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乳喂养宣教后的产妇泌乳100例分析

李冬梅

关键词:母乳喂养宣教, 产妇, 资料与方法, 自然分娩, 年龄, 分娩方式, 对比分析, 孕产期, 新生儿, 可比性, 合并症, 对照组, 体重
摘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3年6月1日至2003年12月足月自然分娩的产妇共200例.年龄24~30岁.产妇孕产期均正常,无任何合并症.新生儿体重2500~4000g.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母乳喂养宣教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进行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条件,如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因素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DIC 22例分析

    产科DIC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将我院1990~2003年收治的22例产科DIC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孙粉娇;钟海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特殊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 HELLP综合征HELLP综合征是一组表现为溶血(hemolysis)、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和血小板减少(low platelets)的综合征,该综合征于1982年由Weinstein首先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HELLP综合征发病率为4%~43%,病死率可达24%,围生儿死亡率达60%,及时诊断与正确处理对于改善母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毛;刘穗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为子宫肌瘤2例分析

    例1.患者28岁,住院号273497.孕3产1,平时月经不规律,重病痛经,因发现子宫肌瘤9个月,肛门坠胀4个月于2000年2月24日入院.1999年6月因停经50天在外院就诊,B超疑为过期流产,行清宫述,未见绒毛组织,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号20001232),复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此后每隔3个月复查B超1次,结果均示子宫肌瘤无明显长大.

    作者:张巧玉;常青;梁志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叶酸联合甲古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及叶酸联合甲古胺对其的影响.方法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15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浆tHcy水平,同时采用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叶酸水平和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VitB12水平,并对36例合并高Hcy血症的患者采用叶酸联合甲古胺进行干预治疗,4周后再次测定其血浆tHcy水平、血清叶酸和VitB12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t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血清叶酸和VitB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36例合并高Hcy血症的患者治疗后血浆tHcy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血清叶酸和VitB12水平比治疗前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叶酸联合甲古胺治疗,可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高Hcy血症患者的血浆tHcy水平,减少高Hcy对血管的毒性作用,有助于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疾病转归.

    作者:罗淑贞;丁少波;李清;张建鸿;黄素然;黄绍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预测该病的发生对降低其发病率,控制病情发展及减少对母婴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寻找一种比较理想的标志物对该病做出预测一直是围生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以往研究均为中、晚孕期预测方法,多在孕20周后进行.较为成熟的有:平均动脉压(MAP)测定、翻身试验(ROT)、血液流变学试验以及尿钙测定[1].为了获取更好的妊娠结局,近年来人们致力于早孕期(10~14周)预测方法.现对该病的预测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乔福元;刘玉凌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IROT对宫颈癌Ⅱb患者CD4+/CD8+的影响及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与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术中大剂量放射治疗(intraoperation radiation therapy,IROT)对宫颈癌Ⅱb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应用流式细胞仪、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1例宫颈癌Ⅱb患者(33例行单纯放疗,28例行IROT)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单纯放疗组、IROT组在放疗前CD4+、CD8+、CD4+/CD8+、TNF-α差异无显著性;放疗后单纯放疗组CD4+、CD4+/CD8+、TNF-α明显低于IRO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D8+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ROT与单纯放疗相比,对患者CD4+/CD8+的影响较轻,血清中TNF-α水平变化较小,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韩苏夏;刘孜;王国庆;李明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现状与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危及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现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现状与进展简介如下.

    作者:王德智;乔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VCAM-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和子宫胎盘床的表达及其与IL-6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二者的关系和VCAM-1在子宫胎盘床的表达,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1)于2000年3月至2003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0例、子疒间前期轻度及重度各20例),35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VCAM-1和IL-6水平.(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VCAM-1的表达.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V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2)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滋养细胞VCAM-1表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妊娠组明显降低(P< 0.05).(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VCAM-1与IL-6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3,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VCAM-1和IL-6水平明显升高,而子宫胎盘床VCAM-1表达减少.VCAM-1和IL-6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二者在子疒间前期患者血清中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王福玲;彭伟;刘佩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及诊断变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分娩结束即随之消失.随着对其病因、病理生理及防治等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定义及诊断标准历经数次修改.

    作者:苟文丽;方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产后尿潴留致膀胱破裂1例

    患者33岁,孕2产2,住院号247980.因顺产后进行性腰腹胀痛4d,突发加重1h,于2001年6月3日急诊入院.孕期病史无特殊.患者于2001年5月31日在我院经阴道分娩一活女婴,新生儿体重3350g,总产程6h20min,产后失血约150mL,产后1h自解小便.产后患者曾自诉下腹阵发性胀痛,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于产后1d自动出院.出院时自觉腰部胀痛,呈持续性钝痛,可忍受,无肛门坠胀感.次日自觉扪及一下腹包块,约儿头大,伴下腹胀痛进行性加重,产后患者每日排尿8~10次,量少滴沥状,无血尿及尿痛史.入院前1h,患者哺乳时突感下腹剧痛,且自觉下腹包块突然缩小,伴有胸闷、气促、心慌、四肢厥冷等不适.

    作者:白明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子癎前期孕妇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与脑利钠肽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子疒间前期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变化及其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1999年3月至2003年3月间,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子疒间前期患者46例,并随机选择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32例作为对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结构指标和收缩功能指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脑利钠肽浓度.结果子疒间前期患者心脏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容积、收缩末期内径和容积、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重量指数均显著大于正常妊娠组(P<0.01).患者的BNP物质的质量浓度(44.34±37.69)pmol/L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12.69±8.84)pmol/L(P<0.01)).子疒间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敏感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EF)与血浆脑利钠肽物质的量浓度均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子疒间前期患者的左心室室壁明显肥厚、内径和容积扩大,收缩功能显著受损.血浆脑利钠肽浓度是反应子疒间前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

    作者:滕银成;汤希伟;林其德;邬亦贤;宋秀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未明,故目前缺乏肯定的预防方法.但仍然有一些方法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本文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三级预防阐述如下.

    作者:段涛;应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孕妇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分别评估正常糖耐量孕妇(NGT)、糖耐量减低孕妇(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利用放免法检测三组孕妇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1)GDM组HOMA-IR显著高于GIGT组(P<0.05)和NGT组(P<0.001),三组的HBCI则差异无显著性.(2)血清脂联素水平由NGT、GIGI到GDM呈逐步下降态势(P<0.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HOMA-IR、孕晚期体重、孕晚期BMI是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显著因素(r2=0.484,P<0.001).结论 GDM和GIGT患者血清脂联素显著降低,并以GDM降低为明显;其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胰岛素敏感性高度相关.

    作者:牛建民;郭晓玲;张温鏖;赖有行;彭武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宫颈癌早期诊断4种方法的比较和意义

    目的通过比较4种常用方法,以期找到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佳方案.方法 2003年3~4月,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门诊阴道镜室接诊病例50例,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采用肉眼观测(辅以醋酸和碘试验)、阴道镜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C-Ⅱ法HPV DNA检测等4种常用方法,对比其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约登指数及Kappa值.结果 4种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Kappa值依次为:肉眼观测辅以醋酸和碘试验(33.33%、74.47%、72.00%、7.69%、94.59%、0.0780、0.0270),阴道镜检查(33.33%、91.49%、88.00%、20.00%、95.56%、0.2482、0.1892),液基细胞学检查(66.67%、97.87%、96.00%、66.67%、97.87%、0.8227、0.6454),HC-Ⅱ法 HPV DVA(100%、85.11%、86.00%、30.00%、100.00%、0.8511、0.4076).结论 肉眼观测辅以醋酸和碘试验诊断价值很低;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C-Ⅱ法HPV DNA检测两者均为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可选方法,两种方法联合应用阴性预测值高,阴道镜检测不适用于早期筛查.

    作者:邬素芳;王薇;何福仙;马湘一;曾桂兰;郑红兵;徐茜;辜海念;杜娟;周利平;卢运萍;廖国宁;马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HO-1的测定及其在胎盘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nase-1,HO-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表达与作用机制.方法 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间,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20例正常晚孕妇女血清的HO-1活性及血浆中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百分含量,同时采取胎盘做HO-1的免疫组化.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HO-1活性及Hb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子疒间前期及子疒间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HbCO的百分含量的变化与血清HO-1的活性变化呈正相关.胎盘中子疒间前期及子疒间组患者的蛋白质表达升高(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HO-1活性及在胎盘中表达的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对其的检测可能作为血管及胎盘细胞损伤的指标之一.

    作者:柳肃芬;严亚迎;高英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子癎前期子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子疒间前期、子疒间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范畴,病因至今不明,其病因学始终是产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病因学说,如免疫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等更科学合理地阐明了子疒间前期、子疒间的发病机制,如一元化学说[1].以下几种学说能较为合理地解释其发病机制.

    作者:林其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切除1例

    患者26岁,住院号7730.因孕3产2孕32周,无痛性阴道出血1d,于2003年7月18日急诊入院.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B超提示:胎盘附着子宫下段前后左右壁,完全盖过宫口,胎盘面积较大.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轻度贫血貌.产科检查:宫高30cm,腹高92cm,先露头、高浮,LOT位,胎心率152/min,子宫无张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0g/L.入院诊断:(1)孕3产2,单胎妊娠32周;(2)中央性前置胎盘;(3)瘢痕子宫.给予抑制宫缩、能量合剂和少量多次输血,阴道出血停止,期待治疗1个月.孕36周时突然阴道较多量出血约800mL,并伴有不规则宫缩,查体:BP 12.0/8.0kPa(90/60mmHg),P 98/min,R 20/min,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正常,估计胎儿体重3500g,急查血红蛋白6g/L,立即抗休克治疗同时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再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作者:许建娟;陈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母乳喂养宣教后的产妇泌乳100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3年6月1日至2003年12月足月自然分娩的产妇共200例.年龄24~30岁.产妇孕产期均正常,无任何合并症.新生儿体重2500~4000g.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母乳喂养宣教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进行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条件,如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因素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产时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对比观察

    产后出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为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我科从2003年1~12月应用10%葡萄糖酸钙产时静脉点滴以增强子宫收缩力,防治产后出血,收到显著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健;陆晓明;郭秀云;何丽亚;刘丽萍;袁琼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67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在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67例不孕症患者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并随后行腹腔镜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和腹腔镜探查术,子宫、卵巢和输卵管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可初步了解输卵管通畅性、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卵巢有无粘连.有助于不孕症患者明确腹腔镜探查指征.

    作者:古伟文;古琳若;连蔚;邓小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