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癌血液供应模式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王俊艳;赵秀兰;赵楠;张丹芳;张诗武;孙保存

关键词:卵巢癌, 血管生成拟态, 肿瘤转移,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的血液供应模式和卵巢癌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tulogenic mimicry,VM)存在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临床和预后资料完整的卵巢癌组织标本84例,复习切片明确诊断后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探讨卵巢癌的血液供应模式,并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马赛克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3种血液供应模式.84例卵巢癌组织中36例(42.86%)组织中观察到VM.VM组患者出现转移的比例为94.4%(34/36),高于无VM组的47.9%(23/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卵巢癌患者VM组与无VM组的生存率,结果 表明VM组患者生存率(69.4%,25/36)明显低于无VM患者(83.3%,40/48)(P=0.044).结论 卵巢癌中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马赛克血管和VM 3种血液供应模式,VM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VM的患者易发生转移,预后比无VM的患者差.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硅胶子宫托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硅胶子宫托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硅胶子宫托治疗有症状的POP-Q分期Ⅲ~Ⅳ期盆腔脏器脱垂患者52例,进行使用方法 、使用时间有无合并症的随访,并填写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FDI-20短表).采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1月至2009年3月有52例患者试戴硅胶子宫托,33例(63.46%)患者试戴成功.随访31/33例(93.94%),其中23/31例(74.2%)自行取放子宫托;取放间隔时间约1d至6月,28/31例(90.32%)<1月.除1例网片添加盆底重建术术后复发后配戴子宫托患者出现网片侵蚀和阴道壁脓肿外,无严重合并症发生.随访中8/31例(25.81%)放弃使用子宫托.其中7/8在1年内放弃.放弃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托大小不合适、取放麻烦或困难.持续使用者随访时间为(10.04±2.57)个月(3~17个月).27倒(含5例放弃者)完成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FDI-20上托前中位评分为36.16分,上托后为25.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硅胶子宫托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能坚持使用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依从性不高.

    作者:韩劲松;朱馥丽;姚颖;王一婷;张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诊断和处理策略

    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常常导致产前尤其产时、产后不可预见且不易控制的大出血,大大增加了产科子宫切除的几率,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多学科合作提高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率,合理期待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同时,重视围术期处理、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尽量保守治疗、适时子宫切除,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围生儿结局和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杨延冬;杨慧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阴道内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内镜下行患侧榆卵管切除术治疗无合并症的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经阴道利用双通道治疗内镜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8例无合并症的输卵管妊娠(其中1例腹腔镜气腹辅助,7例单独内镜手术),经阴道后穹窿置入双通道治疗内镜,应用尼龙圈套扎输卵管及其孕囊后圈套器电凝电切,切下的榆卵管自阴道后穹窿取出.结果 8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64.1±14.6)min,出血量平均(35.0±16.0)mL,阴道切口术后7d愈合良好,血HCG平均10d降至正常,无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感染、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阴道内镜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无合并症的输卵管妊娠是可行的.

    作者:刘雅雯;应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病变与妊娠晚期出血

    宫颈病变引起的妊娠晚期出血只占极少数,主要与子宫颈炎症、子宫颈息肉以及子宫颈癌有关.但这些妊娠期宫颈病变仍不客忽视,首先在超声排除常见的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外,必要时采用宫颈组织活检的进一步获得诊断,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汪希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诊治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的疾病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都会引起孕妇产前或产后出血.产科医生应与血液科医生加强合作,密切监护孕妇,制定适宜的治疗与保健方案,争取胎儿正常发育,减少甚至避免产科出血.

    作者:刘兴会;周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胎儿水肿查因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胎儿水肿的关系及对水肿胎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99例经超声诊断为胎儿水肿综合征的病例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母亲Rh血型及抗D抗体和ABO血型及相关抗体检查;统计染色体异常水肿胎的比例及分析其特征.结果 染色体异常水肿胎占所有水肿胎的15.2%,异常核型以18-三体、45,X和21-三体为主;孕11~20周超声首次诊断出的水肿胎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52.0%)明显高于孕21~36周超声首次诊断出的水肿胎组(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94,P<0.001).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胎儿水肿的重要原因,在孕20周前进行胎儿水肿查因时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吴坚柱;方群;谢英俊;陈宝江;陈健生;林少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视妊娠晚期出血的早防早治

    妊娠晚期出血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主要涉及到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和前置血管等[1].严重妊娠晚期出血常出现急性血容量不足、子宫胎盘功能不全、手术产及早产,进而导致母胎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因此,重视妊娠晚期出血的早防早治、快速准确的诊断出血原因并及时采取合理干预,对于降低妊娠晚期出血对母胎的损害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林其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以腹水为首发特征的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2例分析

    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是指病变起源于淋巴结外的一类淋巴瘤,可以发生在任何淋巴组织或非淋巴组织,原发于盆、腹腔者多侵犯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出现相应症状[1].

    作者:章芳;夏雅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腺癌不孕症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成功助孕1例

    有研究报道持续性不排卵的不孕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几率会增加10.3倍[1].对于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可考虑用大剂量孕激素药物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可考虑立即妊娠.

    作者:郭慧;龚斐;卢光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缺氧诱导因子及其抑制因子在不同妊娠阶段绒毛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抑制因子--PHD1、PHD2和因子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FIH-1)在不同妊娠阶段绒毛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14例10周以内早孕者、11例10-12周早孕者、8例中孕者及24例正常晚期妊娠者绒毛和胎盘组织中的HIF-1α、PHD1、PHD2和FIH-1基因的蛋白水平.对四组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HIF-1α、PHD1、PHD2和FIH-1基因的蛋白均主要表达在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的胞浆中.(2)HIF-1α、PHD1、PHD2和FIH-1在10周以内早孕组(强阳性率分别为50.00%、0、28.57%及0)、10~12周早孕组(强阳性率分别为0、8L 82%、0及90.91%)、中孕组(强阳性率分别为0、37.50%、0及25.00%)及正常晚孕组(强阳性率分别为8.33%、29.17%、8.33%及54.17%)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2;P<0.001).其中HIF-1α和PHD2均在10周以内的早孕期表达强,10~12周早孕期显著下降,中孕期有所升高,至晚孕期进一步升高.PHD1和FIH-1与之相反,均在10周以内的早孕期表达低,10~12周早孕期显著增强,此后在中孕期有所下降,至晚孕期进一步下降.结论 PHD1、2和FIH-1可能在妊娠进展过程中通过调节HIF-1α参与对滋养细胞浸润的调控和胎盘发育,对于妊娠成功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栾南南;乔宠;栾奡;尚涛;王永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广州地区6493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和基因亚型分布.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分型技术(HybriMax)对广州地区6493例女性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并对HPVDNA亚型、感染率和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6493例女性中检出HPV阳性1947例,阳性率为29.99%.阳性感染者中,单一型感染多,为1436例,占73.75%,其中高危单一型感染者1143例,占58.71%,低危单一型感染者293例,占15.05%;混合型感染者511例,占26.25%,主要为双重感染,占19.41%.15个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HPV高危亚型阳性率为25.24%,6个低危亚型HPV感染阳性率为7.98%.排在前十位的亚型分别是HPV52(25.22%)、HPV58(14.20%)、HPV16(13.56%)、HPV6(9.76%)、HPV11(8.32%)、HPV53(7.70%)、HPV33(6.73%)、CP8304(6.68)、HPV68(6.63)、HPV18(6.52%).在各年龄组中,小于20岁女性感染率高,为52.5%,各年龄组HP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26,P<0.05).不同来源患者的HPV阳性率分别是30.66%,19.24%.28.24%,3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274,P<0.05).结论 广州地区女性有相当高比例的HPV感染,HPV52、58、16、6亚型是主要的感染亚型,进行HPVDNA检测和分型对宫颈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韶清;廖灿;黄以宁;李焱;沙文琼;李发涛;李东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蒜素上调TRAIL表达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人宫颈癌Hela、Caski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大蒜素作用前后TRAIL及其受体DR4、DR5的表达以及Caspase-3、8、9活性变化,探讨大蒜素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2009-2010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外培养Hela、Caski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RT-PCR方法 检测大蒜素对细胞TRAIL mRNA表达的影响.(3)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蒜素作用前后细胞TRAIL及其受体DR4、DR5的表达.(4)检测大蒜素对HeLa、Caski细胞Caspase-3、8、9活性的影响.结果 (1)大蒜素对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毒作用逐渐增强.(2)大蒜素处理细胞12h后TRAIL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蒜素处理细胞24h后TRAIL蛋白表达水平上调.(4)大蒜素作用48h后,两种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8、9的活性明显增强.结论 大蒜素对Hela和Caski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上调TRAIL表达.进而活化Caspase-3、8、9,是大蒜素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民华;王惠兰;张敏;袁芳;高洁凡;苏燕燕;宋春丽;刘文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央性前置胎盘个体化期待治疗

    中央性前置胎盘大出血可导致孕妇失血性休克、死亡以及治疗性早产.在保证孕妇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针对每个病例的临床特点,给予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宫颈环扎、预防感染、支持治疗等个体化期待治疗,延长分娩孕周,有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陈素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卵巢癌血液供应模式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癌的血液供应模式和卵巢癌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tulogenic mimicry,VM)存在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临床和预后资料完整的卵巢癌组织标本84例,复习切片明确诊断后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探讨卵巢癌的血液供应模式,并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马赛克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3种血液供应模式.84例卵巢癌组织中36例(42.86%)组织中观察到VM.VM组患者出现转移的比例为94.4%(34/36),高于无VM组的47.9%(23/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卵巢癌患者VM组与无VM组的生存率,结果 表明VM组患者生存率(69.4%,25/36)明显低于无VM患者(83.3%,40/48)(P=0.044).结论 卵巢癌中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马赛克血管和VM 3种血液供应模式,VM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VM的患者易发生转移,预后比无VM的患者差.

    作者:王俊艳;赵秀兰;赵楠;张丹芳;张诗武;孙保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足月剖宫产1例

    患者24岁.孕1产0.孕38+5周,偶有心慌憋气1周于2010年1月26日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4月28日,预产期2010年2月4日.患者生于天津,无疫地久居史,7岁时因反复咯血,痰中找到肺含铁血黄素确诊为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作者:石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缝扎术在前置胎盘处理中的地位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治疗主要是减少出血、延长孕周的期待治疗.宫颈缝扎术是期待治疗的方法 之一,在妊娠24~30周,出血停止后,在全麻或局部麻醉下行宫颈的McDonald缝合以约束子宫下段的伸展及宫口的扩张,使胎盘与宫壁间不易发生剥离错位.但其对前置胎盘治疗的有效性,尚无一致结论,仍需要更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论证.

    作者:彭文;王谢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暂时性高催乳素血症对妊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催乳素(PRL)浓度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间127个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周期的资料.结果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中,按注射HCG日血清催乳素浓度不同分4组,依次为<30ng/mL(A组),≥30~<60ng/mL(B组),≥60~<90ng/mL(C组),≥90ng/mL(D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种植率分别为13.68%、24.16%、15.90%、2.86%;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5.00%、47.17%、29.41%、7.69%.各组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P值分别为0.018和0.019).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HCG日PRL≥90ng/mL(D组)的种植率及妊娠率明显较PRL水平≥30~<60ng/mL(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和0.009).结论 控制性卵巢刺激后血清催乳素浓度较基础水平明显升高,导致暂时性高催乳素血症.当HCG注射日血清催乳素明显升高(≥90ng/mL)时,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对控制性卵巢刺激过程中催乳素水平异常的患者给予严密的监测和适当的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钟依平;沈晓婷;李瑾;齐诠;周灿权;梁晓燕;庄广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弹性蛋白基因变异与盆腔器官脱垂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弹性蛋白(elastin)基因突变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POP或主因其他妇科疾病同时伴有POP住院患者血标本3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Ⅰ、Ⅱ期POP患者9例,Ⅲ、Ⅳ期患者21例,对照组20例的elastin基因16、17、26号外显子扩增,对产物测序.结果 外显子16发现846T/A和853G/A两个变异位点,846T/A在Ⅲ、Ⅳ期POP组5例,时照组1例,两组846T/A变异率为23.8%、5.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优势比(OR)值为5.94(95%CI 0.63~56.20).853G/A在Ⅲ、Ⅳ期POP组10例,对照组1例,两组853G/A变异率为47.6%,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OR值为17.27(95%CI 1.94~153.66).Ⅰ、Ⅱ期POP组16号外显子未发现变异.17号与26号外显子未发现变异.结论 846T/A可能不是Ⅲ、Ⅳ期POP的发病因素.853G/A可以增加Ⅲ、Ⅳ期POP患病风险.853G/A可能是Ⅲ、Ⅳ期POP的一个发病因素.

    作者:曹霁雯;石彬;贾丽;赵昕;吴燕菁;孙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持续发热剑突下包块

    黄亚绢(妇产科主任医师,主持人):患者系剖宫产术后持续发热8d由辖区内一专科医院转入我院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目前发热原因不清,请相关科室会诊,进行病例讨论,以明确诊断,决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作者:李华萍;黄亚绢;李明;白岳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和胎盘边缘血窦破裂的诊断及处理

    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和胎盘边缘血窦破裂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不可忽视的原因.尤其是帆状胎盘血管前置血管破裂,临床表现与前置胎盘相似.但常因胎儿失血而导致较高的围生儿死亡率.对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和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尽早做出诊断对降低围产期母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鹃;刘学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