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英丽;李蓉;乔杰;王丽娜;丁丽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rs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具有创伤小,腹腔不受干扰,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腹壁无瘢痕等优点.我院通过改进的TVH手术方法,对292例有手术切除指征的大子宫实施TVH,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秀清;高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对继后妊娠产后出血发生危险的影响.方法 1998年7月至2001年3月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产前检查机构同时收集年龄为20~34岁,孕周<12周的病例资料,分为药流组(4 698例)、术流组(4 582例)和非流组(4 705例)3组,并且在妊娠第28~30周、分娩时及分娩后4~6周进行调查随访.结果 产后出血的总发生率为1.94%,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药流组(1.89%)与术流组(2.14%)、非流组(1.79%)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流组中有清宫史、妊娠间隔<6个月或有流产并发症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略高于非流组,OR分别为1.33、1.44和1.60,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妊娠间隔的缩短,药流组和术流组相比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对危险度从妊娠间隔>1.5年的0.51上升到<0.5年时的1.47.结论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通常不会增加初产妇女继后妊娠产后出血的发生危险,但如流产时有过清宫史或其他并发症以及妊娠间隔6个月以内,可能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张艳;高尔生;朱虔兮;程怡民;罗琳;吴尚纯;陈爱民;周利锋;丁吟秋;袁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早产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早产儿的发生率全球除法国和芬兰外均在增加,美国1990年早产儿发生率为10.6%,2000年增至12.5%,每年有50余万早产儿即每分钟在美国有一个早产儿出生.
作者:吴连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胎粪性腹膜炎产前超声诊断与胎儿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总结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超声诊断、出生后证实的胎粪性腹膜炎病例,按产前末次超声表现将病例分为4组:A组为单纯腹腔内钙化灶,B组为腹腔内钙化灶伴腹水或假性囊肿或肠管扩张,C组为腹腔内钙化灶伴2种相关异常声像,D组为腹腔内钙化灶伴3种或以上相关异常声像,比较4组胎儿出生后临床结局.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粪性腹膜炎共38例,其中29例出生.出生后手术率:A组为0(0/13),B组为33.3%(3/9).C组为66.7%(2/3),D组为100.0%(4/4),不同组别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病例病死率10.3%(3/29),其中1例单纯腹腔内钙化灶病例为早产,1例拒绝手术,1例术后败血症死亡.26例存活,除1例出生4个月时因肠梗阻行急诊手术,余随访至今无异常.结论 胎粪性腹膜炎的产前超声表现与胎儿临床结局关系密切,出生后手术率随合并相关异常增多而增高;大部分单纯腹腔钙化灶胎粪性腹膜炎临床结局良好.
作者:何花;谢红宁;李丽娟;朱云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核形态评分(原核评分)、卵裂胚发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对需要行胚胎植入前诊断(PGD)的7例患者,于受精后第3天,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 .选用13、18、21、X、Y 5种染色体探针筛查这些病人种植前胚胎的非整倍体,同时分析原核评分、胚胎发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 7例患者各行PGD 1个周期,共获得73个胚胎;根据原核评分将所有胚胎分成A、B两组.原核评分≥14分的胚胎为A组,共49个;<14分者为B组,24个;在A组中,优质胚胎比例为46.9%(23/49).显著高于B组的20.8%(5/24),P<0.05;对52个胚胎进行活检,51个胚胎有FISH诊断结果 ;在有FISH诊断结果 、原核评分≥14分的胚胎中,正常胚胎的比例为51.4%(19/37),显著高于评分<14分胚胎的21.4%(3/14),P<0.05;优质胚胎中,正常胚胎的比例为55.6%(15/27),显著高于非优质胚胎的29.2%(7/24),P<0.05.原核评分≥14分的优质胚胎中,染色体正常胚胎的比例为70.0%(14/20),高于优质胚胎的5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分高的原核有更大的机会发育成优质胚胎和染色体正常的胚胎,优质胚胎中染色体正常胚胎的比例高于非优质胚胎.
作者:刘见桥;庄广伦;龙晓林;杜红姿;石宇;黄玉玲;黄艳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超促排卵时卵泡晚期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基础促性腺激素正常的不孕症妇女,21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均采用超促排卵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短方案降调节方案,卵泡刺激素(FSH)225IU/d起进行超促排卵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LH水平对IVF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HCG日血清LH≥1.58 IU/L者妊娠率(58.33%)明显高于LH<1.58 IU/L者(34.48%),比较低LH组(A组)和高LH组(B组)的临床情况发现,A组的Gn用量高(2 218.5IU 对1 938.OIU)、Gn使用时间长(12.32d对11.03d).HCG 日的雌二醇(12 854.96pmol/L对15 022.55pmol/L)、孕酮(3.12nmol/L对3.69nmol/L)水平低,经统计学处理,P均<0.01.结论 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卵泡晚期的LH水平过低(<1.58IU/L)将会导致临床妊娠率下降.可能与获卵数多,而相应的雌、孕激素水平较低有关.
作者:路英丽;李蓉;乔杰;王丽娜;丁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早产是一个重要、复杂而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根据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凡妊娠满28周(196d)至未满37周(258d)间分娩者为早产(prematuredelivery,PTD).
作者:陈惠池;付凌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早产胎膜早破又称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37周之前的胎膜破裂.
作者:刘芳;漆洪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969年,Liggin在羊分娩发动研究中发现,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能增加早产胎羊存活率;
作者:曾蔚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几种易栓症(thrombophilia)孕产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85例易栓症孕产妇和30例正常孕产妇分娩前后的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的含量和抗凝血酶活性(AT-Ⅲα)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组中P-选择素、F1+2、DD、PAP水平分娩前均明显增高(P<0.05);分娩后子(癎)前期重度组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AT-Ⅲα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子(癎)前期组中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分娩前后均有降低(P<0.05);妊娠合并糖尿病组AT-Ⅲα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选择素、F1+2、DD、AT-Ⅲα可作为易栓症孕产妇的临床监测指标.
作者:汪丽萍;王辰;钟梅;刘建;尹爱兰;裘毓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沈阳市妇婴医院10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多胎妊娠率为26%.本文将近年单卵双胎(MZ)9例做一临床分析.
作者:邱玉莹;邢毓凤;陈铮;回艳涛;张琪琳;曲文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径和适应证及其变化.方法 调用北京协和医院1996-2006年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病案首页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3组.对各组手术适应证及其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开腹子宫切除术占70.9%,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占20.6%,阴式子宫切除术占8.5%.腹腔镜子宫切除所占比例从1996年2.4%上升到2006年的25.4%.全子宫切除术的常见手术适应证为子宫肌瘤(53.3%~56.2%)、子宫内膜异位症(含子宫腺肌病)(17.5%~19.1%)、良性卵巢肿瘤(7.8%~9.2%)以及生殖道脱垂(7.6%~7.7%).相比1996-2001年,2002-2006年因宫颈病变和子宫内膜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比例增加,通过腹腔镜途径处理者增多.结论 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逐渐增加,手术适应证与开腹子宫切除术趋于一致.宫颈病变和子宫内膜病变在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中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而且通过腹腔镜途径处理者增多.
作者:谭先杰;郎景和;刘珠凤;孙大为;冷金花;朱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漆洪波(主持人,妇产科教授):我们讨论产科1例疑难病例,总结诊治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
作者:谯建;漆洪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及探讨Ki67和Caspase-3在外阴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996年1月至2006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阴鳞癌(VSCC)30例,并收集其临床病理特征;外阴上皮内瘤变(VIN)3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30例;正常外阴皮肤10例.采用鼠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及兔抗人Caspase-3多克隆抗体以SP免疫组化法进行研究.结果 Ki67在外阴鳞癌中高表达(阳性率83.3%),在VIN及NNED中表达下降,在外阴正常皮肤中低表达.Caspase-3 在外阴鳞癌中低表达(阳性率53.3%),在VIN及NNED及外阴正常皮肤中表达增加.Caspase-3的表达随外阴鳞癌的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P<0.05).Caspase-3蛋白和Ki67蛋白在30例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细胞增殖标记抗原Ki67的表达阳性率增高与外阴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参与了外阴癌的发生过程,并且可能作为评价外阴癌侵袭性的一个指标.
作者:李玉芳;张量;武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hinp rep cytologic test,TCT)和Bethesda 系统(TBS)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7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就诊的9 003例患者进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 9 003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452例(5.02%),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187例(2.0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03例(2.2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l例(0.46%),鳞状细胞癌(SCC)3例(0.03%).30~39岁年龄段,异常涂片高178例(39.38%),其次是40~49岁年龄段126例(27.88%),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CT与病理检查符合率分别为LSIL 71.00%、HSIL 94.00%、SCC 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CT 技术结合TBS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配合阴道镜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作者:孟炜;韩英;丁岩;米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妊娠期体内的一些炎性改变会导致早产.现就发病率较高的牙周病和生殖道炎症分别进行阐述.
作者:贺晶;梁峰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早产一直是产科的热点问题,早产儿一直是围产儿死亡和患病的主要原因,引起早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宫颈机能不全.
作者:于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徐华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早产发生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和社会状况会有所不同,一般在5%~10%.早产是造成围产儿死亡和婴幼儿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真正导致大危害的还是占早产比例较小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出生体质量<1 500 g),特别是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I,出生体质量<1 000 g).
作者:段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妇产科47例卵巢上皮癌(卵巢癌),2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27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VEGF及PCNA的表达.结果 VEGF、PC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36%、78.72%,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及交界性肿瘤(P<0.01).在卵巢癌中,VEGF、PCNA的阳性表达在Ⅲ~Ⅳ期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且两者表达随着卵巢癌分化程度的下降,表达逐渐升高.VEGF、PCNA的表达与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VEGF表达与PCNA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VEGF的表达与卵巢癌细胞增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CNA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GF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刺激两种途径影响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李彤;陆景明;冯虹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