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罗紫浓

关键词:循证护理, 单纯全程陪产护理, 产科, 分娩,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对产妇施以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某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施以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试验组则施以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产妇干预后3个产程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选产妇,试验组自然分娩产妇产后24h 内出血量>500ml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P <0.05),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24h 内出血量>500ml 发生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对分娩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引入产科分娩护理实践之中,能够显著缩短产妇产程,减少自然分娩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对分娩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妊娠后不孕患者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后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对象共100例,均为某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后不孕患者,入院后都进行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术后妊娠38例(38.0%)。其中流产3例(3.0%);正常宫内妊娠30例(30.0%),29例足月分娩,1例早产;异位妊娠5例(5.0%)。轻度粘连患者术后正常妊娠率明显高于中度和重度粘连患者(P <0.05),而中度粘连患者术后正常妊娠率又明显高于重度粘连患者(P <0.05),输卵管粘连越轻,术后妊娠率越高。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粘连与堵塞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受孕率。

    作者:蔡敏;郭蓉;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儿童哮喘的心理辅导结合中药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中药治疗在儿童哮喘中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符合标准的儿童哮喘病例共220例,共分为单纯西药组、心理辅导结合西药组、单纯中药组、心理辅导结合中药组4组,4组人数各55例。在规范治疗之后,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4组病例的疗效、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行为进行问答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疗效上,单纯中药组较单纯西药组好,心理辅导结合中药组较单纯中药组好,心理辅导结合西药组较单纯西药组好,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行为方面,单纯西药组、单纯中药组的患儿明显不喜欢学校和学习,好朋友明显较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与陌生人交往,而心理辅导结合西药组、心理辅导结合中药组的患儿心理状态评分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型哮喘,疗效确切。结合心理辅导的哮喘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较未给予心理干预的哮喘患儿强。

    作者:刘珈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肺结核咯血病人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舒适护理研究分析

    目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舒适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某院8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结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巫晓华;陈碧仪;龚忠霞;黄丽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常规对应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药,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药,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临床主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疗效确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患者肺功能得到良好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某院妇产科在2013年1月1日~2014年9月31日这段期间内收治的36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为1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知识掌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以此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7.02±1.87)d 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2476.63±847.84)元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86.34%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良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知识掌握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具有保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喻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信平台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骨折病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辅助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微信平台辅助传统健康教育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姚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接收的50例老年肾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存活率68.0%相比于对照组存活率16.0%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52.0%,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治 HP 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远期复发率

    目的::探究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 HP 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 HP 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把这些患者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都在采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对照给予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 HP 根除率等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腹胀、反酸、上腹疼痛等情况都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腹胀、反酸、上腹痛改善情况尤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HP 根除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治疗方法对 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HBV和 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某疾控中心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002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纯感染患者与 HBV 和 HCV 重叠感染患者血清中 IL-6、IFN-γ的水平,分析 HBV、HCV重叠感染与IL-6、IFN-γ的关系。结果:HBV、HCV 重叠感染患者、HBV 患者及 HCV 患者的 IL-6、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HBV、HCV 重叠感染患者的 IL-6水平显著高于 HCV 患者和 HBV 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比较IFN-γ在3组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表达水平,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V和 HCV重叠感染的生化指标变化与IFN-γ、IL-6水平密切相关,IL-6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金指标。

    作者:崔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数理医药学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中医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共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n =52)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n=55)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教育干预护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达98.18%(54/5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区珮嘉;廖颖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养老机构管理规范化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基于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先试先行的探索实践,深入研究其标准的制定完善、实施过程的基础上,评估总结星级评定对养老机构管理规范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策建议。

    作者:冯建光;王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靶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流浪精神分裂症靶症状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50例,8周为一个疗程。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一个疗程后,齐拉西酮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6.5%和64.6%,利培酮组分别为86.5%和68.5%,两组疗效相当(P >0.05);一个疗程后,就PANSS 评分而言,两组较开始时均明显减低,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程度,但齐拉西酮对阴性症状的改善优于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几乎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月经改变、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都对治疗流浪精神分裂症靶症状疗效显著且相当。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比利培酮更少,尤其在阴性症状的改善方面疗效显著,对长期的流浪有阴性症状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诊绿色通道手术对创伤休克病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诊绿色通道手术对创伤休克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48例创伤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诊科室检查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各科室有关人员的准备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为100.00%(24/24),对照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为83.33%(20/24),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式对于治疗创伤休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和各科室人员的准备时间,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廖玉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于昏迷情况的研究

    根据某院收治的102例昏迷患者情况,对昏迷情况作了详细和完整的介绍,分析了相关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提出了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方案。

    作者:王晓宇;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Ⅰ期内痔出血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由槐花、地榆、当归、黄芩、荆芥、防风组成)口服治疗1期内痔出血的疗效。方法:12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以自拟中药汤剂口服并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照组予槐角丸并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期内痔出血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芳;尚锦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急救抢救的效果进行分析,为此类患者的抢救提供参考。方法:纳入100例某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所收的治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急诊抢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其它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氧分压(PaO 2)、pH 值、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心率(HR)以及呼吸频率(RR)等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相关指标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急救抢救的效果更佳,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好选用急诊抢救的方式来处理。

    作者:向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通过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确诊为纤维肌痛综合症的患者53名,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应用塞来昔布及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26例与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的实验组27例。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VAS 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通过加用普瑞巴林后在 VAS 评分、疼痛点数及治疗有效率(24/27,88.92%)方面上明显高于对照组(13/26,50.00%),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明显(P <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普瑞巴林对纤维肌痛综合症进行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显著改变疾病伴随的睡眠障碍、晨僵和乏力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郭素梅;李冠;吕泽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4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主要为胫骨、股骨、肱骨及尺桡骨骨折,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固定法治疗,观察组予以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愈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总愈合率为62.9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率为7.4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率为33.33%,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接骨板用于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好,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脑梗死者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在某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精神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精神焦虑抑郁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