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
患者27岁,住院号0600162.闭经9个月,胎动5个月,阴道流少许血性分泌物1h,于2006-03-29入院待产.2003-12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分娩一男活婴,自述住院及手术经过顺利.
作者:杨娜;兰涛;王丹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与癌周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2003-04-2004-06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采用RT-PCR方法,检测VEGF-C及VEGFR-3mRNA在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及组织化学淋巴管染色并计数,分析其与VEGF-C mRNA表达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 VEGF-CmRNA和VEGFR-3mRNA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VEGF-CmRNA表达阳性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淋巴管密度分别大于VEGF-CmRNA表达阴性及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二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VEGF-C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上调导致了癌周淋巴管生成,促进了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作者:王玉珍;梁志清;王丹;常青;史常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妇女从青年进入中年时期,全身各个器官从功能旺盛阶段向衰退逐步过渡,其中以神经内分泌、生殖器官比较明显.发达国家妇女平均年龄已达80岁,但在40岁以后其生殖功能已明显减退,50岁左右达绝经期.
作者:戴钟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血液有形成分(细胞)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作者:余艳红;黄莺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诊断在未能除外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内瘤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的意义和临床处理.方法 1999-10-20-2004-01-24墨尔本皇家妇女医院宫颈病变门诊(Dysplasia Clinic of the Royal Women's Hospital,Melbourne)对96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H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活检或行宫颈锥切组织诊断学检查和高危型HPV-DNA测定,分析其结果之间关系.结果 96例ASC-H中,87例有组织病理学诊断,58例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SIL)占66.6%(58/87),其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为44.8%(39/87),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为21.8%(19/87).96例行阴道镜检查,78例阴道镜下活检,阴道镜诊断与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64.1%(50/78),45例同时有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和宫颈术后病理,两种方法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3.3%(33/45).以病理诊断为标准,阴道镜诊断的敏感性是89.4%,特异性是36.8%,阳性预测值是83.1%.32例做了HPV-DNA测定,阳性率为59.4%(19/32),阳性者中68.4%(13/19)经组织学诊断为HSIL.结论 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H高度提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SIL)的存在.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活检和高危型HPV-DNA的测定,对ASC-H的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彭小萍;刘继红;李玉洁;熊樱;Jeffrey Tan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妇女趋向晚婚,生育年龄也普遍上升.对于年轻女性来讲,佳生育年龄是25~29岁,35岁以上的孕妇为高龄孕妇.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高龄孕妇危险性高,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增高,孕期危害母亲身体健康,而且新生儿出生缺陷、患病率、死亡率增高.因此,对高龄孕妇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刘玉玲;耿正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患者38岁,孕2产1,住院号674.2003-03妊娠足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后5个月月经复潮,周期及经期无异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
作者:梁承蓉;彭晓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高龄孕妇(advanced maternal age,AMA)一般是指孕妇的分娩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和低龄孕妇相比,AMA的妊娠过程和结局有较多的特殊性.
作者:边旭明;戚庆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为探讨金属硫蛋白(MT)在人类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我们收集我院及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科2001-01-2004-01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thelial neoplasia,CIN)3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7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T阳性率,为宫颈癌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祁晓莉;马秀华;薄爱华;何桂珍;刘洪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高龄孕产妇逐渐增多,从上世纪80年代占分娩总数的1.77%,到目前占分娩总数的5.14%[1].辅助生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进展使得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相对而言,高龄孕产妇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稳定的职业和较好的经济条件.
作者:李卫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aspirin)在促进诱发排卵过程中对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方法 2000-09-2003-03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不明原因的不孕妇女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的方法,在氯米芬(CC)促排卵治疗同时,自月经第1~20天连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结果 阿司匹林组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CC组(P<0.01),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CC组(P<0.01),子宫内膜腺体面积、周长、间质面积、腺/间比值及雌、孕激素受体的数目均明显大于CC组(P<0.01).排卵前后,阿司匹林组和CC组的E2、P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CC组的E2、P质量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改善促排卵时氯米芬所致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但不能改善促排卵治疗时CC所致的内源激素紊乱状态.
作者:郭玉琪;刘义;丁玉莲;孙永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与宫颈病变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已鉴定的HPV型别约有130余种,不同型别甚至不同亚型的HPV病毒其致病力不同,依据HPV病毒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可将其分为高、中、低危型.
作者:郑莹;彭芝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高龄孕妇由于年龄较大(≥35岁),人体包括卵巢所受到的各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的有毒化学物质、重金属离子、药物、病毒及一些射线)的影响相对较多.,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卵细胞遗传物质异常的机会增加,.由于纺锤丝的老化,卵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能发生异常分离,造成染色体数目异常.
作者:茹彤;胡娅莉;顾燕;徐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患者24岁,孕1产0,孕36+4周,因持续性腹痛6h于2001-08-02急诊入院.妊娠经过良,产前检查臀位.于清晨大便后自觉左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一次,排便2次.
作者:刘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上接本刊2006年第22卷第9期第720页)4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方法的简要评价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方法有症状和病史、体检、膀胱颈抬高试验、咳嗽-漏尿试验、护垫试验、棉签试验、残余尿量测定、尿分析和尿培养、尿路造影、尿动力学.各种检查诊断的方法、临床意义、影响因素及其简要评价见表2.
作者:罗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为保留子宫、卵巢及盆底的功能,近年来经腹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在熟练掌握该术式的基础上,自2004-01-2005-01开展了阴式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俐;胡辉权;章庆华;方龄辉;高树生;伍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子宫异常出血是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的主要副反应.我院10年来对1070例有适应证的育龄妇女放置不同类型的IUD,其中子宫异常出血198例,现就不同类型IUD致子宫异常出血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詹绍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冷刀锥切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 Ⅲ)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方法 1995~2005年间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2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的患者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治疗,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冷刀锥切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92例中有52例多点活检与冷刀锥切的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为56.5%,40例多点活检与冷刀锥切的结果不同,其中11例多点活检诊断为CIN Ⅱ/Ⅲ,而冷刀锥切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结论 宫颈锥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并伴随腺体受累可能是存在宫颈浸润癌的一个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有关,但未发现HPV高危型检测数值高低与患者病理级别之间的联系.
作者:冯静;王朝华;王建六;魏丽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医学上把35岁及35岁以上孕妇称为高龄孕妇,北京妇产医院高龄初产妇发生率由1989年3.31%上升到1999年6.47%[1],近年仍呈上升趋势.高龄妇女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多于年轻妇女.妊娠合并糖尿病是较常见的一种.
作者:周莉;张为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0-01-2005-12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对曾行腹腔镜探查且经病理确诊的5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进展期卵巢癌患者,经腹腔镜探查确诊、并无法进行佳肿瘤细胞减灭术,仅行活检和腹腔化疗.20例经腹腔镜诊断为卵巢癌后改行腹式卵巢癌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9例Ⅲ期患者手术效果满意达8例,腹腔镜估计能否进行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总正确率是88.9%.5例进展期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二次探查术(二探),腹腔探查阳性4例.5例ⅠC~ⅡC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卵巢癌分期手术;根据肿瘤性质和患者生育情况,在1例ⅠC期上皮性卵巢癌、4例生殖细胞肿瘤和4例性索间质肿瘤中进行了保留生育功能的腔镜手术.腹腔镜二探组和全腹腔镜卵巢癌手术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发现trocar部位肿瘤细胞种植生长,9例进展期卵巢癌腹腔镜探查和活检后4例出现trocar部位肿瘤种植,其突出临床特点是均有癌性腹水.结论 腹腔镜技术对卵巢癌诊断、评估进展期卵巢癌佳细胞减灭术机会、卵巢癌二次探查、较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及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等方面可望提供参考.
作者:符淳;李光仪;张四友;王刚;谢咏;陈露诗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