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雪端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FD), 奥美拉唑,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某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部烧灼感、上腹疼痛、嗳气、腹胀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相比,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持续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院肾病科住院并进行 PD 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2年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透析依从性、腹膜炎发生率、再住院率、恢复劳动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透析依从性、恢复劳动能力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腹膜炎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锡林浩特市近几年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锡林浩特市2009~2013年的结核病流行特点,为结核病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锡林浩特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疫情报告提供的2009~2013年历史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结核病病例报告和数据。结果:锡林浩特市自1994年实行结核病监测管理以来,结核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2005年以来,结核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结论:结核病仍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作者:史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大肠杆菌菌株四环素耐药基因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细菌不断增多,耐药范围扩大,程度加强,不断出现多重耐药菌株。研究表明,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获取外源性的耐药基因是常用、有效的抵抗抗生素的方式。因此,调查耐药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流行以及耐药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细菌耐药机理和耐药性相关基因已经发展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PCR 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实现多重反应,自动化程度高,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致病菌、动物感染和食品微生物的检测上。

    作者:孙泽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儿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健康教育、心里护理、生活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研究结果证实,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护理,有助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作者:孙书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肩峰形态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钩钢板治疗锁定远端骨折的疗效与肩峰形态的关系。方法:研究锁骨远端骨折钩钢板治疗出现钢板肩峰下撞击症的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钩钢板固定与肩峰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患者中Ⅰ型肩峰所占比例为32.5%,Ⅱ型肩峰所占比例为7.5%,Ⅲ型肩峰所占比例为60.0%。取出前后的肩关节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钩钢板治疗,但同时应结合具体的肩峰形态,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作者:张毅;袁丁;赵安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分析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48例进行内固定手术的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予以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其生命体征变化幅度较之对照组患者更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性病疑病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性病疑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某院收治88例性病疑病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C 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两组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性病疑病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80例危险因素分析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某院2005年2月~2015年2月妇产科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研究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肠球菌的耐药性。方法:分析80例肠球菌引发的产褥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例数及其相关因素,对数据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提取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对培养出的肠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发生肠球菌引起的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有3个,分别为胎膜早破、宫腔操作、阴道细菌感染,均满足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肠球菌敏感性高的药物为万古霉素,耐药性高的药物为青霉素。结论:应该充分认识到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胎膜早破、宫腔操作、阴道细菌感染等,尽量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从而降低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对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

    作者:王勇刚;刘丽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盐酸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盐酸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应用托烷司琼和盐酸帕洛诺司琼,两组均为56例患者,分别使用烷司琼4mg+地塞米松5mg 或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地塞米松5mg 于化疗前半小时使用。对比两组患者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进食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托烷司琼组和盐酸帕洛诺司琼组急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3.2%(41/56)和78.6%(44/56),P >0.05;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8.2%(27/56)和71.4%(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托烷司琼和盐酸帕洛诺司琼治疗后,患者因食欲下降致进食量明显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1.8%(29/56)和19.6%(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托烷司琼和盐酸帕洛诺司琼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程度也较轻。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对延迟性呕吐的缓解效果更优,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盐酸帕洛诺司琼良好的呕吐控制效果保证了化疗期间患者有足够的能量摄入。

    作者:喻杰;曹文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Ⅰ期内痔出血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由槐花、地榆、当归、黄芩、荆芥、防风组成)口服治疗1期内痔出血的疗效。方法:12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以自拟中药汤剂口服并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照组予槐角丸并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期内痔出血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芳;尚锦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养老机构管理规范化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基于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先试先行的探索实践,深入研究其标准的制定完善、实施过程的基础上,评估总结星级评定对养老机构管理规范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策建议。

    作者:冯建光;王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以此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方法:选取某院检验科各项指标正常的血液样本100份进行免疫检验,将这些血样都分为两份,一份作为实验样本(实验组),另一份为参照样本(对照组),运用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检验,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和补体(C3、C4)为观察指标,并将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免疫球蛋白与补体的平均指数差异显著,实验组的平均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严格控制免疫检验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欧阳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某院妇产科在2013年1月1日~2014年9月31日这段期间内收治的36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为1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知识掌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以此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7.02±1.87)d 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2476.63±847.84)元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86.34%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良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知识掌握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具有保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喻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谈颅脑损伤在临床上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在临床上的观察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某院32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上的观察和护理,总结观察方法及护理经验。结果:通过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病人全部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作者:肖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HBV和 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某疾控中心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002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纯感染患者与 HBV 和 HCV 重叠感染患者血清中 IL-6、IFN-γ的水平,分析 HBV、HCV重叠感染与IL-6、IFN-γ的关系。结果:HBV、HCV 重叠感染患者、HBV 患者及 HCV 患者的 IL-6、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HBV、HCV 重叠感染患者的 IL-6水平显著高于 HCV 患者和 HBV 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比较IFN-γ在3组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表达水平,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V和 HCV重叠感染的生化指标变化与IFN-γ、IL-6水平密切相关,IL-6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金指标。

    作者:崔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4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主要为胫骨、股骨、肱骨及尺桡骨骨折,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固定法治疗,观察组予以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愈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总愈合率为62.9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率为7.4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率为33.33%,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接骨板用于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好,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信平台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骨折病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辅助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微信平台辅助传统健康教育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姚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效果比较。方法:对某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8例诊断明确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2.3±6.5)ml 显著低于对照组(54.3±5.8)ml,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展现状研究

    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癌症的高发病是国家需要重点投入研究的病种。选取了 SooPAT 的专利网为数据源,从专利数据的整体情况、法律状态、申请国省情况、重点专利技术、申请人和专利企业专利权人地区分五个方面对原发性肝癌中国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从总体趋势看,原发性肝癌专利申请量目前处在增长阶段;从法律状态看,“有权”为58件,“审中”有46件,“无权”有112件;从专利量的地区分布来看,上海、北京等地的申请量较高,而美国是在华申请专利多的国家;从重点专利技术看,AK61(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是原发性肝癌研发的热点技术领域;从企业专利密度看,各个地区数值均不高,四川第一,上海第二。

    作者:许吉;方肇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通过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确诊为纤维肌痛综合症的患者53名,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应用塞来昔布及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26例与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的实验组27例。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VAS 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通过加用普瑞巴林后在 VAS 评分、疼痛点数及治疗有效率(24/27,88.92%)方面上明显高于对照组(13/26,50.00%),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明显(P <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普瑞巴林对纤维肌痛综合症进行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显著改变疾病伴随的睡眠障碍、晨僵和乏力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郭素梅;李冠;吕泽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