1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周金荣;郭衍坤;何莉;卢剑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通过肿瘤化疗药敏试验指导个体化疗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我们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对大肠癌、肺癌及胃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进行了临床分析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洪本英;杨勇;赵朝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的技术,以期评价其实用价值。方法 病人取仰位,CT扫描确定穿刺平面及穿刺路径,达到预定位置后重复2-3次取材。结果 刺中率100%,阳性率91.7%,假阴性率8.3%。结论 CT导引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简便易行,诊断正确率高。
作者:乐治文;汪礼迪;乐庸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氟哌酸治疗伤寒的疗效,我们对90例伤寒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权利;王艳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AF系统作为椎弓根固定系统的一种,因其内固定坚强、固定节段短、复位满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1998年2月至2001年2月对5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应用AF系统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贵月;崔树科;李颖;李素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1994年1月~2000年5月78例肝硬化患者胃粘膜内镜学改变的研究,探讨肝硬化后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HG)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1 临床资料
作者:张莹兰;张韬;王小松;成祥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是医学上一大难题,婴幼儿型骨髓炎发病急,来势凶猛,易留下残疾或造成死亡,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心身健康。笔者收集了3例婴幼儿型化脓性骨髓炎,用CT导引作介入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汪素涵;汪礼迪;乐庸生;乐治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楔形不全截骨加尼龙线内固定法,治疗32例肘内翻畸形。结果 32例肘内翻均纠正,治疗效果好。结论 楔形不全截骨加尼龙线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宝萍;覃均昌;李达泉;代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自1996年3月至2000年3月采用眼轮匝肌转位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24例31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吕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于1998至2000年收治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85例,其中心房纤颤(房颤)28例,占32.9%。为了探索和认识房颤的规律,现将28例房颤患者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戢良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肌病,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998年3月至1999年8月我院应用葛根素治疗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蒋若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女,33岁。因后吸性鼻涕带血5年伴右侧进行性鼻塞1年而至本科就诊。行鼻窦内窥镜检查时见双侧鼻腔结构无异常,鼻回顶偏右侧有灰白色表面光滑之新生物,质软,其表面有血性分泌物,遂在镜下取得鼻咽部活检,病检报告为“鼻咽外生性乳头状瘤”,门诊以“鼻咽部新生物性质待查,乳头状瘤?”于1999年8月6日收入院。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无异常,双侧鼻腔结构未见异常,鼻咽顶偏右侧见灰白色新物,有被活检后的血痂附着。入院后行副鼻窦及鼻咽部CT检查,各副 鼻窦未见异常,鼻咽部顶后壁增厚,其密度均匀,颅底骨质未见异常。考虑到鼻咽部乳头状瘤在临床上极少见,遂于1999年8月9日重取鼻咽部疾检,病检报告示:“鼻咽组织慢性炎、部分乳头状瘤”。为了慎重起见,将本院的病检切片送至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阅,其报告为:“柱状上皮乳头状瘤,部分细胞生长活跃”。由于两次活检,三次阅片均报告为鼻咽部乳头瘤,未发现恶变细胞,遂于1999年8月30日在全麻下行鼻窦内窥镜下鼻咽部乳头状瘤切除加微波治疗术,手术顺利;术后送病检并行止血、抗炎治疗。术后病检报告为:“鼻回组织慢性炎,部分乳头状瘤”。于1999年9月9日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作者:费文彬;刘维荣;左金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作为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使许多呼吸道疾病明确了病因。本文对我院39例不明原因咳嗽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作者:朱朝霞;王静;彭东信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