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5例分析

董秀凤;刘彬;王颖

关键词:妊娠合并, 急性胰腺炎, 母婴健康, 临床表现, 病情进展, 不典型, 并发症
摘要: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临床表现不典型,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现将我院收治 15例分析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抗心磷脂抗体与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相关性分析

    人工流产可继发免疫性不孕,产生相关免疫性不孕抗体.其中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pAb)的出现与反复自然流产、胎死宫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疾病,具有独特正相关因素[1];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检测人流术后引发的继发不孕与原发不孕患者血清中AcpAb的水平,来探讨人流术后AcpAb阳性与继发不孕的关系.

    作者:赵艳;贾丽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158例分析

    随着微创外科理念在妇科领域的引入,以及手术技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阴式子宫全切术日益受到妇产科学界的重视.但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回顾总结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1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桂兰;陈颖;史玉林;郑添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卵巢癌化疗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是卵巢癌术后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但G0期肿瘤细胞对很多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不敏感,卵巢癌在经过数个疗程化疗后,肿瘤细胞往往会出现获得性耐药,致使后续化疗失败.因此,如何克服卵巢癌化疗的多药耐药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卵巢癌的化疗耐药机制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作者:梁志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胎儿随胎龄增加其免疫系统也逐渐发育,但其主要免疫并不成熟,而且多种因素都可影响新生儿免疫功能.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临产子宫收缩,使胎儿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本文旨在探讨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雁;郑建华;王晓燕;姚玉红;董铁军;王丽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足月孕妇与非孕妇凝血功能对比研究

    迄今为止, 产科出血一直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了解临产孕妇的凝血状态,为临床降低剖宫产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医疗纠纷隐患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我们对226例正常足月孕妇在剖宫产手术前进行外周血凝血功能五项指标检测,并以同期妇科住院病人100例作为非孕妇人群对照,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吟;孙贵豫;张有成;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复发性卵巢癌诊治中的意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能反映肿瘤组织存在与消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肿瘤相关抗原、酶、特异性蛋白、代谢产物和癌基因及其产物等.肿瘤标志物按分布大体包括3类:细胞表面肿瘤标志物、血清标志物和癌基因标志物.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表达量或血中水平与肿瘤组织扩展或大小呈正相关.卵巢是体内组织学类型复杂的器官,其肿瘤类型也多,与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研究,并在卵巢癌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评价卵巢癌治疗效果、监测早期复发方面,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张淑兰;王丹波;任凤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卵巢癌复发的相关因素

    卵巢癌易于转移及广泛播散,就诊时大约3/4的患者已属晚期,经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5年存活率仍只徘徊在30%左右.究其原因,除了早期诊断困难以外,治疗后复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已达到临床痊愈者在停止治疗后,大约50%~80%的患者将在近期或远期出现复发[1].

    作者:林仲秋;杨清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巨大子宫肌瘤继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

    患者52岁,发现下腹部增大半年,以巨大子宫肌瘤于 2003年 7月 25日住院.既往月经规律,量中等,于 3年前绝经,半年来自觉下腹增大,饭后腹胀,住院前 2个月腹部增大明显,腹胀加重,无阴道出血及腹痛.住院查体:面颊赤红,甲床发绀.心肺检查正常.肝脾两肋下触及不清.

    作者:潘双婷;张爱华;成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卵巢癌的生物学治疗

    卵巢癌的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由于起病隐匿,7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虽然在接受传统方法治疗初期会有反应,多数患者终将复发或对化学治疗药物产生耐药,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卵巢癌患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卵巢癌生物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传统手术治疗和化疗的有力补充,显现出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

    作者:马丁;韩晓兵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重度子(疒间)前期诊断标准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从临床实践方面进一步探讨我国近制定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疒间)前期诊断分类标准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93例,其中1992年1月至1997年12月6年内按重度妊高征诊断标准诊断的病例73例(A组),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6年内按重度子(疒间)前期诊断标准判断的病例119例(B组).分析493例按我国过去沿用的妊高征分类标准诊断的各类妊高征患者中有关脏器损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发生率,并比较A、B两组不同标准判断的重度子(疒间)前期的母婴预后.结果重度妊高征中各项有关脏器损害临床表现的发生率较高,中度妊高征亦有一定的发生率,但较重度妊高征低.B组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严重并发症及子(疒间)的发生率均较A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我国目前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通用标准提出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疒间)前期分类诊断标准体现了有关脏器损害的程度,有一定客观依据和临床价值.包括了过去旧的分类诊断方法中的重度妊高征和部分中度妊高征患者,有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黄艳仪;姚细保;陈敦金;罗嘉;佘若菁;李映桃;苏春宏;崔其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耻骨后间隙血肿1例

    患者42岁,住院号1127130.因月经量增多,经期腹痛1年,于2004年6月19日入院.既往体健.妇科检查: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球形,活动.B超提示:子宫96mm×71mm×51mm,宫内可见衰减的包块50mm×42mm×41mm,周边有血流,提示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病理报告:子宫内膜增殖症,间质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凝三项、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均正常.

    作者:杨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阳性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分布情况及GADA阳性是否为影响胎儿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9月广州市妇婴医院无糖尿病史的孕妇中,随机选择GDM孕妇93例作为研究组,30例50g糖筛查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GADA并分析各组孕妇临床特征、胎儿发育、妊娠结局和产后血糖情况.结果 GDM组中GADA阳性率38.7%,高于正常对照组.GDM孕妇中GADA阳性的患者体重指数(BMI)较低,妊娠失败率较高,更可能分娩体重过大或过小新生儿.结论 GDM孕妇中混有一些亚临床状态的1型糖尿病患者,GADA阳性可能为GDM孕妇严重高危因素,GADA阳性产妇产后应加强随访.

    作者:李芳;冯琼;宋淑本;卢锦娥;卢钺成;廖灿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约70%的患者在发现卵巢癌时已处于晚期(III、IV期),虽经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和化疗,但其中80%~85%患者将会出现复发.及时、准确地诊断复发性卵巢癌是进行合理个体化治疗的基础.

    作者:薛凤霞;赵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雷公藤多甙及米非司酮用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及米非司酮用于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腹腔镜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240例重度盆腔子宫内异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应用雷公藤多甙及米非司酮与单一应用米非司酮、雷公藤多甙治疗后的复发率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雷公藤多甙及米非司酮(雷+米)组的复发率为8.7%,显著低于米非司酮组的13.7% (P<0.05),亦显著低于雷公藤多甙组的17.5%(P<0.05).雷公藤多甙及米非司酮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米非司酮组的13.8%(P<0.05),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雷公藤多甙组的8.8%(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及米非司酮用于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症腹腔镜术后的治疗较单一米非司酮或雷公藤多甙治疗,能显著降低内异症的复发率,并能显著降低药物副反应率.

    作者:胡克;温济英;毛玲芝;冯宗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减灭术)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3年5月至2002年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瘤科三组卵巢癌病人的生存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首次减灭术不满意的62例中,47例先化疗1~3个疗程后行间歇性手术,术后继续化疗6~8个疗程;余15例未行手术,化疗6~8个疗程;同期满意的减灭术加术后化疗6~8个疗程的48例;全部病人均行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结果间歇性手术满意者43例(43/47),手术成功率91.5%,中位生存时间25.5个月,未手术者中位生存时间12.3个月,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 满意的首次减灭术中位生存时间28.0个月,与满意间歇性手术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对首次手术未达满意的患者有一定积极作用,可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延长患者生命,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芦玉兰;江大琼;陈惠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40例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恰当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 1994年 4月至 2004年 4月广东省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 4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 22例,多发肌瘤 18例;其中经阴道分娩 12例,剖宫产 28例.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术 15例,剖宫产并子宫次全切除术 1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出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

    作者:洪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及处理策略

    近20年,虽然卵巢癌的手术技巧、辅助支持手段和化疗方案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卵巢癌患者的存活率却没有明显提高[1].75%的患者就诊时仍为晚期(Ⅲ、Ⅳ期),高达85%的患者终都要复发, 5年存活率仅为15%~20%.即使二次探查阴性的患者,30%~50%也可能复发.超过I期的患者一般在5年内复发,而复发患者存活时间很少超过3年[2].与初次治疗不同,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还存有争议.由于大多数复发患者的治愈率极低,所以其治疗目的不仅是治愈,还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丁晓曼;郎景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分型基因芯片制备的初步研究

    目的开发研制对人乳头瘤病毒(HPV)进行检测及分型的基因芯片.方法 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人工合成的HPV通用探针,HPV6,11,16,18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作为实验组探针,将与HPV没有同源性的植物基因片段作为内参照基因点样于玻片介质,制成HPV检测及分型芯片,将HPV标准品荧光标记后与芯片杂交,用GMS418扫描仪对芯片进行扫描,以HPV标准品与芯片的杂交结果对芯片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该芯片的内参照结果能做到绝对阳性和绝对阴性,各HPV标准品的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其在芯片上的相应位置为明显的阳性信号,且各型别之间无错配杂交信号.结论本研究制作的HPV检测及分型芯片可以成功用于HPV的检测及分型,可望用于临床.

    作者:刘玉玲;郑英;赵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盆腔包虫病4例

    包虫病是西北及西南广大畜牧地区一种常见寄生虫病,绝大多数好发于肝脏,盆腔包虫病临床少见,易发生误诊.现将1998~2001年间本文两所医院收治的4例盆腔包虫病报道如下.

    作者:拉见措;秀措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ⅠA1期宫颈癌经阴道根治性宫颈切除术6例临床分析

    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radical trachelectomy, RT )是目前早期宫颈癌治疗的热点问题之一.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6例ⅠA1期的年轻女性宫颈癌患者实施经阴道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transvag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VRT),现将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陆安伟;林群;唐建军;雍思勇;纪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