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王建六
未生育的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常寻找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 是复习有关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相关文献,探讨适合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患者特征、治疗前的评估、治疗方案、疗效以及妊娠率.
作者:冯凤芝;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携带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对绒癌耐药细胞株耐药指数的影响.方法 应用AdMax系统构建携带TNF-α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鉴定、分离、培养、扩增、纯化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携带TNF-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hUCB-MSCs后,与绒癌耐药细胞株JEG3/VP16共培养,空载腺病毒(Ad-EGFP)感染的hUBC-MSCs做为对照,MTT法测定共培养48h后JEG-3/VP16对依托泊苷(VP16)、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耐药情况.结果 (1)酶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构建的重组腺病毒携带TNF-α基因.(2)重组腺病毒可高效感染hUCB-MSCs.(3)JEG-3/VP16和转染TNFa基因的hUCB-MSCs共培养,JEG-3/VP16对VP16、5-Fu、MTX的IC_(50)分别下降至未共培养前IC_(50)的1/12.8,1/6.75和1/10.1.结论 携带hTNFα基因的hUCB-MSCs与绒癌耐药细胞株JEG-3/VP16共培养后,逆转了JEG-3/VP16的耐药性.
作者:马妍;向阳;陈燕;冯凤芝;万希润;杨秀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患者年龄则有年轻化的趋势.部分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有保留卵巢功能的要求.目前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卵巢保留的适应证尚无定论,保留后的卵巢发生宫颈癌转移的风险如何以及宫颈癌卵巢转移方面的报道均不多.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就宫颈癌卵巢转移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上宫颈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提供参考.
作者:梅泉;李双;马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子宫主韧带精细显微组织结构,为全面了解主韧带功能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4月至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三家医院Ⅲ型子宫切除术后新鲜离体主韧带标本22条,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及多种特殊染色方法对主韧带组织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1)主韧带中含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肌纤维,以胶原纤维为主.(2)含大量脂肪组织.(3)富含神经组织,为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以及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主要分布在主韧带的下半部.(4)富含中、小、微动静脉血管,主要分布在主韧带的上半部.(5)淋巴管呈均匀分布,偶见淋巴组织和淋巴结.结论 主韧带组织结构复杂,其精细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些疾病以及一些手术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基础.
作者:陈春林;黄劲松;刘萍;熊樱;孔欣;李峰娟;黎相照;蔡俊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妊娠早期滋养细胞浸润子宫壁的程度关系到胎盘形成和胎儿宫内发育的情况.滋养细胞的浸润行为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极为相似,但不同的是,滋养细胞的浸润行为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控制,即滋养细胞浸润母体子宫的时间是在孕12周左右,而它浸润的深度主要是蜕膜和子宫内侧1/3肌层~([1]).若滋养细胞的浸润机制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异常妊娠结局~([2-3]).滋养细胞浸润过浅则会出现胎儿生长受限(FGR)和子痫前期;同样,如果滋养细胞浸润过深,就会导致植入性胎盘,如果滋养细胞的浸润行为不再受到控制,就会演变为绒毛膜癌.对于滋养细胞浸润异常发生的机制至今不明.目前发现很多因素调控滋养细胞的这种浸润行为,如激素、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水解蛋白酶类等,近研究表明KiSS-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Kp-54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参与滋养细胞浸润的调控,本文现就Kp-54及其受体AXOR12在胎盘滋养细胞浸润行为调控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赵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瘦素(leptin)自1994年首次被确定以来,有关瘦素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受到关注.瘦素不但在调控饮食行为、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和应急反应,造血以及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生殖过程.目前许多研究提示瘦素可以将营养状况的信号传递给与生殖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而且发现瘦素还是启动青春期发育过程的一个允许信号~([1]).近对女性的观察研究表明瘦素参与将能量状态的信号传递给生殖过程,且在人类和动物生殖调控的神经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2]).可见瘦素与人类生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分泌过多、缺乏或抵抗都可能导致生殖功能异常.
作者:关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化疗是上皮性卵巢癌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但在药物组成、剂量强度、给药方式、腹腔化疗、新辅助化疗及维持和巩固治疗方面仍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王新宇;谢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雄激素活性的影响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猪卵泡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L-6(10ng/L、100ng/L、1000ng/L),观察IL-6对卵泡内膜细胞睾酮分泌及卵巢颗粒细胞雄激素受体(AR)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24h、48h、72h三个时间点分别与空白对照组(0ng/L)相比,加入IL-6后卵泡内膜细胞睾酮分泌无明显变化;在72h时通过Real-time PeR检测发现,IL-6(100ng/L、1000ng/L)对卵巢颗粒细胞AR-mRNA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结论 IL-6虽然没有直接促进卵巢睾酮分泌的作用,但却可以上调卵巢组织AR-mRNA的表达,间接增强雄激素活性,此可能与慢性亚临床炎症可引发PCOS的机制有关.
作者:洪岭;商宏恺;滕晓明;李昆明;杨阳;张燕;龚瑶;童晓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远期并发症以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为常见,发生放射性小肠瘘则非常罕见~([1]).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宫颈癌2123例,其中,采取单纯放射治疗1725例,发生放射性小肠瘘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脐血来源树突细胞(DC)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方法 分离脐血淋巴细胞并在含10%人AB血清的RPMI 1640、含10%胎牛血清(FCS)的RPMI 1640、无血清培养基X-VIVO 20及含20g/L人血白蛋白的X-VIVO 20四种不同培养基中培养DC.观察细胞形态,DC表型分析,并检测脐带血树突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培养过程中,细胞呈现典型的DC形态.X-VIVO20组CD_(1α)、CD_(83)的表达略低于有血清培养基组,但加入20g/L人血白蛋白后,CD_(1α)、CD_(83)的表达接近有血清培养基组.结论 加入20g/L人血白蛋白后,无血清培养基中脐带血诱导扩增的树突状细胞,体外激发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
作者:周晔;冯子珊;冯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可损害年轻患者的卵巢功能.临床研究显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对卵巢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一般主张在化疗前7~10d使用.其他激素替代治疗、口服避孕药和细胞凋亡抑制剂如1-磷酸-神经鞘氨醇等可能也有保护卵巢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小平;王建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宫颈癌的治疗采用以手术、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过程中作用日渐重要,应用广泛,但在临床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介绍了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及同步放化疗的研究现状.
作者:郝敏;张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大连妇产医院154例复发性宫颈癌病例资料,总结其复发的高危因素.复发患者中38例盆腔局部复发而没有远处转移的中心型复发者,进行盆腔清扫术;116例盆腔以外的复发的病例,其中92例采取放疗和化疗结合,20例单纯化疗,4例单纯放疗.结果 与宫颈癌复发相关的高危因素分别为:ⅢA~ⅣA期高于ⅠB~ⅡB期(P<0.01);低分化高于中、高分化(P<0.001);内生型高于外生型(P<0.001);深层间质浸润高于浅层间质浸润(P<0.005);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阳性高于阴性(P<0.001).宫颈癌复发主要发生在术后2年内.复发宫颈癌5年存活率为18.8%;采用手术辅助化疗、放化疗和单纯化疗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术后更应严密随诊,复发宫颈癌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应提倡个体化治疗.
作者:王忠民;姜继勇;乔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该文就动脉灌注化疗(动脉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历史、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妇科恶性肿瘤动脉化疗的两个阶段,系统地总结了动脉化疗的用药原则及后续治疗原则,并指出动脉化疗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作者:陈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喇端端(主持人,妇产科主任医师):我们请兄弟科室专家们参加1例产科疑难病例讨论,通过对该病例的诊疗过程的深入分析,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收获,从而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先请住院医师汇报病史.
作者:喇端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子宫内膜癌以手术为主,但放疗及化疗等非手术治疗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重点就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后的补充治疗及晚期患者的非手术治疗选择和实施原则做一阐述.
作者:王刚;董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作为宫颈癌的根治性、辅助性或姑息性治疗方法.本文就宫颈癌临床放疗工作中的一些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和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孔为民;王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由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对化疗高度敏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作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以及应用预后评分可使其治疗达到分层个体化,GTN成为了少数几个能通过化疗而达到治愈的肿瘤之一.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进展.
作者:吕卫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以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1例主诉中重度痛经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45例进入研究组(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16例进入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用药后痛经症状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0例,无效7例,有效率84.4%;对照组痛经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有效率3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体积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 散结镇痛胶囊能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副反应小.
作者:宋楠;王艳艳;冷金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短期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 计算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6家医院66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入院时MELD分值,以及其中26例行剖宫产术、5例阴遭分娩的晚期妊娠患者分娩前后的MELD分值及其差值(AMELD),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并应用c-统计值评价MELD评分对妊娠合并重型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66例入院时MELD分值,死亡组(37.14±9.86)高于存活组(22.45±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例院内分娩患者中,存活组与死亡组分娩前MELD分值分别为19.57±10.64、30.3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例剖宫产患者中,术后存活组MELD分值逐渐下降,而死亡组MELD分值逐渐上升,两组间手术前后MELD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 MELD分值同术前的差值(AMELD)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统计值均>0.8.结论 MELD评分对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短期预后显示出非常好的预测价值.剖宫产术后3d同术前MELD分值的差值对于评价预后也有着非常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邓柳枝;李小毛;陈敦金;余艳红;唐小平;赵少飞;谭华霖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