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链非编码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调控银屑病发展的机制研究

王靖;张新萍;金虹;卢珍;李学沧

关键词:银屑病, LncRNA, microRNA, ceRNA, 随机游走
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银屑病中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微小RNA(miRNA)和基因表达的临床与病理意义.方法 下载银屑病患者正常组织、非皮损组织、皮损组织3类60个样本的高通量测序数据(GSE63980),通过生物信息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银屑病不同类型样本之间差异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通过StarBase数据库下载miRNA、lncRNA和mRNA的靶向关系对,通过计算二者的皮尔森相关系数(r≥0.7,P<0.05)和共享miRNA靶点,构建了银屑病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利用文献证实的银屑病相关的miRNA、lncRNA、mRNA作为种子节点计算随机游走得分,筛选出银屑病相关的lncRNA,并对部分结果开展了GO(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文献检索验证了部分lncRNA具有潜在的ceRNA关系.结果 识别了正常和皮损组织中显著差异的677个mRNA,356个lncRNA;正常和非皮损组织中显著差异的240个mRNA,77个lncRNA;皮损和非皮损组织中显著差异的612个mRNA,209个lncRNA.在共表达网络中的mRNA主要参与的GO通路有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DNA绑定、氮化合物代谢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有嗅觉传导、味觉传导等.在ceRNA网络中的mRNA主要参与的GO通路有跨膜受体活性、信号受体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疾等.结论 GAS5与HOTAIR等多个lncRNA在银屑病不同样本中通过与基因竞争miRNA形成潜在的ceRNA关系,有望成为银屑病诊断,治疗的靶标.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耐药gyrA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 优化和建立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的方法,分析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gyrA基因突变,为临床选择个体化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胃内窥镜检查的4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微需氧条件(5%O2、10%CO2、85%N2)下培养出23株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菌株,采用E-test法进行左氧氟沙星药敏试验.提取患者胃黏膜组织和临床分离菌株DNA,PCR扩增gyrA基因部分片段后进行序列分析,采用PCR-HRM分析gyrA基因突变.结果 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47.8%(11/23).11株耐药菌株中10株菌株gyrA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形式主要为C261A、G271T、A272G+G514A.9.1%(1/11)耐药菌株和所有敏感菌株gyrA基因均未发生突变.PCR-HRM方法的特异度和重复性均为100%,低检测限为102 copies/μl.结论 PCR-HRM方法能准确、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gyrA基因突变.

    作者:吴李培;周玉贵;张薇;徐康;宣世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VEGF联合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右侧纹状体注射肝素和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制造脑出血大鼠模型,术后24 h向转基因组纹状体注射外源性VEGF转基因BMSCs,BMSCs移植组注射BMSCs,VEGF组注射VEGF,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第1、3、7、14天对大鼠行mNSS评分,第14天处死大鼠后取脑固定、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检测P75NTR、TrkA在大鼠脑组织内的分布,确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肿周围P75NTR、Trk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大鼠mNSS评分在第7、1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6.55±0.95和4.65±0.95),转基因组(3.94±0.73和2.24±0.70)较BMSCs组(4.75±0.97和3.05±0.88)及VEGF组(5.01±1.01和3.34±0.90)评分降低明显;对免疫组化显示血肿周围脑组织中P75NTR阳性表达明显降低,TrkA阳性产物表达明显增高,Western Blotting显示转基因组、BMSCs组及VEGF组血肿周围P75NTR的表达(0.33±0.02、0.40±0.05、0.42±0.04)较对照组(0.45±0.04)减少,血肿周围TrkA的表达(0.32±0.02、0.23±0.02、0.28±0.04)较对照组(0.15±0.01)有明显上升,其中转基因组较BMSCs组及VEGF组更显著(P<0.05).结论 VEG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能明显促进脑出血大鼠的神经恢复,增加血肿周围细胞TrkA的表达,减少P75NTR的表达,有拮抗周围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许鹏;史磊;周杰;周隆善;耿凤阳;张志逖;李学元;郭传军;肖以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克氏针固定锤状指畸形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严重骨性锤状指畸形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拟于本院接受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治疗的严重骨性锤状指畸形患者3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全部接受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6周后开始康复锻炼,随访时间8至12个月,采用Crawford方法评定患者的指功能恢复情况并将患者分为优良组(n=30)和可差组(n=7),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两组患者的指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根据Crawford方法评定患者术后8个月指功能的优良率为81.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优良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锤状指部位、伤后至手术的时间、是否关节内骨折及是否伴随软组织损伤的比例均与可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进一步的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锤状指部位、伤后至手术的时间、是否关节内骨折及是否伴随软组织损伤均是患者指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严重骨性锤状指畸形效果好,操作简便,术后患者的指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黄少帆;汪强;黄健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在卵巢癌检测中的作用评估

    目的 探讨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在卵巢癌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20例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巢癌分期将卵巢癌组分为卵巢癌早期组(Ⅰ、Ⅱ期)及卵巢癌晚期组(Ⅲ、Ⅳ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E4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各组患者术前血清HE4、CA125阳性表达率,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卵巢癌各亚组患者血清HE4、CA125变化,以及卵巢癌各亚组复发患者复发前不同时间点和复发时血清HE4、CA125变化.结果 术前,卵巢癌早期组和晚期组HE4阳性率、CA125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均P<0.05);卵巢癌早期组和晚期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卵巢癌早期组和晚期组血清HE4、CA125水平均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血清HE4、CA125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至术后12个月降至低,术后18个月又开始上升,术后18个月、24个月、36个月,血清HE4、CA125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仍较术前降低;组间比较,卵巢癌早期组各时间点HE4、CA125水平均低于卵巢癌晚期组;术后36个月内,卵巢癌组共有37例患者复发,与复发前9个月比较,复发前6个月、3个月、复发时复发患者血清HE4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血清CA125水平在复发前9个月、6个月、3个月无明显变化(均P>0.05),复发时明显升高(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E4诊断卵巢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诊断卵巢癌复发的AUC为0.904,均优于血清CA125诊断.结论 HE4对于卵巢癌发病及复发诊断效能高,可用于卵巢癌病程的监测.

    作者:唐海峰;李贤;刘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表达

    目的 检测4周龄Fmr1基因敲除(KO)小鼠海马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方法 使用PCR技术选取4周龄Fmr1 KO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各20只,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mTOR、磷酸化mTOR(p-mTOR)的表达.结果 免疫印迹显示,Fmr1 KO小鼠海马组织mTOR、p-mTOR相对表达量较WT小鼠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海马组织mTOR表达增加可能与Fmr1 KO小鼠的脆性X综合征发病有关.

    作者:丘剑峰;陈盛强;马迪辉;黄月玲;张瑾;潘英;郭艺;戴丽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南京地区维生素D代谢酶CYP2R1基因多态性与结核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生素D体内代谢过程中的代谢酶CYP2R1的基因多态性与南京地区肺结核易感性的关联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南京市胸科医院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共43例(病例组),选取南京地区参加健康体检的居民为对照组85例,PCR方法检测CYP2R1基因上rs10741657、rs12794714、rs1993116位点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χ2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用比值比(OR)及其95%CI表示关联强度.结果 43例肺结核病例及85例健康体检人群在CYP2R1基因上选取rs10741657、rs12794714、rs1993116三个位点进行检测,发现病例组CYP2R1基因上rs1993116、rs10741657位点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R1基因区rs1993116、rs10741657多态性可能与结核遗传易感性有关.

    作者:林霏申;郭晶;高卫卫;张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MP-9基因在MCAO大鼠中表达的DTI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脑缺血区组织的DTI成像评价,探讨缺血区的ADC值及FA值与MMP-9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6只SD大鼠,将其中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和B组(MCAO组),于MCAO后4、8、12、18、24 h时间点,计算病灶侧的ADC值和FA值.另40只SD大鼠按上述时间点进行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分别20只),测定缺血侧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结果 MCAO模型组大鼠缺血区ADC值、FA值均低于假手术组,12 h降至低,随后略有升高,两组间的ADC值、FA值在4、8、12、18、24 h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模型组大鼠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区的MMP-9蛋白表达增加,且在4、8、12、18、24 h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组大鼠缺血区的ADC值及FA值与MMP-9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结论 磁共振DTI序列可动态监测缺血性脑梗死大鼠缺血区的改变,脑梗死区脑组织MMP-9表达参与大鼠脑梗死周围水肿的形成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

    作者:张勇;吕青青;程敬亮;李娅;卜春晓;郑瑞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长链非编码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调控银屑病发展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银屑病中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微小RNA(miRNA)和基因表达的临床与病理意义.方法 下载银屑病患者正常组织、非皮损组织、皮损组织3类60个样本的高通量测序数据(GSE63980),通过生物信息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银屑病不同类型样本之间差异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通过StarBase数据库下载miRNA、lncRNA和mRNA的靶向关系对,通过计算二者的皮尔森相关系数(r≥0.7,P<0.05)和共享miRNA靶点,构建了银屑病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利用文献证实的银屑病相关的miRNA、lncRNA、mRNA作为种子节点计算随机游走得分,筛选出银屑病相关的lncRNA,并对部分结果开展了GO(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文献检索验证了部分lncRNA具有潜在的ceRNA关系.结果 识别了正常和皮损组织中显著差异的677个mRNA,356个lncRNA;正常和非皮损组织中显著差异的240个mRNA,77个lncRNA;皮损和非皮损组织中显著差异的612个mRNA,209个lncRNA.在共表达网络中的mRNA主要参与的GO通路有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DNA绑定、氮化合物代谢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有嗅觉传导、味觉传导等.在ceRNA网络中的mRNA主要参与的GO通路有跨膜受体活性、信号受体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疾等.结论 GAS5与HOTAIR等多个lncRNA在银屑病不同样本中通过与基因竞争miRNA形成潜在的ceRNA关系,有望成为银屑病诊断,治疗的靶标.

    作者:王靖;张新萍;金虹;卢珍;李学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生的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52例(104个关节),所有患儿均接受X线检查、超声检查,对52例患儿的X线检查表现、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并对X线检查、超声检查单独与联合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例患儿中,X线检查表现异常47例,占总数的90.4%;X线检查表现无异常5例,占总数的9.6%.52例患儿中,超声检查表现异常45例,占总数的86.5%;超声检查表现无异常7例,占总数的13.5%.X线与超声联合检查诊断阳性率100.0%(52/52)高于X线、超声单独检查90.4%(47/52)、86.5%(45/52)(均P<0.05),阴性率、漏诊率0、0,均低于X线9.6%(5/52)、9.6%(5/52)和超声单独检查13.5%(7/52)、13.5%(7/52)(均P<0.05),但X线、超声单独检查诊断阳性率、阴性率、漏诊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检查结合X线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遇乐;王娜;关步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纳米碳在清扫甲状腺乳头状癌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纳米碳在清扫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92例PTC状癌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实验组术中于甲状腺内注射0.2~0.3 ml纳米碳混悬液,对照组不予以处理.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甲状旁腺误切数目、手术前后血钙、甲状旁腺腺素(PTH)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总数及喉返神经后阳性淋巴结总数检出率分别为39.34%、35.7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24.47%(P<0.05);实验组甲状旁腺误切率3.12%,声音嘶哑发生率4.17%,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3.8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2%、14.29%、28.57%(P<0.05);实验组术后1 d血钙、PT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右侧中央区淋巴结黑染率91.94%,阳性淋巴结黑染率86.45%,喉返神经前阳性淋巴结黑染率85.87%,喉返神经后阳性淋巴结黑染率87.64%.结论 纳米碳应用对术中淋巴结、甲状旁腺辨认度高,能明显提高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检出数目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强;张水龙;王东亮;肖志富;李德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D打印技术在医学工程学的应用进展

    3D打印是一种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为基础,根据离散和堆积成型原理,运用粉末状金属、热塑性塑料或液体光敏树脂等粘合材料,通过多次分层打印、逐层叠加的方式,快速加工制造任意形状的三维复杂物体的技术.3D打印在2013年被《麻省理工技术评论》评为世界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相比于传统的制造方式,3D打印具有个性化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周期短、高精度等优点,随着人们对个体化、精准化治疗需求的提高,这项新技术的制造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为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目前, 3D打印在该领域的应用已经从打印无生命的器官模型向打印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组织、器官方向发展.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假体植入物、医学模型、活体组织器官及药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聚良;延常姣;黄美玲;凌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IL-10及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素(ET)-1、白介素(IL)-10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656例、亚急性期244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将其分为轻度组286例、中度组448例、重度组166例.均行头颅CT检查明显脑梗死面积,检测血清ET-1、IL-10、hs-CRP浓度,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率轻度组(12.24%)<中度组(23.44%)<重度组(31.93%)(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除了NIHSS评分依次明显升高外,血清ET-1浓度[(97.86±19.42)μg/L、(110.16±22.50)μg/L、(128.92±23.71)μg/L]、hs-CRP浓度[(25.62±5.14)mg/L、(28.11±5.49)mg/L、(34.30±6.97)mg/L]依次明显升高,IL-10浓度[(12.41±2.72)pg/ml、(9.12±2.15)pg/ml、(5.97±1.37)pg/ml]依次明显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I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ET-1、hs-CRP正相关(r=0.69,P<0.05),与IL-10负相关(r=-0.7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T-1、hs-CRP浓度是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危险因素,而IL-10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血清ET-1、IL-10、hs-CRP可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应进行密切监测并给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调节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等对症干预.

    作者:段圣杰;尚进林;琚小红;刘晗睿;胡晓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新鲜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单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共64例JacobⅡ型及Ⅲ型肱骨外髁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给予分组,将切开复位、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手术设置为对照组(30例);将施行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设置为研究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合率、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感染及骨折再移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合计率分别为83.33%和97.06%,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6±13)min、(13.0±2.2)周和(50±16)min、(8.7±1.0)周,P<0.05.结论 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儿童新鲜肱骨外髁骨折,比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疗效好.

    作者:杜喜峰;顾振坤;王帅印;韩镜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及抗休克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GB处理,术后1、2、5 d抽血,测定血浆炎性因子:IL-8、IL-10、TNF-α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浆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肠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4.58±5.26)h、(25.64±7.72)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3.07±6.98)h、(35.29±8.35)h(P<0.05);观察组术后1、2、5 d血浆IL-8、TNF-α、MDA、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GB能明显抑制失血性休克患者机体炎性因子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促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刘春贵;全守波;周声汉;邹启荣;曾庆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