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目标:分析一个被命名为miR-340的miRNA在HCC中的表达,并筛选出与FGFR4表达相关的miRNA.方法:利用miRNA生物信息学预测数据库分析,寻找肝癌转移相关的miRNA,利用RT-PCR检测miR-340在病人的肿瘤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以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FGFR4表达水平.结果:miRNA生物信息学预测数据库预测结合RT-PCR和前期Western blot的结果,选择miR-340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明miR-340过表达显著抑制FGFR4的表达,而miR-340低表达可使FGFR4表达升高.结论:miR-340和FGFR4在肝癌中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
作者:高赢政;黄佳伟;邱梦媛;黄通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应用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运动阻滞时间与运动恢复时间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应用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相当,但是罗哌卡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小勇;郭玉英;黄晓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某院就诊的8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服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距离(6MWD)显著上升,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可以显著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露;刘福元;付度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手术麻醉中气管插管同喉罩麻醉的临床实效.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106例手术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3例给予其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53例给予其喉罩麻醉.对两组患儿心率、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动脉压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心率、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动脉压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较气管插管麻醉具有更好麻醉效果,可在临床麻醉中大力推广.
作者:杨祖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某科83例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组,普通组予以常规护理,优质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对血液透析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比普通组高,血液透析知识、饮食知识、透析注意事项、体重控制知识的掌握评分显著比普通组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普通组低,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林桂梅;李翠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设分为研究组,另选80例患儿设为参照组.以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规疗法缓解两组患儿病症,研究组加用盐酸氨溴索.结果:治疗24h后研究组氧分压比参照组高,二氧化碳分压比参照组低(P<0.05);治疗5d后研究组病症改善率比参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比参照组低(5.0%比16.3%,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张善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与达芙通联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120例子宫内膜息肉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对照组使用抗生素和缩宫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达芙通,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8.3%(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与达芙通的联合疗法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陈燕斐;孙广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用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某院收治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原发症纠正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颅脑超声灰度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颅脑超声灰度值较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用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提升患儿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吴丽燕;邹有富;郭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主要分析喜炎平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合并用于45例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效果观察,希望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建议.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2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参与研究,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参照组45例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实验组45例行喜炎平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合并治疗,比较两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实验组住院时间为(5.0±0.5)d,参照组住院时间为(7.5±1.0)d,将实验组和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统计学不存在任何意义(P>0.05).结论:不管是喜炎平注射液单独治疗,还是喜炎平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合并治疗,临床效果均佳.但是将喜炎平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合并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更值得推广.
作者:何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植入临床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98例,在妊娠32~34周分别进行经阴道彩超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单纯经阴道彩超、核磁共振成像和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情况.结果:联合诊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诊断符合率、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方面较经阴道彩超、核磁共振成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植入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对于漏诊率、误诊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曾梅;蓝柳冰;吴成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与鳞癌的多层螺旋CT比较.方法:选取某院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收集同期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鳞癌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CT表现.结果:两组患者CT征象中胸膜腔积液、远处转移、心脏大血管受侵、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融合、支气管狭窄无阻塞、肺叶实变、肿瘤不均匀强化、肿瘤坏死、支气管闭塞出现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淋巴结融合、远处转移、支气管狭窄无阻塞与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呈正相关,肿瘤不均匀强化与中央型鳞癌呈现正相关.结论: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与鳞癌的多层螺旋CT比较存在一定差异,对两者鉴别有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会;刘国艳;刘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的发病因素分析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的前置胎盘产妇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将同期接收的正常产妇46例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前置胎盘的发病原因较多,且容易致使早产、产后出血、低出生体重儿、胎盘粘连的发生,对照组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一或多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前置胎盘的发生,因此,加强保健及管理,通过延长孕龄、控制出血等方式,以防止前置胎盘发生.
作者:邹学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配合温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在某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60例患者相关治疗资料.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芒针透刺配合温灸治疗1个疗程后,主观症状得分均值为(26.5±3.2)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值为(24.1±4.0)分,临床体征得分均值为(25.0±2.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得分结果(P<0.05);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疗效结果为优者18例,疗效结果为良者9例,疗效结果为优者2例,疗效结果为优者1例,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90.0%)(P<0.05).结论:芒针透刺配合温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忠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1年2月~2014年7月某社区收集的300例老年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直接检眼镜检查,研究组实施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对两组检查时间、眼底疾病检出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检查时间较对照组检查时间显著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眼底检查后研究组眼底疾病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眼底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已成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重要筛查技术.
作者:肖建彪;石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死亡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少虹;蒋燕新;黄桂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妇产科住院患者5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并将妇产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进行管理后的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与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3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56.00%(P<0.05).结论:给予妇产科住院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不仅能有效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值得在妇产科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杨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技术在胃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近2013年~2016年某院早期胃癌的患者,实施术中前哨淋巴结导航技术.分析:(1)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技术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2)不同病理结果参数对前哨淋巴结导航结果的影响.结果:(1)前哨淋巴结对于区域淋巴结准确性是80.3%(53/66),敏感性72.9%(35/48),特异性100%;(2)通过病理学发现,前哨淋巴结导航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前哨淋巴结导航阳性率与手术方式、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中,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技术可较好的预测区域淋巴结病理状态.
作者:周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宫外孕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0例从2014年9月~2016年4月于某院接受护理的宫外孕腹腔镜患者作为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并且实验组的住院费和创伤程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也缩短了住院时间,有效提升了患者对手术治疗和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广泛推广.
作者:颜仙姣;项美艳;陈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孕妇妊娠结局及进行临床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78例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干预,38例)与B组(不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40例);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妊娠结局.结果:A、B两组与对照组胎儿窘迫、羊水量异常、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窘迫、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有关,左甲状腺素钠片干预与不干预的妊娠结局相似.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某院选取2014年9 月~2016年9 月150 例接受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现将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平均分为3 组,加压钢板组 50 例,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带锁髓内钉组 50 例,给予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外固定支架组 50 例,给予外固定架手术,并观察3组的手术后优良率、愈合时间、感染率及并发症率等临床疗效. 结果:术后随访显示3 组患者为加压钢板组优良率 94%,带锁髓内钉组的优良率 76.6%,支架外固定组的优良率 88%,带锁髓内钉和其他两组比较的优良率可见其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带锁髓内钉组、外固定支架组及加压钢板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2.5±13.4)d、(154.4±15.2)d、(183.3±13.5)d.从本研究分组可以看出,以带锁髓内钉方式手术时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相比较,该方法的相关并发症较少发生.所有,患者的骨折术后愈合时间进行比较是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的(P<0.05).结论 :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选择固定的手术方式,建议首选外固定支架固定和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临床效果显著的是带锁髓内钉组,且感染率及并发症率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傲宇;黄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