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口感染的防治

王丹波;郭翠珊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切口感染, 防治
摘要:近年来,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术后子宫切口感染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防治术后子宫切口感染成为每位妇产科医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文章就合理手术途径选择、手术技巧及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及处理进行探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

    手术切口的选择是做好手术的第一步,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操作简便、充分暴露术野、延长切口的可能性、切口组织张力的大小、切口愈合后的美观性以及既往手术瘢痕的部位[1].故而本文着重介绍了妇产科腹部切口的类型、解剖学特点、选择原则及切口愈合的相关问题.

    作者:商晓;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防治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受多因素影响,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医源性因素,应从各环节积极预防及处理剖宫产后腹壁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兴会;何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腔镜术后宫腔感染的防治及预后

    文章从MEDLINE和中国知网检索与宫腔镜手术和感染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探讨宫腔镜术后宫腔感染的防治方法及预后.宫腔镜术后感染少见,子宫肌内膜炎居多,也有腹膜炎、败血症,甚至死亡.应严格器械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有指征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的防治

    子宫切口感染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剖宫产子宫切口因感染导致围生期不良结局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文章通过复习文献,并进一步阐述子宫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引起足够的关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陈敦金;何玉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穿刺孔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妇科盆腔良性肿瘤治疗的首选术式.然而,腹腔镜手术还是有创手术,仍然有多种并发症.

    作者:周应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口感染的防治

    近年来,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术后子宫切口感染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防治术后子宫切口感染成为每位妇产科医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文章就合理手术途径选择、手术技巧及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及处理进行探讨.

    作者:王丹波;郭翠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妊娠相关性爆发性1型糖尿病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爆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ID)是近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首先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1].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预后凶险,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还不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熟悉,故深入及系统的研究本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瑶;林雪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黑升麻异丙醇提取物防治GnRHa疗程中低雌激素症状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黑升麻异丙醇提取物改善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程中低雌激素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手术后应用GnRHa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5例,分入4组:研究组口服黑升麻异丙醇提取物,研究1组49例,从注射GnRHa第一针起开始服用,20mg/次,2次/d;研究2组45例,从注射GnRHa第二针开始口服,20mg/次,2次/d;反加疗法组21例,从使用GnRHa第二针开始口服利维爱,2.5mg/d;对照组10例,不使用研究药物或反加治疗药物.比较各组间及组内从使用GnRHa第一针起每4周Kupperman评分及各单项评分之间的差异及各组间用药前后FSH,LH,E2之间的差异.结果 注射GnRHa第一针时,各组Kupperm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GnRHa第一针后4周,研究1组Kupperman评分,潮热出汗评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同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GnRHa第一针后8周和12周,研究1和2组,反加疗法组Kupperman评分,潮热出汗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反加疗法组比较,研究1和研究2组潮热出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1和研究2组FSH、LH、E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程中,黑升麻异丙醇提取物从注射第一支GnRHa就开始使用,可以预防出现明显的潮热出汗症状.

    作者:谢梅青;李扬志;王良岸;洪宇;陈冬梅;李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晚期复发卵巢癌合并恶性肠梗阻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复发卵巢癌合并恶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肿瘤病房收治的晚期复发卵巢癌合并恶性肠梗阻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其诊治及预后.结果 所有患者行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腹痛、恶心呕吐及腹胀的症状均得到缓解.2例低位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1例存活4个月以上,1例术后46d死于严重感染).6例患者接受姑息化疗(平均生存6.4个月,其中5例肠梗阻一度缓解).另外7例患者未进行姑息化疗,生存19d至5个月(3例肠梗阻一度缓解).结论 应视具体情况为晚期复发卵巢癌合并恶性肠梗阻患者选择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欣彦;王珺;秦雪;李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

    切口愈合不良是妇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加重患者切口疼痛、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而且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已经明确影响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此可有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文章就常见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做一阐述.

    作者:张婷;汪希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法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以及以盆底肌大肌电压值和盆底肌持续收缩60s的平均肌电压值作为评价参数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住院分娩60例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和空白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于产后42d开始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3个疗程,而空白对照组仅在产后42d进行一般性健康教育,未进行任何产后康复锻炼及治疗.然后分别测量两组产妇在产后42d和产后3个月的盆底肌大肌电压和盆底肌持续收缩60s的平均肌电压.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盆底肌大肌电压及盆底肌持续收缩60s的盆底肌平均肌电压,较空白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结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有显著意义;以盆底肌大肌电压值和盆底肌持续收缩60s的平均肌电压值作为评价参数,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作者:李晓霞;夏泳;郑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1月至2011年4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回顾性分析行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的9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阴式组)的病例资料,抽取同期行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42例(开腹组)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348±114) 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36.76±4.9) h]、住院天数[(10.56±2.10)d]均少于开腹组的[(398±127) mL]、[(40.09±6.5)h]、[(11.79±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切除阴道长度[(3.12±0.17)cm]大于开腹组的[(3.05±0.21 )cm] (P <0.05).阴式组尿潴留发生率(30.0%)较开腹组(11.9%)高(P<0.05).阴式组术后5年内复发率(14.6%)低于开腹组(31.5%)(P<0.05).结论 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彻底,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肇丽杰;柳晓春;谢庆煌;郑玉华;陈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19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0年3-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住院的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结果 除1例术中发现为间质部妊娠改为三孔手术外,其余19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监测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加理想的微创术式,在实施中应注意正确、严格地选择病例,提高手术技巧,术后严密观察血β-HCG的下降.

    作者:王彩芳;高树生;刘艳香;王成友;刘秋香;刘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诊治规范修订稿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曾称为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等,其病原菌是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的酵母菌,其他如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等占少数.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协作组;刘朝晖;廖秦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后子宫内翻1例

    患者36岁.因孕2产1孕39+1周头位待产,脐带绕颈于2011 -10 - 10上午9时40分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妇科肿瘤病史.11年前足月经胎头吸引术经阴分娩一男婴,体重3600g,胎盘胎膜分娩完整,无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软产道裂伤、子宫内翻及产后出血史,孕期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应用网片盆底重建手术术后感染的防治

    与传统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术式相比,经阴道网片置入术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但网片相关的并发症也日益凸显.文章针对与网片相关的感染的发病率、临床表现、高危因素、预防与诊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作者:孙秀丽;王建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阴癌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

    外阴癌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一直是妇科肿瘤医生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根据肿瘤特点和病情需要制定适宜的手术范围和手术方式,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是促进外阴癌手术切口愈合、减少切口相关并发症的根本措施.本文在分析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建议和措施,以供临床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刚;董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脾脏异位妊娠1例报告

    患者34岁,孕2产2.因停经3月余伴全腹疼痛2d,超声发现脾脏异位妊娠1d,于2010-11-02以急腹症收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0 -07 -20,于停经40+d时外院测尿HCG阳性,超声未见宫内孕囊,行诊断性清宫术,病理未见明显绒毛及水泡样组织.

    作者:卢飞飞;王黎明;杨宗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妊娠期自发性肝破裂误诊为胎盘早剥1例

    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妊娠期HELLP综合征并发自发性肝破裂死亡1例,以汲取经验教训,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1病例简介患者24岁.主因孕1产0孕38周+6,双下肢水肿1个月,下腹疼痛3h于2011-01-28 18时入院.患者幼时患小儿麻痹症,下肢行动不便,5岁时曾做双侧跟腱手术,术后仍有部分下肢活动障碍(跛行).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0-04-28,预产期2011-02-05.

    作者:董丽霞;陈娜;侯懿;马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视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

    妇产科疾病治疗中,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切口感染也可致死或是发生后遗症.随着手术技巧的进步、抗生素的应用、医务人员认识水平的提高,手术后各种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逐渐降低,预后也大为改善,所以临床上有逐渐被忽视现象.

    作者:石一复;李娟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