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婵;钟红磊;李顺英
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治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中具有直观、安全、准确等优点,我院共实施31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爱兵;丁小兰;王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方法在中国人群中的运用,确定地域人群各孕周中位数.方法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采用全自动时间荧光免疫分辨技术,对广州市妇婴医院产前检查孕9~20周的7501例妇女进行血清标志物--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free β-HCG)检测,并利用非线性加权回归计算中位数.结果筛查出6例唐氏综合征,1例假阴性.建立了地域性人群孕早、中期各孕周唐氏综合征筛查指标的中位数值,其孕周变化趋势与文献报道一致,用修改后的中位数重新分析,7例唐氏患儿全部检出.结论孕妇血清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国人,人种对标志物有影响,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中位数,提高筛查效率.
作者:卓乐雯;廖灿;宋淑本;涂新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适合于各期别宫颈癌的治疗,如早期宫颈癌不适合手术治疗者及中晚期病人的根治性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于手术前后补充治疗,晚期病人的姑息减状治疗等.
作者:王伊洵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概述宫颈癌合并妊娠虽然少见,但在恶性肿瘤合并妊娠中为常见,其有关发生率报道差异较大,约占妊娠的0.02%~0.40%[1,2],差异较大原因与宫颈癌合并妊娠定义尚不统一有关.
作者:张忠福;李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43岁,已婚.以月经紊乱3年,发现下腹包块2个月,于2003年3月2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
作者:郑恩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由于卵巢癌起病隐匿,又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其疗效一直困扰着妇科肿瘤医生.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以肿瘤血管为靶向的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作者:韩世愈;贾长茹;郑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嬿;石红;王春晶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宫颈内口松弛症(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incompetence)是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原因,发生率约为0.27%~1.84%[1].
作者:杨慧霞;赵瑞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16及nm23基因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宫颈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6和nm23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18例呈p16阳性表达(90.0%),19例呈nm23阳性表达(95.0%);69例宫颈癌中p16和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38/69)和52.2%(36/69);p16和nm23阳性表达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或<0.05),均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无关(P>0.05).结论p16和nm23的表达缺失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16和nm23检测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淑桂;王祥珍;孙显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女性,42岁.下腹胀、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就诊.无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既往月经正常.
作者:乐江华;曾思恩;乐承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24岁,未婚,住院号992756.发现下腹部包块6个月,伴乏力消瘦,于1999年9月17日入院.1999年3月发现下腹部包块,如儿头大小,伴乏力、纳差、消瘦,2个月后包块长大达脐上3横指,体重下降10kg,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贫血貌,心肺正常,腹部膨隆,中、下腹部可触及一巨大肿物,呈葫芦状约32cm×20cm×20cm,表面尚光滑,不活动,质地呈囊实性,无压痛,叩诊呈浊音,腹水征阴性,肝脾及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王桂香;刘桂兰;赵小原;乌日古木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的需求越来越多,为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将目前临床常用的2种无痛人流术即局部封闭麻醉及静脉推注异丙酚进行比较与总结.
作者:魏莹;于静;汪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子宫颈是阻止病原体进入内生殖器的一道重要防线.子宫颈可因自身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机体的内分泌、免疫状态改变等以及细菌、病毒、其他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炎症.宫颈的炎症可分为急性与慢性,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作者:李娟清;石一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22岁,住院号200860.因停经9个月余,B超提示腹部巨大囊性包块,于2001年9月5日入院.
作者:马宪敏;高俊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子宫颈疾病诊疗学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发展,如宫颈细胞学的诊断标准已由原来的巴氏五级分类改为TBS诊断系统;涂片及制片方法已发展成液基细胞超薄涂片;传统的宫颈锥切将被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代替;宫颈癌的病因也确定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等,使宫颈疾病的临床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罗新;金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对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涂片检查2023例,异常涂片230例(11.37%),行阴道镜检查239例,20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癌8例(0.3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73例,其中CINⅠ 33例(1.63%),CINⅡ21例(1.03%),CINⅢ19例(0.93%);HPV感染13例(0.64%);急慢性宫颈炎112例(5.53%).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为75.55%,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为90.4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0.41%,特异性为84.00%.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
作者:纪燕琴;黄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卵巢癌卵巢癌约占所有妇科肿瘤的23%,死亡率却占女性生殖道疾病的47%.卵巢的恶性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20岁以下的女性常见的类型是生殖细胞肿瘤,上皮性卵巢癌则多见于年龄大于50岁的妇女,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多见于60~64岁年龄组.
作者:林仲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再次输卵管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1996年8月至2003年8月对广东省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8例再次输卵管妊娠患者首次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收治的56例初次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结果多变量分析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输卵管吻合术(OR=62.74,P=0.043);输卵管炎(OR=54.85,P=0.000);无避孕措施(OR=11.29,P=0.002);避孕措施为不严格工具避孕(OR=4.75,P=0.046);输卵管切除加对侧绝育(OR=0.06,P=0.049);口服避孕药(OR=0.10,P=0.050);药物保守治疗(OR=0.33,P=0.002).结论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炎、无避孕措施和不严格工具避孕为危险因素;输卵管切除加对侧绝育、口服避孕药和药物保守治疗是保护性因素.
作者:袁松华;何进球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